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後,面對足足40萬降兵,白起還有其他選擇嗎

長平之戰後,面對足足40萬降兵,白起還有其他選擇嗎

白起,戰國後期名將,因長平之戰後一次活埋趙國40萬降卒,而留下千古罵名。但處在白起那個時代、那個地位,為了保證秦人「大出天下」的願望得償,除了殺降,他還有別的選擇嗎?

降卒人數龐大,後勤不堪重負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農曆四月,秦軍攻擊韓國上黨,上黨軍民15人集體投降趙國。隨後,趙國大將廉頗率30萬趙軍南下長平與秦軍對峙,至當年九月秦軍勝利之時,大戰已歷時半年。

在此期間,秦昭王徵發國內15歲以上男子悉數來到長平,用來阻絕趙國援軍和糧草,數十萬青壯年蝟集於此,每天耗費糧秣數以萬計,即便秦國富甲天下,也感到十分吃力。隨著趙軍投降,需要供養的人口將近百萬,後勤保障已經難以承受。

降卒飢餓日久,無糧必定生亂

趙軍主將趙括之所以最後下令死戰突圍,就是因為軍營中糧草消耗殆盡,士卒飢餓難耐。最終,趙括被秦軍射殺,40萬趙軍被迫投降。此時,這些人已經絕糧46天,全靠殺戰馬、煮皮帶等極端手段和忍飢挨餓才存活下來。

吃飯,已經成為他們生命中的唯一需求,也是最看重的需求。如果不能餵飽他們,那這40萬趙軍隨時可能變成40萬頭噬人的猛獸。實際上在投降之前,其中就已經有人暗中殺食自己的戰友了。

秦趙相持日久,不能放虎歸山

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軍力大增,趙軍也成為戰國七雄中僅次於秦軍銳士的勁旅,是六國中唯一以同等兵力戰勝過秦國大軍(閼與之戰)的精銳之師。如果放任這40萬趙軍逃歸,那秦趙決戰無疑至少要再打一次,而且勝負難料。

養不起,留不得,又放不得,最終隨著白起一聲命令:「趙卒反覆無常,一定要把他們殺光,以絕後患」。40萬降卒被誘入長平附近一個叫「殺谷」的深谷中,秦軍伏兵盡出,箭射火燒,土石俱下,將這些手無寸鐵的降卒全部活埋,僅留下240名少年回國報信。

國君一言不發,無奈自行抉擇

據說,白起下令殺降前,曾經派人回咸陽向秦王和相國范雎問計,但他們二人不是閉門不見就是閉口不語。領導一言不發,就是最大的意思,白起領會了這個意思,也執行了這個意思。但此舉畢竟有傷天和,惹起了天下非議,在白起心中也留下了終生難忘的陰影。

長平坑卒的暴行後,白起屢次稱病拒絕率軍出征,秦軍圍攻邯鄲不克,又被竊符救趙的信陵君率領大軍圍攻,節節敗退。秦王痛恨白起屢次抗命,派人將其遣出咸陽,後來又派使者賜劍,令白起自裁。白起引頸就戮前說:「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的精彩文章:

1912年孫中山蒞臨太原受到隆重歡迎,兩天七次盛會
不打不成交,紅軍東征一頓暴揍後,閻錫山都開始通共了

TAG: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