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類歷史上首支疫苗的誕生:都怪「弟弟」拖了「哥哥」的後腿

人類歷史上首支疫苗的誕生:都怪「弟弟」拖了「哥哥」的後腿

歷史每天看原創

我可以只吃藥,不打針嗎?

我明明沒有生病呀!怎麼又要打針了?

是不是等我長大以後就不用再打針了?

……

每當我們沒有生病卻被迫要打針時,總少不了向爸爸媽媽提出這些疑問。他們會說,「現在打針可以預防疾病,等你長大以後只要不生病,就不用再打針了」。我們都知道,生病了需要打針吃藥,但為什麼打針還能預防疾病呢?

我們在沒有生病時所打的預防針,就是注射疫苗。疫苗是指用各類病原微生物製作的用於預防接種的生物製品。各類病原微生物?那我們注射的疫苗本身豈不就是病毒嗎?疫苗的確是病毒,只是經過了人們的特殊處理,一類是病毒完全被殺死的疫苗,稱為滅活疫苗,還有一類是減毒活疫苗,即病毒的毒性減弱,但依舊保持活性,這樣既不會引發疾病,又能讓人獲得對該病毒的免疫能力。

人體擁有極其複雜的免疫系統,當入侵體內的病毒被成功消滅以後,人體就會「記住」這個特定的病毒,形成有效的抗體,同類病毒再次入侵時,記憶細胞會立刻做出反應,生成抗體消滅病毒。給身體注射疫苗,就是要讓身體提前「認識」病毒,「記住」它們的特徵,再遇到這些病毒時,沒等它們搞破壞,就把病毒全部消滅了。

不過,世界上第一支疫苗的誕生已經是18世紀末的事情了,在此之前人類一直飽受瘟疫的肆虐,它甚至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查士丁尼瘟疫是人類有史記載中出現的第一場大規模瘟疫,在大流行高峰期,瘟疫每天在君士坦丁堡殺死多達5000人,最終導致大約40%的城市居民喪生,整個東地中海地區的死亡人數高達四分之一[i],直接動搖了東羅馬帝國統治的根基。查士丁尼死後,原先佔據的西方領地相繼喪失。

拜占庭帝國的地圖550(查士丁尼瘟疫之後的十年)與查士丁尼的征服以綠色顯示

後來歐洲又爆發過多次鼠疫,患者的皮膚會因皮下出血而變黑,所以鼠疫也稱「黑死病」,一時間人們談「鼠」色變,只希望能好好地活在當下,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作家薄伽丘的長篇小說《十日談》也正是基於鼠疫肆虐的背景。這使得人類迫切需要一種可以預防瘟疫的方法。

歷史上可怕的瘟疫並不止鼠疫這一種,在成書於東晉的《肘後備急方》中就曾記載過這樣的怪病[ii],它可以使人的全身長滿水皰,在水皰破裂、結痂、脫落後,會在皮膚上留下一個深坑,傳染性極強,致死率極高,即便不死也會毀容,俗稱「麻子臉」。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天花」,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病毒,清朝的康熙皇帝也曾被感染過。

青年康熙帝朝服像

人們在對抗天花病毒的過程中發現,凡是感染過天花並痊癒的人,終生都不會再感染天花了。那麼如果讓人提前感染天花病毒,自行痊癒後豈不就能永久免疫了?聰明的古人根據這一思路發明了對抗天花的人痘接種法。

人痘接種法

人痘接種法始於明代[iii],最初的方法比較簡單,直接割破感染天花兒童的痘瘡取得痘漿,然後再讓未感染過天花的小孩直接同痘漿接觸或穿上沾染有病毒漿液的衣服,由於不是透過空氣在肺部染病,因此多數人只會出現輕微的天花癥狀,痊癒後即可免疫。但畢竟這還是需要感染真正的天花病毒,致死率最高可達20%,風險極高[iv]。於是人們開始對痘苗進行篩選,把那些連續給人種過多次都沒有出事的痘苗挑出來,再經過多代培育,得到毒性大幅下降的 「熟苗」[v],種痘致死率下降到了0.33%[vi]。中國的人痘接種法不僅傳播到了朝鮮和日本,還在17世紀通過俄羅斯傳到了歐洲[vii],推動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支疫苗的誕生!

爆發瘟疫的歐洲

毒性再弱的天花病毒也是天花啊,致死率再低也不代表不存在,那時候選擇用這種方法來免疫的人需要下很大的決心,而且提取天花病毒也需要一定的成本,所以很多人還是不會來接種人痘,病毒並沒有得到十分有效地控制。那麼假使存在一種同天花病毒特徵相似,但又不會把人置於死地的病毒,人們在感染上它痊癒後,會不會對天花病毒也免疫了呢?

1796年,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有了一個驚奇的發現,在他所診治過的所有天花患者中,沒有一個人是擠奶工。詹納進一步調查後了解到,這些經常同牛接觸的擠奶工人很多都被牛傳染過牛痘,牛痘的癥狀和天花十分相似,可牛痘通常不會致命,一個月內即可痊癒,也不會留下疤痕。他做了一個大膽的猜想:牛痘和天花病毒一定存在著某種聯繫,人們只要在感染牛痘痊癒後也會對天花病毒免疫!於是著手進行牛痘疫苗的研發工作。

1802年的一幅評論式漫畫,內容顯示接種牛痘的人傷口長出了公牛。此旨在批評愛德華·詹納利用疫苗預防天花

詹納的猜想並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大家都覺得他就是個瘋子,甚至嘲笑他說,種過牛痘疫苗的人會長出牛角和牛毛。但「固執」的詹納並沒有理會別人的嘲笑,依舊堅持牛痘疫苗的研發,並計劃對家中園丁的八歲兒子詹姆斯·菲利普斯進行接種實驗,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愛德華·詹納進行牛痘疫苗實驗

詹納先給小男孩注入牛痘病毒,小男孩患上牛痘後很快就康復了,接著詹納又把天花病毒注入小男孩的體內。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小男孩什麼都沒有發生,根本沒有感染天花的癥狀,詹納的疫苗試驗成功了,世界上的第一支疫苗由此誕生[viii]。這種幾乎不會讓人致死的牛痘疫苗迅速在世界各國傳開,愛德華·詹納也被譽為免疫學之父。

後來的研究表明,牛痘與天花病毒具有相似的抗原,人體可以進行交叉免疫。就好像牛痘和天花是一對孿生兄弟,「天花」哥哥很能打,破壞力很強,可偏偏有了「牛痘」這個不爭氣的弟弟,只是長得像自己,戰鬥力卻很弱。當牛痘先來到我們的身體里搞破壞時,很容易就被免疫系統制服,並被「拍照」留下案底。當「天花」再入侵我們體內時,免疫系統會拿著牛痘病毒的照片說,別以為你把名字改成「天花」我們就不知道你是「牛痘」了,根據牛痘的特徵迅速地把天花病毒揪出來消滅掉,都是「弟弟」拖了「哥哥」的後腿呀!

又經過了近兩個世紀的努力,世界衛生組織於1980年正式宣布撲滅天花,使之成為首個於世上絕跡的人類傳染病。相信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人類會攻克一個又一個醫學難題,造福我們的社會。

[i] Plague of Justinian(查士丁尼鼠疫) 維基百科英文版https://en.wikipedia.org/wiki/Plague_of_Justinian

[ii] 東晉 葛洪《肘後備急方》 「比歲有病時行,仍發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載白漿。隨結隨生,不即治劇者多死,治得差者,瘡瘢紫黑,彌歲方滅,此惡毒之氣。」

[iii] 清代 俞茂鯤《痘科金鏡賦集解》 「又聞種痘法起於明朝隆慶年間寧國府太平縣,姓氏失考,得之異人丹家之傳,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種花者,寧國人居多。」

[iv] 清代 張琰《種痘新書》:「苗順者十無一死, 苗凶者十隻八存。」

[v] 清代《種痘心法》「其苗傳種愈久,則藥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選煉愈熟,火毒汰盡,精氣獨存,所以萬全而無害也。若時苗能連種七次,精加選煉,即為熟苗。」

[vi] 清代 張琰《種痘新書》提供了一個數據:「種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

[vii] 清代 俞正燮《癸巳存稿》 「康熙時俄羅斯遣人到中國學痘醫,由撒納特衙門移會理藩院衙門,在京城肄業。」

[viii] Edward Jenner(愛德華·詹納) 維基百科英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每天看在企鵝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每天看在企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