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米龍船漂移甩尾,全國只有他們能幹得出!
臨近端午,賽龍船又要開始了。
但如果你對龍船賽的認知,
只是停留在寬闊江面上,
看幾艘龍船直線斗快,
那麼,你一定要去佛山疊滘開開眼界!
這裡劃的哪是龍船,
分明是加長版快艇,帶漂移的!
25米長的龍船,坐著40多人,
在不到6米寬的水道,
毫不減速,甩尾過彎,帥出天際!
整條船傾斜,貼向水面,
龍頭從岸邊石頭擦過。
這場會轉彎的龍船賽,
堪稱「水鄉版格林披治」,
3天後即將在疊滘開鑼。
疊滘是一片嶺南水鄉,
距離廣州約23公里。
在不到廣州白雲機場1/3的面積里,
交錯縱橫的河涌長達20多公里。
一灣綠水村中過,
古祠、古廟、古榕相簇擁,
各家各戶開門便是一河兩岸,
即便是有一段距離,也只是一巷之隔。
水鄉環境浸潤出獨特的龍船文化。
在疊滘人看來,龍船甩尾是小case,
但分不清龍船和龍舟,那就是大事情。
龍船是端午節在水上劃的船,起碼25米長;
龍舟是龍形木雕塑,長60厘米,
由人舉托著,隨街去遊行說唱。
當地歇後語「龍船水上扒,龍舟岸上走」,
意思是要分明事理,不要混淆是非黑白。
「陳豐吳彥祖」提醒你:疊滘劃的是龍船!龍船!龍船!
疊滘素有「端午大過年」的傳統。
為了看龍船,吃龍船飯,
遊子們會特意從遠方趕來,
搬來凳子在賽道旁霸頭位。
過去,村中男女趁睇龍船的機會,
順便交個朋友,甚至藉機相親。
自從十年前,疊滘龍船上了央視,
這個地方節慶變得全國知名,
每到端午上萬名遊客蜂擁而至。
攝影師為得到一張精彩照片,
會提前一個月去佔據最佳位置。
遠古的疊滘是一片汪洋大海,
河流在滄海桑田的演變中,
形成了溪滘多彎淺窄,
龍船不能並排角逐,
只能單船競渡,
按照用時最少的順序排名。
除了自然環境的挑戰外,
人們還在河灣拐角,
打上木樁,壘砌石堆,
故意收窄河面,增加入彎難度。
雨水也不能澆滅人們的熱情。
疊滘目前有4條龍船賽道,
每一條都有可能「煲」(方言指撞到)龍船:
茶基村L形彎,挑戰體能和技術的平衡。
潭頭村C形彎,水下埋木樁,暗彎潛伏。
東勝村S形彎,號稱「一鼓轉三彎」。
聖堂村T形彎,90度轉彎考快速反應。
過彎時,龍船以秒速2.8米沖向岸邊,
船頭舵手下槳變向,扒仔加速,
龍尾順勢貼岸,橫掃觀眾的腳下彎過。
稍有不慎,就會出現意外狀況,
輕則「掛角」,龍頭或龍尾掉水裡,
重則「煲龍船」,整船側翻,船員落水。
當「煲龍船」出現,
兩岸觀眾必定強烈呼叫,震天撼地,
紛紛評議失敗的原因,
將熱鬧的氣氛推到最高潮。
「水上扒龍船,岸上有人睇」, 這句疊滘歇後語意思是你的表現,是眾目睽睽,好的有人讚賞,壞的有人議論。
在F1賽場上,
賽車手拉手剎、轉向、猛踩油門,
在短暫失控的同時完成彎道變向。
龍船的漂移原理其實和賽車相似,
但考驗的不是車手一個人的反應,
而是一船四十多人的默契。
在彎曲狹窄的河道里,
經歷一次次的夜練翻船,
龍船隊員跌落水又爬起來,
用不言敗不嫌苦的精神,
才練就出多人合一的「漂移」。
每一個漂移都是千百次練習的汗水。
除了艱苦的訓練外,
疊滘龍船本身也會與時俱進。
80年代疊滘的龍船,
多用坤甸木、柚木等硬木製作,
船身重、起步慢。
如今,疊滘的新龍船,
清一色換成輕盈的杉木,
船身也大幅變窄,
整個船身更苗條,水阻更小。
由於衫木船泡水容易變形,疊滘的龍船多是存放在半空。
不過,船身收窄也有代價,
杉木船容易在彎道漂移時側翻,
對龍船舵手要求更高。
一條龍船上舵手有三四位,
都是經驗豐富的隊員,
每一個技術難點都爛熟於心。
他們有膽量,夠定力,
時刻留意船的去勢,
把握稍縱即逝的時機。
疊滘有一句俗話:
只有「煲爛」,沒有「扒慢」。
村裡BBS上有村民這樣寫道:
面對冰冷堅硬的大麻石,
扒仔寧可「煲」到粉身碎骨,絕不扒慢;
鼓手寧可「煲」到飛身彈射,也決不停鼓;
疊滘龍船就是要「煲」到氣吞山河!
兩次撞擊,龍頭龍尾掉了,也要拼到終點!
疊滘龍船有著500多年歷史,
自清朝起便有史料記載。
對當地鄉親來說,
龍船漂移是諸多限制條件下,
不得已而產生的一種競技項目。
它是傳統、土生土長的,
它又是現代、狂飆突進的,
拼搏不止,生生不息。
疊滘年輕人會熬夜看世界盃和NBA,
也會為龍船做出瘋狂的事情來。
小時候,看父輩練龍船,
在岸上追著船跑上幾公里;
長大後,當上龍船隊員,
哪怕臨近高考也要代表村裡參賽。
一年一度的龍船比賽,
更是老舵手和年輕人分享記憶,
分享榮譽的時刻。
疊滘龍船充滿速度與激情,
疊滘水鄉浸潤嶺南的詩意。
今年端午節期間,
那一座城聯合當地的玩家阿民,
特意策划了一條疊滘水鄉游賞路線。
佛山土著將帶你穿梭江頭村,
沿途講解古祠古迹,
近距離欣賞精緻的龍船構件。
上午游水鄉古村,下午看龍船爭渡,
※在愛吃蟲子這件事上,你絕對錯怪了廣東人
※只有很少人吃過如此乾淨的美味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