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每逢端午,必有一爭:端午節紀念的到底是屈原還是伍子胥?

每逢端午,必有一爭:端午節紀念的到底是屈原還是伍子胥?

文 | 李崇寒

對中國人來說,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是再正常不過的慶祝傳統節日的方式。過去祖先是這麼吃的,到現在,也沒什麼變化。只是三大節慶中,唯獨端午節吃粽子,多了層紀念屈原的意味,彷彿端午節、粽子就是為屈原而設,實則以出現時間順序排列的話,屈原位於最末端。早在他出現之前,吃粽子和端午節即已存在,是屈原這個文化符號將粽子、賽龍舟、端午節等已有元素聚合在一起,為農曆五月初五增添了新的含義,使得同中國人民同樣古老的節日,沿襲千年,久盛不衰,如聞一多所言,「唯其中國人民願意把他們這樣一個重要的節日轉讓給屈原,足見屈原的人格,在他們生活中,起著如何重大的作用。也唯其遠在屈原死後,中國人民還要把他的名字,嵌進一個原來與他無關的節日里,才足見人民的生活里,是如何的不能缺少他。」但端午節不僅與屈原有關。

每逢端午,必有一爭:端午節紀念的到底是屈原還是伍子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伍子胥雕像

漢代出現的眾多端午起源說中,端午節還與伍子胥、曹娥、越王勾踐等人有關,以伍子胥為例,他比屈原早生了兩百多年。本為楚國人,因其家族在楚國被迫害,輾轉流亡至吳國,協助公子光成為吳王闔閭,被後者重用。闔閭去世後,伍子胥以輔政大臣身份輔佐吳王夫差,大敗越國後,越王勾踐請和,夫差答應,伍子胥認為應一舉消滅越國,若是留下勾踐,此後必有禍患,夫差不聽,反倒在越人挑撥下賜其寶劍自盡。

臨死前,伍子胥留下遺言,要家人在他死後將雙眼挖出,掛在東城門上親眼看著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得知後,暴跳如雷,趕忙命令手下將伍子胥屍首扔進江里。後來,勾踐東山再起,一舉滅吳。因為相傳伍子胥屍體於公元前484年五月五日被拋往錢塘江,所以民間認為錢塘江潮就是伍子胥指揮水兵來淹夫差的,伍子胥亦成為「潮神」,百姓為其立祠於江上,於每年忌日即五月初五設祭。

到東漢漢安二年(143)端午,一名巫師曹盱在舜江駕船迎「潮神」伍子胥的儀式中,因突然的狂風大作被捲入浪中,14歲的女兒曹娥數日見不著父親的屍體,晝夜沿江號哭,不久投江而死,神奇的事情發生在五天後,當她的屍體被打撈出來時,鄉民們發現,曹娥與父親的屍身抱在了一起。鄉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改舜江為曹娥江,並以曹娥為水神。縣令官聽說曹娥的故事後,對其大為讚揚,上報朝廷,冊封曹娥為孝女,為她立碑(《曹娥碑》)建廟,碑上清清楚楚地寫著,曹盱之死是為迎伍子胥,曹娥之死是為父親,曹娥的經歷再次印證了民間端午迎伍子胥的傳統。

每逢端午,必有一爭:端午節紀念的到底是屈原還是伍子胥?

端陽故事圖》 冊之懸艾人,清乾隆,徐揚,絹本設色,縱 20.7 厘米,橫 18.2 厘米,現藏故宮博

難怪《荊楚歲時記》載,「邯鄲淳《曹娥碑》云: 『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足見在當時的吳地,伍子胥的號召力比屈原還強,至今蘇州人仍在端午節紀念伍子胥,感念這位姑蘇城的建造者。

至於越王勾踐說,《越絕書》(東漢吳平著)上說勾踐在五月五日這天操練水軍,為了迷惑吳國,對外聲稱「競渡」,復國後,越人便以五月五日作為紀念他的節日。屈原投江後,百姓紛紛划船打撈其遺體,或以鼓聲嚇走吃掉遺體的魚,進而發展為賽龍舟的說法深入人心,可據學者考證,這方面內容的記載不早於東漢中後期,而在屈原自溺之前兩百餘年的吳越兩國,已有了龍舟競渡活動。「把端午節吃粽子、掛五色線禳災等和龍舟連在一起組成為共同風俗的,當在晉以後,其中起有關鍵性影響的當是紀念屈原投江之事。」只是隨著時間推移,紀念屈原逐漸成為端午節俗中最重要內容和端午節俗的唯一起源,這當然與屈原的形象、經歷、文品、人品及被後世推崇、不斷被神化有關,反過來說,屈原傳說的加入,又進一步豐富和升華了端午節的文化意義,「到了現代屈原的 『狐死首丘』式的愛國,更與民族國家時代的意識形態相適應而獲得巨大的生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工業先聲:北海道如何從貧瘠的「蝦夷地」變成風水寶地?
人民安居樂業,擊敗突厥侵擾:唐朝是漢朝的升級版嗎?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