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白居易被貶江州,這兩首詩繪聲繪色,彷彿一幅立體畫卷

白居易被貶江州,這兩首詩繪聲繪色,彷彿一幅立體畫卷

白居易是廣大讀者非常喜歡的詩人,他同情百姓疾苦,一首賣炭翁感動了無數人。他惋惜大唐王朝逐漸走向衰敗,一曲長恨歌寄託了多少的哀思和惆悵。白居易自小就才華橫溢,16歲在京城即興創作的《草》讓他一舉成名。但走上仕途的詩人並非一帆風順,白居易曾經被貶江州,下面這兩首詩既動靜結合,又繪聲繪色,彷彿一幅立體畫卷。

夜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詩人45歲時任江州司馬,當時因上書論宰相遇刺事被貶江州,在寒冷寂靜的深夜中,作者看見窗外積雪有感而發,心中孤寂之情愈發濃烈,寫下了這首《夜雪》。白居易寫作時一般只選擇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個主題,然後調動多種感官,並從多角度加以闡述,這首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詩中並沒有描寫夜雪的冰清玉潔,也不作姿態的描摹,細細品味卻立意不俗。「已訝衾枕冷」,先從人的觸感寫起,衾冷襯託了落雪已多時。起初渾然不覺,待寒冷襲來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無聲。「復見窗戶明」,從視覺的角度進一步寫夜雪,夜深窗明,表明積雪的反光強烈。詩人採用側面烘托,處處見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再從聽覺寫出,夜裡傳來積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可知雪勢有增無減,詩人徹夜無眠,抒寫了自己獨特的感受,筆端呈現出一個萬籟俱寂、銀裝素裹的清寧世界。細細品味,只覺得聲隨情起,情隨事遷,詩的進程始終伴隨著動人的情感力量。

南湖早春

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白居易被貶謫為江州司馬的第二年早春,有一次出外踏青,看見戶外美好的春景,於是即興發揮,表達了作者貶官遠方的抑鬱心情。前六句描寫南湖早春明媚秀麗的景物,春雨初晴、陽光返照,山杏吐艷、水蘋爭綠,白雁低飛、黃鸝語澀,詩人著力描繪了一片生意盎然的早春景象。

早春時節,尚有冷氣襲人,而陽光返照,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點,顯示出大自然的生機勃勃。詩人恰到好處地選取了雨後初晴這一獨特角度,簡潔明快,清新明澈,一切都顯得溫暖而又明亮,詩人的心情也隱含其中。

詩的最後兩句表現了作者消沉的心情,他憂國憂民、衰病不堪,春色越美,越讓人擔心山河破碎、國破家亡,詩人思前瞻後,發出無可奈何的嘆息。這首詩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繪影圖形,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給人以全方位的立體感受,展現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春天畫卷。

白居易的作品平易樸實,不注重推敲修飾,讓人不易覺察其創作的苦心,卻正見出他詩歌創作的功力與匠心。讀完這兩首詩,大家立刻能感受到詩人的複雜情感,他時而欣喜、時而又充滿了憧憬,有時又惆悵滿懷,這些都與他豐富的閱歷和深邃的思想息息相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辛棄疾留戀村舍,整首詞筆觸輕靈,清新流暢,讀完令人神往
秦觀的兩首江城子,深沉委婉,蘊意深藏,讀完令人心傷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