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騎青春的駿馬——讀王若涵長篇小說《草原不竭天無邊》
趙豐,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首屆「東方文藝獎圖書獎」、第五屆冰心散文獎、第三屆柳青文學獎、第二屆孫犁散文獎、陝西省首屆群華文學獎獲得者。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鄠邑區圖書館舉辦行的一次讀書演講比賽上,我初識了那個演講《佐賀的阿嬤》的小女孩。青春的氣息,讓整個演講大廳充滿了溫馨。像一隻小鳥,她打開了飛翔的翅膀。
她的名字,是她的祖父、我的兄長王福來先生告訴我的。大約一年前,他說孫女正在寫一部長篇,寫完了讓我指導。前些日子,書稿發來,他簡單介紹了些孫女的情況,我才曉得她的名字,還是一個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在驚訝的同時,我回憶著她的面影,進入了她用文字編織的青春夢想。
青春的花季,一生只開一次。《草原不竭天無邊》是一篇描寫青少年成長的小說,通篇講述著青春成長的過程以及夢幻。那些懷春的悸動,那些成長的煩惱,潮水般湧入她的筆下。閱讀著那些文字,我彷彿感到,在如風般的日子,一個小女孩無數次地追逐一個夢想,彷彿一個美麗的傳說。
青春,總是開滿想像的鮮花,編織著無數個灰姑娘的故事。《草原不竭天無邊》主人公田杏,是一個農民的女兒,熱情奔放,幻想著當一名草原女騎手。一個女孩如此的夢想似乎不多見,這就為小說故事的展開以及矛盾衝突鋪墊了神話般的色彩。一個「追風」少女,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歷經了考核受傷、父女衝突、痛失愛馬等人生打擊,但她不甘於命運的擺布,同時,人間的愛和溫暖,在她我身邊繚繞著,傳遞著。正是有了主人公不屈服於命運的決心,有了人間的大愛,一個少女才能始終不渝地追求著「把馬留在草原上」的夢幻理想,並最終找到了與理想息息相關的事業。如此的人物成長經歷,我們這一代人是無法想像的,在這個意義上,這部小說是對傳統思維的巨大挑戰。
小說通過大量新穎別緻的情節,生動鮮活的細節塑造著主人公的形象,訴說著人物的情感和成長蛻變,娓娓講述著成長中的陣痛,心靈里的秘密。那些精彩的情節和細節,把一個富於理想的少女形象展現到極致。相對於大量描寫青少年成長的作品,其情節和細節既照應著孩子的性格特徵,又映射出他們的心理軌跡,不落俗,不生硬,不失為一部耐讀、閃耀著青春火花的佳作。
在這部小說中,我閱讀到了敘事審美的氣象。在有星無月的夜晚,在雨夜的小屋,再或者,草原上、田野里、馬背上,青春伴著渴盼,伴著美麗,伴著情愫,一起流向悠遠。青春的花季里,長滿如絲的柳條,開過無數如睡蓮一般純美的夢想,唱著一首首由夢編織的歌謠,飄過那些年輕的煩惱,飄過那些懵懂的心思和懷想。在如花的歲月里,把那裙裾的潔白,那寵愛和撫慰的情懷,織一張金色夢幻般的網,撒向頭頂那略顯憂鬱的湛藍,抒寫一支只有自己能聽懂的歌。面對著青春成長的煩惱與快樂,該用怎樣的語調說出自己心底那如岩漿一樣奔涌的盼望呢?就像作者對這部小說發自肺腑的自我表白:「各色賽馬四蹄騰空,一個個飄逸的身影從人們眼前掠過,像一朵多彩雲飄向天邊,要和天邊的雲團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壯麗的畫面。」
這,也是這部小說形象化的主題。這是人性之美,精神之美,人生價值之美。
一次次打開書卷,我彷彿看見一幅圖像:一匹駿馬,載著一個氣宇軒昂的少女,在草原大地賓士。那是讓我流連忘返、感慨不已的青春構想。
小說中,那些花草般的篇章,無不傾注著作者對生活的摯愛。在審美的眼光下,自然的物象,也宛若注入了作者的精神嚮往。
一個從小學到初中的女孩,在功課之餘,不怕午夜的孤獨,靜靜地書寫著青春、理想和人生;用充沛的情感和精力,在寂寂的角落,編織文字,編織夢想,尋找文學的天堂。文學之路,一直在腳下,一直在遠方。寫完這部書,她把青春的張揚,系在發梢。
明天,永遠是青春無悔的期盼。明天,花兒會開。明天的太陽,依然上升在饑渴的眼眸。明天的歌,還是會在黎明唱響。明天的夢,依然在每一個午夜醇香。柔軟的草地上,儘管露珠已沾濕了鞋,但青春的步伐,依舊那麼輕快。作為一個過來人,我衷心地期望若涵同學乘騎青春的駿馬,在文學的天宇飛翔。
這是一種遙遠的祝福。
2018年11月20日
TAG: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