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晉朝一開國元勛,幾乎沒有戰功,卻備受後世所推崇,成為千古名將

晉朝一開國元勛,幾乎沒有戰功,卻備受後世所推崇,成為千古名將

歷史上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此句乃是曹操的批註,原句是「故善戰者之勝也,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大概意思是能夠用最少的兵力能源和流血戰鬥,以取得最大的戰果,這才是「善戰者」。而在《孫子兵法》的記載中,作戰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可是沒有赫赫之功,又怎麼在歷史上留名呢?歷史上的頂級名將如白起、王翦、韓信、衛青、霍去病、岳飛等等,都是靠赫赫戰功而留名青史的,而那些「善戰者」,卻沒幾個人知道。但所幸,偶爾還是有那麼幾個「善戰者」流傳了下來,比如接下來要說的這位晉朝開國元勛。

這人名叫羊祜,羊祜出身於漢魏名門士族之家。從他起上溯九世,羊氏各代皆有人出仕二千石以上的官職,並且都以清廉有德著稱。羊祜祖父羊續漢末曾任南陽太守,父親羊衜為曹魏時期的上黨太守,母親蔡氏是漢代名儒、左中郎將蔡邕的女兒,姐姐嫁與司馬懿之子司馬師為妻。

這麼看來,這羊家堪稱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至晉朝的隱形超級家族了,這麼多代高官家族加起來,其繁衍出來的勢力已經相當恐怖了,雖然羊祜十二歲喪父,但在家族的培養下,也是相當不凡,博學多才,以善於寫文、長於論辯而有盛名於世。而且這羊祜儀度瀟洒,身長七尺三寸,鬚眉秀美。當時夏侯淵的第四子夏侯威認為他不同常人,便把兄長夏侯霸的女兒嫁給他。

這羊祜聰慧無比,多次拒絕曹爽和司馬昭的徵辟,其實他雖然沒有踏足官場,可是從各種渠道知道當時曹魏內部暗流洶湧,在沒看清形式之前,羊祜可不會隨便踏足其中,自己生死倒是小事,萬一牽連家族,可就是罪人了。在這一點上,羊祜和當初的司馬懿頗為類似,後來朝廷公車征拜羊祜為中書侍郎,不久升為給事中、黃門郎,此時羊祜再拒絕,就是找死了。

自身有才能,加上家族權勢,羊祜的官場生涯很是順利,一路平步青雲,司馬昭建五等爵制時,以功封為鉅平子,與荀勖共掌機密。之後羊祜又踏足軍界,被司馬炎任命為尚書右僕射、衛將軍;司馬炎稱帝後,素有吞吳之志。便積極籌劃消滅孫吳政權的戰爭,以實現統一全國的大業。

當時蜀漢已被滅,唯有東吳尚存,而滅東吳,荊州首當其衝。故而司馬炎除任命大將軍衛瓘、司馬伷分鎮臨淄、下邳,加強對孫吳的軍事布置以外,又特地調任羊祜為荊州諸軍都督,假節,並保留他散騎常侍、衛將軍原官不變。當時晉吳間的邊界線以荊州為最長,所以這裡是滅吳戰爭的關鍵地區。

羊祜到任後,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調動軍隊,而是把精力放在開發荊州方面,興辦教育、安撫百姓、懷來遠人。羊祜的這些措施迅速地安定了荊州的社會秩序,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司馬炎為表彰他的功績,下令取消江北所有的都督建置,授予羊祜南中郎將的職務,負責指揮漢東江夏地區的全部軍隊。

但當時東吳的都督也不是泛泛之輩,乃是陸遜之子陸抗,兩人在幾番小試身手後,便知對方深淺,故而一時之間,晉國和吳國的交界線上竟然離奇的出現了短暫的和平;但這只是表面現象而已,陸抗從未鬆懈過對晉國的提防,而晉國也一直都在找東吳的漏洞;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陸抗去世。

在陸抗去世後,羊祜立馬上表奏請伐吳,卻遭到眾大臣的反對,最終,羊祜在遺憾中病逝,享年五十八歲,並在臨終前舉薦杜預自代;而後杜預就用羊祜的遺策輕鬆的就滅了東吳,在慶功會上,當滿朝文武歡聚慶賀的時候,司馬炎手舉酒杯,流著眼淚說:「這是羊太傅(羊祜)的功勞啊!」。

羊祜一生並沒什麼戰功,甚至還在陸抗手上吃過虧,但卻是司馬炎最為敬重的大臣,在滿朝大臣都在攻擊羊祜的時候,司馬炎不僅沒懷疑羊祜,反而還委以重任;雖然缺乏戰績,但與其他指揮打仗的名將相比,羊祜反而更高一籌,因為他的境界已不單單是純粹的軍事戰爭(並不是說他不行),還延伸到了教育、民生等方面了,當真是不服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鬧天宮的豈止孫悟空?有一強大種族曾成功伐天,天帝都被殺了
康熙皇帝廢除一道政策,差點讓日本經濟破產,被迫做出種種限制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