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發現明朝石碑,刻有3種文字,學者:鄭和下西洋真偉大
明朝自朱元璋開創以來,驅逐元虜,漸漸恢復生機,朱元璋死後,其四子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歷經四年,成功打敗建文帝,登上皇位,改元永樂。永樂時期,朱棣遷都北京,恢復民生、促進民族融合、編著《永樂大典》,穩定邊疆,是明朝較為繁盛的時期,史稱「永樂盛世」。另外,朱棣還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派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創造了歷史。
需要說明一下,鄭和的一生,雖然七次下西洋,實際上在朱棣時期只進行了6次,還有一次是在明宣宗時期。鄭和下西洋是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輝煌的壯舉,不僅將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了頂峰,還讓華人對外面的世界有了較為深度的了解,並且讓大量的華人在東南亞開枝散葉。
鄭和下西洋固然偉大,但有一點讓人們非常困惑,眾所周知,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飽受倭寇和海盜襲擾,於是下令施行禁海政策。朱元璋所謂的禁海,是專門針對商船的。但是,到了朱棣時期,朱棣突然在南京建立造船廠,宣布讓鄭和率領船隊出海貿易,這並不符合「禁海政策」,所以,很多人猜測,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另有目的,而最大的可能,就是尋找已經失蹤的建文帝。但在印度洋發現了一塊石碑,刻有3種文字,揭露了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目的。
鄭和先後7次遠航,除了第一次外,其他六次都要經過一個特殊的國家,那就是錫蘭。「錫蘭」這兩個字在當地是「高山」的意思,而現在,這個國家名叫斯里蘭卡,和中國也是長期睦鄰友好的關係。錫蘭是一個悠久的國家,全國篤信佛教,早在東晉時期,錫蘭就派使者來到健康(南京),並獻上玉佛。
鄭和雖然是穆斯林出身,但他也信佛,所以在錫蘭,留下了許多鄭和當年的印記。據《明史·鄭和傳》記載:
六年九月,再往錫蘭山。國王亞烈苦柰兒誘和至國中,索金幣,發兵劫和舟。和率所統二千餘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之。九年六月獻俘於朝,帝赦不誅,釋歸國。
也就是說,鄭和第二次下西洋時,來到錫蘭,錫蘭國王被這浩浩蕩蕩的巨艦所震撼,心生不軌,想要掠奪鄭和的船隊和財寶。鄭和為了自保,帶人直接殺進皇宮,擒住了國王,並且將國王送回大明朝。朱棣並未殺掉國王,而是友好的放他回去,至此,錫蘭成為明朝最忠實的夥伴。
以後每次鄭和出海,都必到錫蘭,錫蘭會把當地最珍貴的寶石等物獻給鄭和,而鄭和也會將陶瓷、絲綢之物贈給錫蘭國王。至今在斯里蘭卡的科倫坡國家博物館還陳列這大量中國古代的青花瓷。另外,這個博物館裡,還陳列這一個中國的古老石碑,這個石碑的來歷,非常特殊。
公元1911年(清朝末年),當時斯里蘭卡已經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海軍在海岸線附近打撈了這塊石碑,但並未重視,只是覺得上面刻有五爪雙龍戲珠比較精緻,所以就鋪在了碼頭上,當做鋪路石。後來,才發現這塊石碑的價值,但已經被磨損。這塊石碑上刻有中文、泰米爾文、波斯文三種陰刻文字,目前只有中文部分還能清晰解讀,其他兩種文字已經被無法辨識。
2014年6月,在中國和斯里蘭卡人民的共同見證下,這塊石碑被移至斯里蘭卡科倫坡國家博物館,並且用玻璃罩密封,象徵著兩國的友誼。
這塊碑被叫做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碑文從右向左一共11行,共計275個漢字,詳細記錄了鄭和的船隊來到錫蘭是,對錫蘭的佛寺進行布施、供奉佛像、立碑的情景。開頭的文字是:
大明皇帝遣太監鄭和、王貴通等昭告於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圓明廣大……謹以金銀、絲織、香爐、花瓶、燈燭等物,布施佛寺……
語氣非常誠懇,絲毫沒有半點傲慢和凌弱的意思。對此,有學者稱:鄭和當時率領著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船隊進入南海、印度洋,航程十萬餘里。對南洋諸國擁有壓到性的優勢,但鄭和並不是去侵略和殖民的,他是帶著貿易和和平的心態去結交諸國。如此一來,不僅打通了朝廷和諸國貿易的海上通道,更彰顯了大明朝的國威,令萬國對明朝肅然起敬,這就是鄭和下西洋的偉大之處。如果說鄭和下西洋是單純地尋找建文帝,鄭和大可不必帶著陶瓷、茶葉、絲綢前去出海。從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就可以看出,朱棣(鄭和)出海的本質目的,還是為了和平和經貿。
歷史泱泱,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對明朝和沿途諸國影響長達百年之久,對中華民族乃至世界的影響,現在還在繼續。21世紀,「一帶一路」正在沿著中國古人的和平友好精神,繼續造福全人類,並且得到了全球人們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