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借用倪瓚構圖、黃公望設色之法,清初王原祁繪《仿倪黃山水》

借用倪瓚構圖、黃公望設色之法,清初王原祁繪《仿倪黃山水》

張培敦是清代中期畫家,主要生活在乾隆至道光年間,他是蘇州人。在明清兩代蘇州形成了多個豪門世家,延續到清代中期以顧、陸、張三家最為著名,張培敦屬於張氏家族。出生在這樣的世家,張培敦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擅長書畫。在張培敦青少年時代正好趕上了吳門學派與吳中詩派的崛起,吳門學派追求漢儒傳統,吳中詩派追求在創作中融入經史子集,這兩個文化上的流派都強調在傳統經典中尋找力量。張培敦受此影響也十分重視學習古人的傳統技法,明代沈周對他影響最大。這幅《松林仙館》秀潤的筆法,誇張圓潤的怪石,滿紙文人情懷就可以看出來明代吳門畫風對他的滋養。

吳門畫風經過明末清初的衰微,在清代中期又遇到了知音。由於這一時期江南經歷了百餘年的休養生息文脈復興,一批有文化的、有見識的文人士子投入到學術研究與藝術創作中,吳門畫派追求天然自由的創作思想受到世人的重視。張培敦在此基礎之上,以一己之力向吳門名家致敬。《松林仙館》描繪的是世俗山水,冠以一個「仙」字主要想表達超凡脫俗的美景讓人陶醉。張培敦在創作中由近到遠依次描繪了訪友、遠眺、垂釣三個場景,既是文人日常生活的縮影,也是張培敦喜歡的生活狀態。通過典型化的文人日常活動,增加了作品的文人氣息。

這幅《松林仙館》構圖繁密,即便是水波也用細筆勾描一絲不苟。用筆如此細密為了作品的整體效果就必須在用色上精益求精,力求畫出層次展示出空間的變化。山水畫在創作中空間感尤為重要,傳統國畫家沒有焦點透視的概念,他們在創作中只會通過畫面層次來交代空間的變化。張培敦透過墨色濃淡變化,達到類似於光影變化的效果,再輔以淺絳顏色局部點染增強畫面的光感。張培敦很重視山石的皴與染,畫中的幾組山石與密林遠看已經到了融為一體的地步。張培敦運用乾濕對比的方法,以水墨渲染畫出石塊上密布青苔產生濕潤的感覺。近看才發現,實則大有乾坤。

張培敦的這幅《松林仙館》有很強的寫生痕迹,只不過他在寫生向創作轉化的時候沒有注意到細節的增刪。雖然他通過強大的筆墨功夫舒緩了畫面的拘緊,但還是沒有達到自然天成的佳境。

拓展閱讀·古代繪畫作品欣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培喇說畫 的精彩文章:

他是蘇州人和明四家生活在同一時期,用實力開創出自己的藝術風格
詩書畫相結合的藝術品,清代揚州八怪之首金農繪《蕉林清暑圖》

TAG:薩培喇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