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外科學的疾病是如何命名的?

中醫外科學的疾病是如何命名的?

歷代中醫外科著作頗多,各家所載外科疾病的病名,由於地區不同,方言各異,致使病名不統一,同一性質的疾病因所患部位、階段、形態等不同而有幾個病名,有時一個病名又包括多種性質的疾病。

外科疾病名目雖然繁多,但從它的命名依據來看,一般是根據疾病的發病部位、穴位、臟腑、病因、癥狀、形態、顏色、疾病特性、範圍大小、是否傳染等命名,有一定規律可循。

以部位命名者,如頸癰、臍癰、顴療、乳癰、背疽、手發背;

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療、委中毒、環跳疽;

以臟腑命名者,如腸癰、肺癰;

以病因命名者,如凍瘡、水火燙傷、破傷風、毒蛇咬傷、漆瘡;

以癥狀命名者,如紅絲療、麻風、黃水瘡、瘰癧、乳頭破碎;

以形態命名者,如岩、蛇頭疔、螻蛄癤、纏腰火丹、酒渣鼻、鵝掌風;

以顏色命名者,如白癜風、丹毒、白疤;

以疾病特性命名者,如小的為癤,大的為癰,更大的為發;

以傳染性命名者,如疫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教育網 的精彩文章:

專家建議邊遠地區醫生薪資為公立醫院醫生3倍
這21種葯不是抗生素也要做皮試!

TAG:醫學教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