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用多大水體養魚更合適,很多魚友惹過的麻煩,別再犯了

用多大水體養魚更合適,很多魚友惹過的麻煩,別再犯了

觀賞魚作為寵物之下的分類,以前都是不溫不火,養固定的魚,圈固定的粉。不過在2013年-2018年間,我國觀賞魚市場開始快速上升,年消費超過了400億,部分觀賞魚甚至開始出口東南亞,國內跟國外都呈現向好趨勢。

那麼問題來了,新手開始養魚時,選擇大水體好還是小水體?

圖片來源丨Unsplash

攝影丨krysamon

當然,首先確定養什麼魚,根據魚的大小選缸,然後才能確定水體。考慮水體時,密度是其中一條重要考量標準。

業界普遍認為1L水對應1cm長度的魚再好不過。以此類推,10L水只能養總長度為10cm的魚。顯然這裡對密度其實做了一些要求。小水體只能養幾條小魚,或者一兩條體型中等的魚。

以市面上常見的60*35*40魚缸來說,整缸水體是84L,至少可以養十條8cm的魚。不過一般這麼大的缸,有人會故意多養小熱帶魚,等他們形成群游,會給室內增添亮點。

圖片來源丨Pexels

多數小型魚的價格並不高,而且多養幾條顯得魚缸不那麼空,甚至有些熱鬧。不過如果加魚過多,可能適得其反。

如果在一口60的缸里,養二三十條小魚,會對過濾系統造成一定壓力,同時更容易造成水質動蕩,水原本的自凈能力也跟不上魚吃喝拉撒的速度。

圖片來源丨Stock Snap

攝影丨Jakob Owens

這時候不即使做出調整,可能會導致水質變差,或者細菌滋生速度更快,結果是魚患病的幾率變大,你可有的忙了。

假如你是養魚高手,輕鬆解決了上面的難題,但過大的密度會削弱魚的活躍度,影響它的觀賞性。明明想看它們群游的你,可能會遭遇觀賞魚群游混亂的窘境。尤其對於一些需要有足夠地盤的魚來說,密度大真的很憋屈,肯定會影響狀態的。

攝影丨辣椒紅龍_

一般養龍魚或者一些名貴魚的朋友,為了給魚更好的生活環境,往往會挑選大點的魚缸。以1.8米大缸為例,相應的水體大概是800L,1米左右的龍可以養8條左右。

但由於維護麻煩或成本原因,名貴的龍可能會獨佔一缸,有的魚友會請專門的養魚高手,仿照龍魚原生環境進行設計。這種狀態,就是密度過小了。大水體只養一條魚的現象,大概之后土豪才有的。

圖片來源丨Pixabay

密度低完全不用擔心水質動蕩,而且對魚來說簡直不要太好。不過密度低的缺點同樣是觀賞性不足。

一方面魚缸會顯得空,缺乏美觀性,時間長了可能造成審美疲勞;另一反面,大水體養魚要準備足夠的空間放魚缸,同時在過濾跟加熱棒上的花費比小缸多太多了。如果不是對某種魚情有獨鍾,最好不要嘗試大水體低密度養魚。

圖片來源丨Pixabay

原則上,在保證密度合適的情況下可以混養兩三種魚進行搭配,也可以布置一些草木、山石等簡單造型,營造豐富的水中景色,增加魚缸觀賞性。

只要在色調跟風格上迎合室內裝修風格,就能給家居生活增添更多逼格。

圖片來源丨Stockvault

攝影丨Karla Hara

雖然對於老魚友來說,這些初級知識簡直不值一提,但新入坑的朋友恐怕會在這方面出現紕漏。

由於近幾年市場良性發展,我們可能每時每刻都將迎來新魚友的諮詢,也就需要重新審視那些早已銘記於心的小知識。

文章系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整理首發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聲明:文章圖片來源網路,侵權即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意寵 的精彩文章:

聽說,有人為了多賺錢,給魚換了顏色
隨手放生清道夫,一天狂吞幾千魚卵,這後果太慘

TAG:意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