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端午節歷史終於解密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也稱重午節、龍舟節、浴蘭節、龍日和地臘節。端午節有吃粽子、掛鐘馗像、賽龍舟和掛艾草或菖蒲等習俗。對於端午節的起源,眾說紛紜,似乎沒有人能說清楚,或說為了紀念吳國的大臣伍子胥,或說為了紀念楚國愛國人士屈原,或說為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那麼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呢?我們要先從習俗上來分析。
一、賽龍舟
端午節有一個重要的習俗就是賽龍舟,那麼賽龍舟起源於何時呢?
《淮南子?本經訓》:「龍舟鷁首,浮吹以娛」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公元前179-前122年)及其門客所作,曹娥(130-143)生於東漢,可見在曹娥出生前就有賽龍舟了,自然不可能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曹娥了。
《荊楚歲時記》端午條載:「是日競渡。」其下注謂:「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舟舸取其輕利,謂之『飛鳧』,一自以為『水車』,一自以為『水馬』。」
《荊楚歲時記》是記錄中國古代楚地(以江漢為中心的地區)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筆記體文集,由南北朝梁宗懍(約501~565)撰。從這裡可見,楚國有賽龍舟的習俗,以此紀念屈原,但並不能說明在屈原以前就沒有五月初五賽龍舟的習俗,只是將賽龍舟額外添加了紀念屈原的含義。
屈原的詩詞裡面也有龍舟。
《九歌·湘君》
君不行兮夷猶,
蹇誰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
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無波,
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來,
吹參差兮誰思?
駕飛龍兮北征,
邅吾道兮洞庭。
……
捐余玦兮江中,
遺余佩兮醴浦。
詩中的湘君就是舜帝的夫人風神娥皇和水神女英,裡面的飛龍就是桂舟,合起來就是龍舟。可見在屈原生前就已經有龍舟了,但是在那時是否在五月初五賽龍舟?從這裡無法判斷。
傳說公元前484年五月五日,伍子胥被吳國國王夫差殺後拋屍於錢塘江,後化為潮神,百姓為其立祠於江上,於每年忌日即五月初五設祭。現在在蘇州還有這個端午節祭祀伍子胥的傳統。
南北朝《荊楚歲時記》載,「邯鄲淳《曹娥碑》云: 『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
據《後漢書》曹娥本傳記載,曹娥(130-143),東漢會稽郡上虞縣皂湖曹家堡人,其父曹盱,以「巫祝」為業,能「婆娑樂神」。東漢順帝漢安二年(143年)五月初五,按鄉里習俗,與人溯江迎濤而上祭奠海神,以保一方之平安。江上浪大水急,曹盱不慎落水淹死。由於未見屍體,年僅14歲的曹娥沿江尋找父屍,甚至幻想父親還活著。她「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東晉陞平二年(公元358年),王羲之(303—361)到廟書曹娥碑,文字由新安吳茂先鐫刻。
《曹娥碑》:「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與周同祖,末胄荒流,爰來適居。盱能撫節安歌,婆娑樂神。以漢安二年五月,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不得其屍。」
從這個碑文完全可以判斷,在東晉時代的吳越之地,五月初五不是祭祀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也不是曹娥,而是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
《記纂淵海》引《歲時記》云:「越地傳雲競渡起于越王勾踐。」西漢《越絕書》說得更具體,認為越王勾踐為國雪恥而忍辱負重,於五月五日操練水軍,最終復國,越人便以五月五日作為紀念他的節日。
伍子胥死於公元前484年,而越王勾踐於公元前482年開始攻打吳國。勾踐於公元前491年從吳國回到越國,然後開始練兵。勾踐秘密練習水軍時伍子胥應該還沒有死,即使已經死了,勾踐也不可能在五月五日這天去紀念敵國的大臣。勾踐之所以在五月初五練習水軍,應該這天本來就是民間賽龍舟的節日,所以勾踐才敢在這裡以賽龍舟的名義練兵。可見,賽龍舟的原始本意也非祭祀伍子胥。
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端午節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龍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在至今已有7000年的河姆渡遺址中,考古學權威專家們就發現了用以競渡用的獨木舟和木槳。而那時候的龍舟做法簡單,只是在獨木舟上刻上龍形花紋。
綜合以上,楚國、吳國蘇州、越國都過端午節,都賽龍舟,雖然他們的緣由不同,但是都在五月初五這一日,可見,五月初五日是中國戰國時期及以前的全國性節日,賽龍舟也是全國性節日活動,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不同地區根據自己不同的人文歷史又添加了不同的含義,經過數百年以至於數千餘年的傳頌,人們後來都不知道賽龍舟和端午節的本意了。
據《漢書》記載:「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又《淮南子》載:「越人以箴刺皮為龍文,所以為尊榮也。」
端午節龍舟競渡其實是古人祭祀龍祖的一種宗教活動形式,往往在船的首尾畫上龍圖形作為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仲夏端午,蒼龍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懸正南中天,龍氣(陽氣)旺盛,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此時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龍德顯揚,所以這天是龍飛升的日子。
屈原之所以選擇這天投湖南汨羅江就是想在這天乘飛龍升天,以實現與東華帝君舜帝同游的目的。在《九歌·湘君》中:「駕飛龍兮北征」體現他的想乘龍飛升的願望,而「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就是把自己的魂魄之心投入江中,以實現隨水中龍祖飛升之目的。玦佩即有缺口的玉佩,即有缺口的心,即非永生之心。
道家《鄧帥寶誥》:「大悲大願,大聖大慈。雷主中天,歘火律令,炎帝真君,太乙雷霆普化天尊。」
據《道法會元》記載,鄧元帥曾從黃帝戰蚩尤而封河南將軍。大神見黃帝登天,遂棄位入武當山,修行百載,能隨炁升降。忽一日,變鳳貲銀牙,朱發藍身,左手持雷鑽,右手持雷錘,身長百丈,兩腋生翅,展開則數百里皆暗,兩目放火光二道,照耀百里,手足皆龍爪。飛游太虛,吞啖精怪。斬伐妖龍,蒙上帝封為律令大神。隸屬神雷。其雷於五月五日午時升入南宮火鈴之宅。
其雷就是金龍,鄧元帥即神農炎帝,即雷祖玉清真王,即南極長生大帝,炎帝於五月初五飛升至南宮(離宮),所以道家將五月初五定為鄧公元帥的誕辰日。玉清真王又稱為九龍扶桑日官大帝,所以神農炎帝就是騎九龍(金龍)飛升的。日光大帝就是太陽神,就是靈寶天尊,就是龍丹,就是攝持了三昧真火的心,而金龍就是昊天上帝的獨子道德天尊,就是龍祖伏羲,也是大禹。可見賽龍舟是為了祭祀龍祖伏羲,沒有龍祖作舟就不可能飛升九天(西方極樂世界)。在《山海經》中的太陽神就是舜帝,舜帝就是炎帝再來,舜帝的誕辰日就是五月初五。雷祖下凡時也是要乘龍下人間的,舜帝和炎帝的靈都是龍祖伏羲。因為五月初五龍得南宮之火,故可以飛升,故在這天祭祀龍祖,人們也寄希望於這一天與龍祖一起飛升,所以用賽龍舟來表達人們想儘快飛升九天的願望。
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人物御龍帛畫》就是戰國中晚期佚名創作的絹本水墨淡設色畫作,這是戰國時期楚國墓葬中用於引魂升天的銘旌。畫面正中描繪一有鬍鬚的男子,側身直立,腰佩長劍,手執韁繩,駕馭著一條巨龍。龍頭高昂,龍尾翹起,身平伏,略呈舟形。在龍尾上部站著一隻鷺,圓目長喙,頂有翰毛,仰首向天,神態十分瀟洒。畫的上方為輿蓋,三條飄帶隨風拂動;左下角為一鯉魚。畫幅中輿蓋飄帶、人物衣著和龍頸所系的韁繩。
這一幅畫告訴我們,人的魂魄是由龍運載的。龍主運動,如果沒有龍的運載,任何人也上不了天,沒有龍,人就不能動,心臟也會停止跳動。
龍祖伏羲,就是紫薇大帝,也是東嶽大帝,即是一切神之祖宗,萬神之首領,也是主管地獄的閻王爺,也稱閻魔王,就是魔王。在福州有端午節祭祀閻王爺的習俗。
第二、吃粽子
晉人周處在《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在 《齊民要術》中有《風土記》這一段文字的註:「於五月五日,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曰『角黍』,蓋取陰陽善相裹,未分散之象。」
《說文》:「黍,禾屬而黏者也。」
粽子也稱角黍,一般用糯米為主,以角形為多,但在江蘇蘇州和湖南永州有枕粽,形狀如同枕頭一樣,還有放在竹筒里的筒粽,在越南有方粽。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投江的屈原,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在春秋及以前角黍原本是為了祭祀祖宗和神靈的祭品。
東晉范注《祠制》說:「仲夏薦角黍。」 仲夏為午月,薦祭祀也。
越南人有用粽子祭祀祖宗的習俗,每年的雄王祭祀大典,越南人都用粽子、糍粑和多色糯米飯來祭祀自己的祖宗。越南人的人文始祖為神農炎帝的兒子涇陽王與洞庭君神龍之女所生的貉龍君。貉龍君建立越南第一個國家文郎,越南人稱自己的民族為「仙龍子孫」,他們的王就是雄王,雄王共傳十八代(見《嶺南摭怪》)。據傳,雄王六世有22個兒子,互相爭奪王位,雄王決定組織一場比較,讓王子們去尋找或製作一種最好吃的食品,用作祭品祭祀祖先,誰的最好誰就繼承王位。後來一個女神託夢給王子阿僚,教他做方形粽子祭祀祖宗,以此獲得王位。越南人的祖宗自然就是神農炎帝。可見,粽子是用來祭祀神農炎帝或貉龍君的。 如果《嶺南摭怪》屬實,那麼粽子的歷史就有四千多年了,即使不屬實,那麼也說明粽子不是為了祭祀屈原而產生的。
為什麼要用粽子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呢?
《禮記·月令》:「仲夏之月,日在東井,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其蟲羽。 其音徵,律中蕤賓。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
端午節之仲夏是歸神農炎帝主宰,炎帝就是以夏至為誕辰日的靈寶天尊,炎帝即火神祝融,即太陽神,即灶神。灶神化為眾生之魂,魂藏於肺,肺為金,魂也為金,金即心,心能釋放出火。可見,在仲夏要祭祀炎帝(漢代祀灶日在夏初)。丙為陽火,丁為陰火,午為陽火,炎帝將丁火放在她的妻子那裡,故祭祀炎帝在午月午日,即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也稱重午節。
宋《爾雅翼》:「黍之秀特舒散,故說者以其象火為南方之谷。」
西漢《禮記·月令》:「是月,農登黍,天子乃以雛嘗黍。」註:「黍火谷。」
可見,黍或糯米為火谷,炎帝為火神,也是穀神,火谷即是炎帝,故以糯米祭祀炎帝。「農登黍」即神農炎帝進入黍中之意,也就是說神農炎帝藏在黍或糯米裡面。民間傳說如果有鬼壓床或見到鬼,就可以用糯米穀打之,使之退卻,因為炎帝就是鬼王,就是鍾馗,就是酆都北陰大帝,即是地藏菩薩,即是金剛密跡菩薩,所以吃粽子也有驅鬼辟邪的作用。炎帝也是大魔王,是一切魔之師。炎帝所乘之龍即道德天尊,即普賢菩薩,即閻王,即魔王,十方普賢化為十大閻王。
《周禮·春官·大司樂》:「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若樂六變,天神皆降。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地祗皆出。」
地祗就是地府里的神仙魔鬼,他們都在五月出來了,所以五月被稱為惡月,五日為惡日,人們在端午節這天掛艾草或菖蒲以及掛鐘馗或天師像以驅鬼辟邪。
在金庸的小說《俠客行》中石破天(凡心)被稱為大粽子,石破天就是孫悟空,孫悟空就是神農炎帝,他的雙胞胎弟弟石中玉(真心)就是藏在石頭裡的孫悟空即須菩提祖師。在電視連續劇《俠客行》中石破天與石中玉在端午節那天元神合一後在海邊發出三昧神火把假武林盟主貝如海消滅。心即是玉,攝持了火的玉即是粽子,所以屈原要拋玦佩於江中。粽從米從宗,就是米的祖宗,即穀神炎帝。
第三、浴蘭節
《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是日,競渡,競采雜葯。」
《夏小正》:「此日蓄葯,以除毒氣」。又說:「五月五日雞未鳴時采艾」。
可見端午節也稱浴蘭節。
《周禮·春官·女巫》:「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 鄭玄 註:「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
屈原《九歌》,其雲:「浴蘭湯兮沐芳。」
可見,在屈原之前就有浴蘭節,在周朝就有用香草木浴的習慣。在湖南有些地方還有在端午節用草藥湯水沐浴以紀念炎帝的習俗。
《神農本草經》謂之蘭草,列為上品,雲其「味辛,平,無毒。主利水道,殺蠱毒,辟不祥,除胸中痰癖。久服,益氣輕身,不老,通神明。」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蘭入葯,四五月采,辟不祥,故齊(齋)以事大神也。」
當年神農炎帝就已經把蘭草的功能秘密告訴我們了,有辟邪和事大神的功能,因為蘭草象徵風神素女,素女為陰木,是百花仙子和香神。風神能治療一切病邪,風神素女也稱蓮花仙子,蓮花台上坐著的就是如來佛或者稱昊天上帝或者稱盤古神,所以用蘭草沐浴能殺毒辟不祥,利於祭祀時及與神佛相通。
第四、地臘節
端午節在道教被稱為地臘節,源於道教中的祭「地臘」風俗。臘,古稱「蠟」,為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產物,即傳統的祭祀神農和祖先的重大典禮。
漢應劭《風俗通義》講:「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改為臘。
《雲笈七籤》卷三七:「《雲笈七籤》卷三七:「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十月一日名民歲臘,十二月八日名侯王臘。此五臘日並宜修齋並祭祀先祖。」
《雲笈七箋》:五月五日,名地臘,此日五方大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校定生人官爵。
《道書》中,地蠟成為祭祀祖先和請求贖罪解厄的重要日子:「五月五日為地臘,此日可謝罪解厄,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掌管鬼魂的酆都北陰天帝,在五月五日考校鬼魂,以該鬼魂現在人間的親戚所做的善惡,作為確定鬼魂罪福的依據。
可見,端午節是祭祀祖先、審判人和鬼魂及請求赦罪的重要日子,審判者就是北陰天帝,北陰天帝是誰呢?在道教有兩種說法, 一說是金龍紫薇大帝降於地獄(閻王),一說是玉清真王神農炎帝(鬼王,地藏菩薩)。其實玉清真王和紫薇大帝是一體的,因為紫薇大帝就是玉清真王所騎的金龍,某種程度而言炎帝是紫薇大帝之師,因為炎帝代表智慧和光明。閻王主要管審判和關押,而炎帝主要管赦罪和徹底殺滅靈魂。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一個的善惡不僅僅影響他自己,還要影響他的祖宗,所謂一人出家,七祖升天,一人作惡,累及祖宗,不可不畏也。
「五方大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就是金龍道南方與心火之炎帝合一,炁丹就是能發出火光的炎帝,金龍就是五方大帝中的東嶽大帝。
《真誥》卷十三也說:「鬼官之太帝者,北帝君也,治第一天宮中,總主諸六天宮。是總生殺大權的鬼官。
陶弘景《真靈位業圖》:「第七酆都北陰大帝——炎帝大庭氏,諱慶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羅酆山,三千年而一替。」
梁·陶弘景《真誥》卷一五:炎慶甲者,古之炎帝也,今為北太帝君,天下鬼神之主也。
《史記·補三皇本紀》所云:「神農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嘗百草,始有醫藥。」
從這裡看,北陰大帝就是神農炎帝,蜡祭的制度和方法是由神農炎帝傳給人間的,可見在神農炎帝時期就有端午節。神農伊耆氏創立蜡祭,以燔燒穀物香草等物的煙火香氣來祀神,賦予了香氣以精神的含義,所以炎帝又被尊為香祖。炎帝也是猶太人的摩西,猶太人的燔祭也是上帝通過摩西傳給猶太人的律法。
香祖香頌:
燎煙既燔,彝尊郁鬯。
黍稷非馨,至誠以享。
於樂鼓鍾,神其允臧。
靈之歸矣,明星煌煌
炎帝就是釋迦牟尼悟道時所睹的明星,就是啟明星,也稱太白金星,就是文殊菩薩,釋迦牟尼與文殊菩薩合一獲得文殊菩薩的所有智慧才能成佛,所以在佛教文殊菩薩是一切佛之師,當然也是一切眾生之師。
《啟示錄》 22:16 我耶穌(昊天上帝)差遣我的使者為眾教會將這些事向你們證明。我是大衛的根,又是他的後裔。我是明亮的晨星。」
炎帝再來就是舜帝,舜帝南巡到湖南藍山縣後,從所城鎮上九嶷山升天,並有分身駐守九嶷山。
李白《嵩山采菖蒲者》
神仙多古貌,雙耳下垂肩。
嵩岳逢漢武,疑是九疑仙。
我來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終忽不見,滅影入雲煙。
喻帝竟莫悟,終歸茂陵田。
這裡的九嶷仙就是神農炎帝,即是九嶷山舜帝。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TAG:中華文化大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