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郭沫若給東漢銅奔馬命名為「馬踏飛燕」,專家:錯,馬踏的是烏鴉

郭沫若給東漢銅奔馬命名為「馬踏飛燕」,專家:錯,馬踏的是烏鴉

「馬踏飛燕」踏的真是燕子嗎?郭沫若給東漢銅奔馬命名為「馬踏飛燕」,專家:馬踏的應該是烏鴉。

甘肅省博物館有一鎮館之寶,那就是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武威雷台漢墓的東漢銅奔馬。奔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足踏一鳥,因而又被人形象地稱之為「馬踏飛燕」。

館藏於甘肅省博物館那匹東漢銅奔馬,1983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東漢銅奔馬腳下的那隻鳥兒真的是飛燕嗎?由於鳥的造型有些抽象,專家們的意見也不統一,因而,它又有馬超龍雀、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別稱。

「馬踏飛燕」的名字是郭沫若定下的,所以,這個才得以廣泛流傳,被人所普遍接受。其實,馬蹄下的「飛燕」,聽著雖美,但是,卻少了厚重的文化內涵,有許多專家更傾向於龍雀、飛隼與烏鴉。

在漢代,馬匹是重要的戰略資源與交通重器,所以,一直受到重視。漢武帝時期,有個名叫「暴利長」的敦煌囚徒,在當地捕得一匹汗血寶馬獻給漢武帝。漢武帝得到此馬後,欣喜若狂,稱其為「天馬」。對於雄心萬里的漢武帝來說,僅有一匹千里馬是遠遠不夠的,為奪取大量「汗血馬」,漢武帝劉徹專門任用自己寵馬李夫人的兄長李廣利為將,遠征西域的大宛。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以李廣利帶領屬國的六千騎兵和郡國那些品行惡劣的少年好幾萬人,以這些兵力去攻伐大宛,預期到貳師城奪取良馬,所以叫他「貳師將軍」。為了漢武帝心心念念的汗血寶馬,李廣利曾兩征大宛,並因功晉封海西侯。

回頭再說奔下的飛燕,燕子的形象大家都很熟悉,燕尾如剪,能張能合,連現代的燕尾服尚有開衩,而銅奔馬蹄下的這一隻卻沒有,所以目前學者們大多不接受「馬踏飛燕」這種說法。因而,又有學者提出了「馬超龍雀」的說法。

龍雀是傳說中的生物,鳳凰的一種。它不像鳳凰絢爛,但是是鳳凰中最兇猛的。幼年時代像普通的水鳥,成年後展開鋪天蓋地的黑翼,日月星辰都被遮蔽,一旦起飛再不落下,是種及其兇猛又孤獨的鳥。

東漢張衡在《東京賦》中寫道「龍雀蟠蜿,天馬半漢」,龍雀指秦漢神話傳說中的風神「飛廉」,但因龍雀鳥身鹿頭,又與銅奔馬蹄下的「鳥」造型不符。

另兩種在學界流傳較廣的說法是「馬踏飛隼」和「天馬逮烏」。燕隼是西北常見的猛禽,形似雨燕,飛行能力極強,與漢代崇尚武勇的風格相映成趣。

而「天馬逮烏」則是從浙江龍游石窟中的「天馬行空」浮雕中找到的靈感,浮雕中的「天馬」與銅奔馬相似,「天馬」前蹄正好在「烏」背上方。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烏」是種神鳥,本名金烏,也稱赤烏,是太陽的別名。

在中國古代神話里,紅日中央有一隻黑色的三足烏鴉,黑烏鴉蹲居在紅日中央周圍是金光閃爍的「紅光」,故稱「金烏」。

唐代詩人韓愈有詩云:「金烏海底初飛來」(太陽剛從海底衝出來);白居易也有詩曰:「白兔赤烏相趁走」(月亮和太陽互相追趕),說的就是這種傳說中的神鳥。

因此,「天馬逮烏」的寓意,就是代表著「天馬」追趕太陽,可真算得上是飛上天和太陽肩並肩了。小編更傾向於那隻東漢的銅奔馬為「天馬逮烏」。天馬行空,也日同輝,這不正是大漢的追求與象徵嗎?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史 的精彩文章:

劉備夷陵戰敗西逃陸遜不追反退,真的是被諸葛亮八陣圖嚇退的嗎?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霍去病有沒有娶妻生子?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