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菩薩於子女,當大愛,不當小愛,逆度與順度,同一慈悲

菩薩於子女,當大愛,不當小愛,逆度與順度,同一慈悲

菩薩於子女,當大愛,不當小愛,逆度與順度,同一慈悲

問:經雲眾生本來是佛,實有所疑,請即開示?

答:此當注意本來二字,眾生之所以為眾生者緣,一念之妄動,根本由於無明,若論本來,於一念未起前,一念正放下時,兩頭亦都是寂然空凈,湛然不動,與佛不二,惟雖寂然湛然,始終不明所以,故是眾生。眾生是一秒鐘,但除此兩頭外,還向什麼處見個佛境。

菩薩於子女,當大愛,不當小愛,逆度與順度,同一慈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問:經雲不假方便,即可頓悟如來地,此理究竟如何理解?

答:此言當下即是,論本體,眾生本具佛性,絲毫無缺,一覺即慧開,一放下即佛境現前,不勞再事故作,若稍故作,即又失本來矣,此乃明心後,除習氣之最簡要法門。不假方便者,即不必再用其他對治之法,只一放下可耳

菩薩於子女,當大愛,不當小愛,逆度與順度,同一慈悲

問:如何而能對境可不驚不怖,是否解空,抑或另有法門耶?

答:對境而生驚怖者,其先已有得失心,總以順我者喜,逆我者惱,驚怖者,惱之始也,顛倒之初也。若平時解空力強,則一切都無可怖可驚者,臨時更不必對治之矣,故用功宜在平時,以覺為主要,若不能覺,此時縱不驚怖,將來必仍歸入驚怖而顛倒,倘能覺悟,或其力未充,雖有一時之驚怖,於大體究亦無疑耳。

菩薩於子女,當大愛,不當小愛,逆度與順度,同一慈悲

問:外道所修,自異正法,但如何引度之耶,以我既不遷就恆順,而正法彼又不信,不知有方便法否?

答:度外道,當先就外道而近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但不可怕罵也,我行我素,不求名聞,方可度彼。因佛教團體,真慈悲者少,不以謗人,即怕受謗,寧可守法,不與往來,或故示守正,拒人於千里之外,而外道經此拒絕,益不肯虛心受教,門戶之見轉深,互相水火,云何度哉。況為師者,於外道所學,自己毫無門徑,先不能折之使服,如何引彼入勝,菩薩度生,最難同事,不真慈悲者,不肯身入火坑也,恆順二字,法無定義。余俟因緣成熟時,當道冠道袍溯江而上,一游青城,或往青島嶗山上清宮中一托足也。

菩薩於子女,當大愛,不當小愛,逆度與順度,同一慈悲

問:恆順眾生之義,於子弟之不肖者,亦恆順之耶?

答:恆順者,非就字義言,一味以順為是也,子弟或而恆順其惡,是為姑息,害之非愛之矣,菩薩於子女,當大愛,不當小愛,逆度與順度,同一慈悲。若子弟非逆度不可,則逆度亦恆順也,不應順度而亦順度者,是名顛倒,非恆順矣。菩薩所行,非人可測,求在我者耳,何關外人事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一切菩薩,皆生彼國
生生不已就是不生,不生就是生生不已,這才得無生之妙諦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