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有個族群,只准在水上生活,後被歸入漢族,說:高度漢化了

中國有個族群,只准在水上生活,後被歸入漢族,說:高度漢化了

在世界眾多民族中,曾誕生在今天伊朗境內的吉普賽人,是比較著名的存在,他們由於自身的生活習性和當地的民眾難以融合,所以從前年之前離開伊朗,一路在世界各地流浪,由此聞名世界,被譽為是「流浪的民族」。

而在我國境內,曾經也有一類群體,被譽為中國的「吉普賽人」,江上自由民,他們就是歷史上被稱作為「疍民」的一類人。

疍民又稱作連家船民,主要生活在福建閩江中下游及福州沿海一帶水上的一類群體。在古代社會,他們常年漂泊在水上生活,沒有戶籍,不被主流社會所承認,這樣即使是科舉考試也不能參加,也不能和生活在陸地上的民眾通婚,終生都幾乎在船上生活,不能上岸。

疍民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在人們的眼中,他們所駕駛的船隻,兩頭翹,中間平坦,外形好似一個「圓圓的蛋」一樣,因此被稱之為「疍民」。那麼疍民這一群體又來源自何方呢?

考察疍民的由來,有人認為他們是漢朝時期被漢武帝滅國的閩越人的後代;也有人考證,說他們是明朝時期陳友諒失敗後的余部,從此一直逃亡到水上生活。但在學界中的主流觀點是:疍民是古代的百越人後代,是逐水而居古越人的後裔。

百越是我國古老的一支族群,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一帶。《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由此可見,百越在歷史上曾有廣泛的分布,他們的生活範圍,和後來的疍民有重合之處,因此疍民來自百越族群的一個分支,這個說法是可信的。

由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疍民都生活在水上,也有自己的生活習俗和文化習慣,因此他們被認為是一個有別於漢人的族群。

比如在清代閩縣的縣誌中有這樣的記載:「其人以舟為居,以漁為業,浮家泛宅,遂潮往來,江干海澨,隨處棲泊。各分港澳,不相凌躐。間有結廬岸上者,蓋亦不業商賈,不事工作,習於卑賤,不齒平民。閩人皆呼之為曲蹄,肖其形也。以其腳多彎曲故也,俗亦謂之為乞黎云云。視之如奴隸,賤其品也。」

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在古代社會,疍民是一類備受社會歧視的群體,各種社會陋規將他們限制在水上這樣一個狹小的生活空間內,和岸上的民眾形成了隔閡。

然而到了近代社會,隨著社會發展的進步和社會結構的內部變化,很多疍民都逐漸融入了當地民眾的生活之中,他們也將漢語作為自己的語言交流工具。

福州籍學者陳碧笙在1953的出版的《關於福州水上居民的名稱、來源、特徵以及是否少數民族問題的討論》一書中就明確指出:疍民已經是高度漢化了,本身的生活習俗等也消失不見。

所以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我們在開展民族成分認定的時候,在一番衡量後,將疍民正式劃分為漢族。今天的疍民,大多也結束了在船上流浪的日子,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參考文獻:

【《漢書·地理志》、《關於福州水上居民的名稱、來源、特徵以及是否少數民族問題的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楓歌歌 的精彩文章:

此地曾被日本管轄,美國說堅決不能歸還給日本,日本至今不敢索要
蘇聯有兩對上下級領導,提拔之後,緣何下一任都看不起前任?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