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珍藏記憶足跡 裝幀歷史深情

珍藏記憶足跡 裝幀歷史深情

當你翻開塵封的相冊,看到一張張舊照片,已經被遺忘的某個瞬間,讓你感到陌生又熟悉的笑臉、身影、動作,以穿越時空的方式定格在你的面前,你沉浸其中,驚異於當時的自己、曾經的年代、歲月的變遷。《我的中國夢:1983年中國紀行》(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就是一串彙集著舊照片的記憶,是書寫往事的心意,是記錄夢想的旅程。在書中,作者伯頓·沃森不經意間接觸到的中國人,如學習英語的屠先生、會講日語的服務員、寒山道上的農民……他們無意間流露出的開放、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成為記錄那個時代的最好見證。

伯頓·沃森是致力於翻譯中國歷史、哲學、宗教和詩歌典籍的美國漢學家和翻譯家。正如書中所說:「在向英語世界譯介中國歷史和古典文學這一點上,伯頓·沃森的貢獻可能比任何人都大。國外研修關於亞洲或中國課程的人可能都讀過他的譯作。」對於中國之行的期待,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催促著作者的這次旅行。在這片對作者來說完全陌生的土地上,他尋找著與那些爛熟於心的典故、令人激動的地名和已儼然如故友的歷史名人的對接。作者從日本啟程,到北京,途鄭州,游洛陽,感受西安,悟天台山……作為一名熟諳中國歷史的人,他深知這片土地的厚重;在想像的期待與現實的展現之間,他也深知歷史的滄桑。只是作為一名行程緊張的遊客,他甚至來不及問一聲:你好,就匆匆地結束了旅程。

伯頓·沃森用不同的眼光,為我們記錄了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他並沒有特意向讀者表達那個時代,而只是恰巧在那個時間,來到中國,看到了當時的中國。這對於一個研究中國文化40多年的外國人來說,無疑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這對於記錄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足跡來說,無疑是一種別緻的角度;這對於想要了解中國20世紀80年代社會狀況的人來說,更無疑是一扇明亮的窗戶。

「我認為中國人給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他們很快樂,且常常是至少在外人看來沒啥可樂的時候。」伯頓·沃森肯定了這種樂觀和忍耐帶給中國的巨大進步。「不管怎樣,這種平靜的快樂,這種處變不驚的能力是我最羨慕的中國特色……」

讀完《我的中國夢:1983年中國紀行》,舊照片上俊朗的作者如今已近百歲高齡,舊時的風景也一定換了模樣。感謝作者帶我們走進1983年的中國,讓我們重溫了那個時代的美好和缺憾。一張張陳列的照片、一站站推進的行程,在精美的裝幀里,用文字敘說著歲月和時光的飛逝,讓我們在閱讀的同時,觀照今天的故事。中國社會的變遷和進步,延續在歷史的腳步里,或大步向前,或疑惑踟躕、掂量思忖,每一段都值得回味、珍藏。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陽讀書 的精彩文章:

總序 長安學人叢書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