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潛浪是潛艇水下航行的「殺手」?遇到它有多危險?

為什麼說潛浪是潛艇水下航行的「殺手」?遇到它有多危險?

在現代海軍序列,潛艇憑藉其良好的隱蔽性贏得了「海底殺手」的美譽。二戰時期,海上力量薄弱的德國海軍利用潛水艇,發揮狼群戰術優勢,在大洋上襲擊盟軍的軍艦與商船,給對方造成了重大的損失。這其中尤以英國損失最為慘烈,上千艘運輸物資的商船被擊沉,幾乎被德國潛艇掐斷生命線。

俗話說:行船過水三分險,更何況是廣袤遼闊,深不見底的海洋。潛艇在海底潛行,除了要小心敵方的反潛追蹤,對於海洋的自然環境也是時刻高度警惕,因為,一旦遇到突發的海底狀況,嚴重的後果是艇沒人亡。

有人也許會說,在海洋潛行最怕遇到的是海地震所引起的海嘯或颱風造成的巨浪。其實,這些尚不足以帶來致命的危險,因為可以規避。真正危險的情況是遇到潛浪,比掉深還要危險。潛浪是一種運動混亂的海浪,影響範圍很廣闊,大概有120英里寬,向下延伸100米,它存在於海面之下,在海的內部兩層水之運動,因而這種巨大又不平常的現象,很難提早發現。

我們往往把海水看成是均勻體。事實並非如此,通常海洋上層的水溫暖,含鹽較少,下層的水則較冷,密度較大。因此,海洋可看作為有兩層海水,層與層之間幾乎沒有過渡,好象油和水一樣。

潛浪是一種半波,以每小時9至10公里的速度沿著兩層水之間的邊界移動。溫水的波會伸至下面的冷水層,但冷水層卻並不進入溫水層。它像是一個沒有波峰,只有波谷的波。當這個波浪移動時,水流作圓形運動:向前並向下,然後向後和向上,如此反覆進行。

據《組約時報》記載,上世紀八十年代,一艘有八個錨的埃克森公司鑽探船,在孟加拉灣由於下面有潛浪通過,使它突然轉過90°,並移動了100英尺。

據科學家們推測,這些潛浪的巨大力量可能就是過去某些潛艇神秘失蹤的原因。他們相信,潛浪可能把澘艇拉到安全工作的深度以下,使它沉掉。

令人吃驚的是,潛浪產生的強大運動,在水面上看不出來。唯一可以被看到的徵兆是海面上掃過一層半英里寬的小波浪(不規則的波浪,沒有任何明顯的方向或波源)。從人造衛星發回的照片上可以見到,在馬來半島外的海面上和非律賓西面蘇祿海的海面上有這種波浪出現在這兩個地方,潛浪大約每12小時出現一次。

科學家們認為它們的出現,是由漲潮暖流猛烈地衝擊淺灘處的障礙物時或通過狹窄的海峽進入深水區時,引起湍流,從而形成了潛浪。

潛浪往往成群地出現,有四至八個波浪,相隔距離為五至六英里。前導的波浪常常是最大的,後繼的波浪較小,相隔的距離較近,顯示出異常的一致性。因此潛艇在海中航行,一旦遇上潛浪,只能自求多福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天下 的精彩文章:

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居然是虛構的?足足騙了我們好多年!
伊拉克剩女越來越多,在那工作的中國男人為何不娶她們為妻?

TAG:文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