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好萊塢怪獸大片靠中日「力捧」

好萊塢怪獸大片靠中日「力捧」

本報特約記者 董 銘 天 野

===

中國成《哥斯拉2》全球最大票倉

源自日本、發展自好萊塢的經典怪獸電影「哥斯拉」系列,上周末迎來最新一部《哥斯拉2:怪獸之王》。中國超越北美和日本,成為該片最大票倉。

在北美,《哥斯拉2》一上映就登頂票房冠軍,周末總票房為4903萬美元。但據權威票房統計網站「Box Office Mojo」分析,這個成績並不算理想,遠低於《哥斯拉》和《金剛:骷髏島》的開畫成績。目前《哥斯拉2》全球75個國家/地區上映的總票房為1.79億美元,其中海外票房(北美以外)佔72.6%,「這意味著製片方更加國際性」,中國票房以7000萬美元遙遙領先。

的確,《哥斯拉2》是上周末中國影院最火的電影,上映4天票房已突破5億元人民幣,單日票房過億,領先於同期上映的迪士尼真人電影《阿拉丁》,且已超越2014年《哥斯拉》在中國的票房(4.8億元人民幣)。按照目前趨勢,《哥斯拉2》有望追平2016年《金剛:骷髏島》在中國的票房(11.6億元人民幣)。不過《哥斯拉2》在口碑上並不理想,影評網站「爛番茄」只打出39%的新鮮度,Metacritic評分也只有48分。《芝加哥論壇報》認為劇本滑稽,「但巨大的怪獸還是忠於原設」。《銀幕國際》認為影片提供了這個類型的必需元素——「令人敬畏的怪獸充斥銀幕,通過音樂來激發情感共鳴」,也有《帝國》批評「動作密集卻絲毫不讓人興奮,只有視覺疲勞和紙片般的單薄」,雜誌《紐約》更是痛斥「這亂糟糟的什麼玩意兒」。在中國豆瓣網上,《哥斯拉2》評分只有6.5分,不少觀眾在讚歎視覺特效「爽眼睛」的同時,也對人物動機的牽強和情感戲份的瑣碎不滿。

簡單地說,《哥斯拉2》劇情是哥斯拉在人類協助下聯手「巨蛾」魔斯拉打敗邪惡的「三頭龍」基多拉。經過怪獸片多年傳播,如今中國觀眾對於這個起源於日本、在日美兩國「共同合作」中長大的哥斯拉並不陌生。況且,《哥斯拉2》中還有不少中國元素:章子怡在片中飾演對魔斯拉非常了解的雙胞胎女科學家,戲份不少;片中也有分布在中國雲南的巨獸基地,還借用中國遠古神話來說明巨獸們早就存在於地球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哥斯拉2》最後彩蛋中還出現金剛身影,預定於明年3月上映的《金剛大戰哥斯拉》(如圖)更令人期待,畢竟那才是真正的東西方「怪獸之王」對決,華納公司全力打造的「怪獸宇宙」也將全面開啟。

「怪獸故鄉」日本大讚視覺特效

新版哥斯拉雖由好萊塢打造,但在許多基本設定上還遵循日本原版哥斯拉和其他怪獸系列——基多拉、魔斯拉、芹澤博士、雙胞胎姐妹以及哥斯拉的「原子吐息」和「紅蓮化」等技能都是日本人原創,好萊塢編劇不過是嫁接了一個美國家庭來做動機。據權威票房統計網站「Box Office Mojo」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哥斯拉2》在日本票房為840萬美元,成為海外票房榜第二名(僅次於中國)。日本「The river」網站評論稱,海外票房榜第二名「令人滿意」,也展示出日本作為哥斯拉「故鄉」的存在感。

對於好萊塢來說,最經典的怪獸電影莫過於《金剛》。從上世紀30年代的初版到2016年的新版,觀眾對這隻巨型猩猩的破壞力和警示性樂此不疲。在《金剛》啟發下,日本人創造著名的怪獸「哥斯拉」系列。自1954年首部誕生至今,日本已拍攝28部哥斯拉電影,衍生出無數怪獸電影,並把影響力反哺到美國——除了1998年和2014年兩版《哥斯拉》,賣座的《環太平洋》系列中也以「巨型機甲打怪獸」為主題。

可以說,「哥斯拉」是日本流行文化對外輸出的典範。日本電影評論家尾崎一男稱,哥斯拉是日本人創造出來的「大IP」,因此日本人一直都希望哥斯拉能成為好萊塢「大明星」。此次斥資數億美元精心打造的新作究竟能為觀眾帶來多麼壯麗的視覺享受,是日本「怪獸迷」們的共同期待。 所幸的是,《哥斯拉2》沒有辜負日本觀眾的期待。

尾崎一男評論,《哥斯拉2》中包括諸多怪獸的經典攻擊動作和登場形象,再加上主題曲,這些都與哥斯拉電影的常規與「約定」相符合。此外,電影中怪獸能力得到成倍增長,怪獸用衝擊波破壞街道、一邊在海面滑翔一邊破壞戰鬥機的場景等,給人帶來極強視覺震撼。尾崎一男說,如果當年擔任哥斯拉電影特效導演的川北紘一先生能看到這部電影的話,一定會眯著眼睛讚賞。此外,對於為何地球上會出現怪獸、哥斯拉為何被稱為怪獸之王等問題,這部電影也進行了解釋。

總的來說,《哥斯拉2:怪獸之王》在日本被認為是一部「繼承哥斯拉電影傳統,尋求進一步發展」的精彩之作。就像尾崎一男所說,在日本迎來新年號「令和」的今天,卻欣賞到如此充滿昭和氣息的哥斯拉電影,況且還是好萊塢製作的,「這誰能想得到呢」?

「國產怪獸」離主角還遠

日本人對於核能的擔憂和寄託都體現在哥斯拉這隻巨獸身上。當年在「哥斯拉之父」本多豬四郎和圓古英二的構思下,哥斯拉的身上既嫁接鯊魚和恐龍的生物結構,又融入原子能的現代科學痕迹,其形象從一味破壞的恐怖「原子獸」逐漸變為保衛人類的「正義英雄」。華納公司出品的兩部《哥斯拉》如今也成為「正義之師」,片中用「核彈」把哥斯拉「炸」活,可以說延續了日本人對自然破壞的反思,也借鑒了《金剛》對人類社會的批判性立意,並為明年兩隻怪獸大戰埋下伏筆。

近年來也的確有中國影人在「怪獸」這個亞類型上做出嘗試,然而反響並不樂觀。2015年改編自暢銷盜墓小說《鬼吹燈》的影片《九層妖塔》中,就有幾隻「中國怪獸」亮相;徐克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和《狄仁傑之四大天王》里,也曾出現巨大海獸和巨猿。這些影片都採用好萊塢特效團隊的技術,在骨骼、肌肉和毛髮等細節上取得進步,但與《哥斯拉》《金剛》這種頂級好萊塢怪獸片相比差距不小。除了技術上的差距,中國如果想做本土「怪獸電影」,更主要的難點還是缺乏「怪獸情結」——不僅是把他們做得更可怕、更巨大,也不僅是一味去渲染怪獸的破壞性,而是能與中國歷史和文化結合起來。在這方面,韓國名導奉俊昊的《漢江怪物》是值得學習的先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誰是神經病 的精彩文章:

《出線了,初戀》收官 鄭合惠子多面演技日漸純熟
陳魯豫現身福師大 暖心分享告別是人生的必經之路

TAG:誰是神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