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有聲書·勸祛疑生信(3)

《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有聲書·勸祛疑生信(3)

原著:印光法師

白話翻譯:圓濤法師

恭誦:王勇

勸祛疑生信(3)原文:

凈土一法,乃如來一代時教,最玄最妙、至圓至頓之法門(一法具一切法,名圓。即生修,即生證,名頓)。博地凡夫,亦能入此法中。等覺菩薩,不能出此法外。實上聖下凡,速成佛道之一條捷徑。諸佛諸祖,普度眾生之一只慈航。於此不生信心,或信不真切,便是業障深重,不合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永劫永世,在此世界,常輪六道,無有出期。縱得人天,為時甚少,如客邸寄居。一墮三途,則其時甚長,如安住家鄉。每一思及,心驚毛豎。不惜苦口,懇告同人。【書二】二四

諦觀來書,種種議論。一言以蔽之,曰以凡夫知見,妄測佛智而已。且吾人從生至死,內而身心,外而境界,何一能知其所以然?從自有知識以來,見前人之所為,而自亦為之。遂得身體成立,諸事順適,身心安樂。從生至死,受用自在。若如來諭,己不知佛之所以然,及凈土之所以然。雖佛祖誠言,亦不肯因之生信。推是以求,閣下終日吃飯,終日穿衣,其充饑、禦寒之所以然,為知也?否也?若道知,則知者為誰?請的的指出。若指不出,猶依前人成規,穿衣、吃飯。何於了生死第一妙法,必企其先知所以然而生信,斷不肯因佛祖之誠言而生信耶?又閣下有病,須服藥者。為先遍閱《本草》、《脈訣》,知其藥性、病原,方始按病立方,而後服藥耶?為即請良醫診脈,立即服藥耶?若立即服藥,則治病與學佛相悖矣。縱令遍閱《本草》、《脈訣》,知其藥性、病原。亦與學佛相悖。何以故?《本草》、《脈訣》,系前人之成言。汝未能親見,何可取信?若謂《本草》、《脈訣》之言,不可不信。則佛祖、善知識之言,何以皆不生信,必欲自見方信耶?如汝知見,刻實論之,當先見某葯走某經、治某病,方肯開方服藥。斷不肯依《本草》、《脈訣》所說,以開方服藥。何以故?以未見故。今充饑、禦寒、治病之所以然未見,而即穿衣、吃飯、服藥。佛與凈土之所以然,己未親見,縱佛祖誠言,皆不生信者,此何故也?一則以性命相關,雖不知不敢不如是行。一則以高明自詡,必徹見方肯修持其法。古今來幾多出格豪傑,由此知見,畢生不沾佛法實益。彼謂為愚夫愚婦者,初亦不知。而能依前人成規,顓蒙念佛。因茲潛通佛智,暗合道妙。遂得帶業往生,及斷惑往生者。將見悉證佛果,況徒知之而已乎。而此種自命出格者,因疑生謗,將從劫至劫,長墮惡道。被彼愚夫愚婦念佛往生者之所憐憫,欲垂救援亦不可得。何也?以宿世之不信惡業所障也。閣下之智,如幹將、莫邪,切玉如泥。以不善用其智,如以幹將、莫邪切泥,則泥無所成,徒損鋒芒,可不哀哉!【書二】二五

佛法乃心法,非世間一切法所能喻。其喻者,不過令人會其義。何得死執其事,而敵體論之?舉扇喻月,動樹訓風。必於扇上求光明,於樹上求披拂。是尚得名為智乎?夢境是假的,因果是真的。亦不妨以夢境喻因果,悉令敵體相符。何也?妄心是因,夢境是果。若無妄心,決無夢境。此決定不易之論也。善惡及修持之心之事是因,得善惡及修持之果報是果,閣下為信也?否也?妄心為夢因,則得夢境。念佛之心為佛因,則近之即得往生西方,遠之畢竟圓成佛道。是滋君之疑也?抑起君之信也?【書二】二六

佛為究竟有無且置。閣下必欲致詰佛之有無,且問閣下自己畢竟是有是無。若謂是無,此一上絡索,是誰述說?若謂是有,請的的指出其述說者。語言,系喉舌與識心相即而有。文字,亦識心手筆運動而現。二者皆不出色、受、想、行、識五蘊之外,皆非閣下自己。離此五法指得出,許閣下問佛究竟有無,為大智慧問。若指不出自己之有無,欲先知佛為有無,乃狂妄無謂之問,非切己窮理之問也。佛畢竟是有,因汝凡情未滌,決不能見。閣下自己亦是有,因汝五蘊未空,亦不能離色、受、想、行、識,的的指出也。【書二】二六

勸祛疑生信(3)白話譯文:

凈土法門是如來一代時教中最玄最妙、至圓至頓的法門(一個法含攝一切法門,名圓。當生修行,當生證果,名頓)。博地凡夫也能進入此法門中。等覺菩薩也不能超出這個法門以外。確實是上聖下凡速成佛道的一條捷徑。諸佛諸祖普度眾生的一艘慈航。對於這樣的法門不生信心,或者信不真切,便是業障深重,不應當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永劫永世在此世界常輪六道,沒有出離的時間。縱然得生人天兩善道,也是時間很短,像住客店暫時寄住,一旦墮入地獄、惡鬼、畜生三惡道中,時間就會非常長久,好像住在家鄉一樣。每次一想到這些,心驚膽戰,寒毛直豎,所以不惜苦口婆心,懇切地告訴同修們。【書二】二四

仔細地閱讀了您的來信,上面所提的一切議論。用一句話總結它們,就是「以凡夫的知見,胡亂地猜測佛的智慧。」我們從生至死,內里的身心,外面的境界,哪一個能知道,其到底為什麼這樣運作呢?從自己有了覺知分別以來,看到前人的作為,自己也這樣做。於是才能夠身體長大,一切事情順利舒適,身體心情都很安樂。從生至死受用自在。如來世尊的教導,自己不知道佛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凈土法門是怎麼一回事。雖然佛祖誠言開導,也不肯因此而對凈土法門生起信心。按照這個道理推論下去,您終日吃飯,終日穿衣,那麼充饑、禦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知道嗎?還是不知道?若說知道,那麼知道的是誰?請準確無誤地指出來。如果指不出來,那還不是照樣依照前人的成規,穿衣、吃飯。那又何必對於這個了生死的第一妙法,必須希望先知道其所以然,然後才生起信心,就是斷然不肯因佛祖的誠言而生信呢?如果您有疾病需要吃藥。是先遍閱《本草》、《脈訣》,知道藥性、病原後,才開始按照病症確立藥方,然後開始服藥啊?還是立即請良醫診脈,立即服藥啊?若果是立即服藥,那就治病與學佛相悖。就算遍閱《本草》、《脈訣》,知道藥性、病原。也是和學佛相悖。為什麼呢?《本草》、《脈訣》,是前人完整的論斷。你也沒能親自看到,為什麼能夠相信呢?若說《本草》、《脈訣》這些醫書的的語言,不能不信。那麼佛祖、善知識的言論,為什麼都不能生信呢,非要你自己親眼看到才能生信啊?以你的知見,老實講,應該先看到某葯走某經絡、能治什麼病,方才肯開方服藥。決定不能依《本草》、《脈訣》這些醫書上所說的理論,來開方服藥。為什麼呢?因為自己沒有親眼見到的緣故。現在你充饑、禦寒、治病到底為什麼,也沒看到,依然會去穿衣、吃飯、服藥。佛教和凈土法門究竟是什麼,自己不能親自看到,就算佛祖誠言都不生信,這是為什麼呢?一來是因為性命相關,雖然不知道也不敢不按照去做。一來是自認為自己很高明,必須徹底看到凈土法門之所以然才肯修持。古今多少出格豪傑都是因為這種知見,一生不沾佛法的真實利益。而那些愚夫愚婦當初也不知道凈土法門究竟是什麼道理。然而他們能依照前人的成規,老實念佛。因此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於是能夠帶業往生。達到斷惑往生的人都能證到佛果,豈能僅僅知道凈土法門的道理就算了呢。而那些自命不凡的人因懷疑生誹謗,將會從劫至劫長墮惡道。被那些老實念佛已經往生西方的愚夫愚婦們所憐憫,打算要垂手救援我們都不能夠。為什麼呢?因為宿世不信凈土惡業所障礙啊。您的才慧如幹將、莫邪寶劍一樣銳利,切玉如泥。因為不善利用你的才智,好像用幹將、莫邪寶劍去切爛泥,那麼爛泥沒什麼意思,白白損失寶劍的鋒芒,能不可憐嗎!【書二】二五

佛法是心法,不是世界上一切別的法能比喻。用些比喻也不過是讓人明白其中的道理。怎麼能頑固地執著打比方的事相,與真理相提並論呢?舉起圓圓的扇子來比喻月亮,指著拂動的樹枝來標示風。就一定要從扇子上尋求光明,從樹上尋求呼呼的風嗎?這樣是聰明嗎?夢境是假的,因果是真的。現在不妨用夢境來比喻因果。妄想的心是因,夢境是果。如果沒有妄想的心,一定沒有夢境。這是肯定的。善惡和修持的心是因,得到善惡和修持之果報是果。您信呢還是不信?妄想的心是做夢的原因,就得到了夢境。念佛的心是成佛的原因,近呢就得到往生西方的果報,遠呢就得到最後成佛的果報。我說的這些話是使您更加懷疑了呢?還是能使您更加相信佛法了呢?【書二】二六

佛的究竟有,還是沒有,暫且擱置不論。您一定要問佛的有無,姑且問您自己畢竟是有還是無。如果說是無,那麼上邊您信上那些話,是誰說的?如果說是有,請你的的確確地指出來。語言就是喉舌與心相結合,這樣就有了文字,心和手和筆的運動相結合,就出現在紙上。這二者都沒有跑出「色受想行識」五蘊之外,都不是您自己。離開「色受想行識」五蘊,您如果能指出哪是您自己,那麼我就讚許您問佛究竟有還是沒有,是個大智慧的問法。如果您指不出您自己是有還是沒有,要先知道佛究竟是有還是沒有,我就說你這是個狂妄無知的問法。佛確實是有的,只不過因為你凡心沒有洗凈,絕對不能見到。您自己也確實是有的,也是因為您五蘊沒有空,也不能在「色受想行識」五蘊之外,把你自己的的確確地指出來。【書二】二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印光法師 的精彩文章:

印光法師:凈土法門,乃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
但念無常,才能懇誠念佛求往生!

TAG:印光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