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歷時三年,秦趙的國力足夠支撐這幾十萬人的長期戰爭嗎?

長平之戰歷時三年,秦趙的國力足夠支撐這幾十萬人的長期戰爭嗎?

對於長平之戰,有很多人從後勤的角度質疑此戰規模,認為以古代農業國的運輸能力不可能做到讓幾十萬大軍聚集在前線。這個說法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我們還是應該結合歷史背景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大多數人都認為秦國是勞師遠襲,而趙國從滏口陘運糧到遷徙也很費力。他們對後勤的認識,恐怕僅限於把糧草武器從咸陽和邯鄲直接運到長平,並且以為這種狀態持續了三年。這與秦趙兩國組織戰爭的實際情況是不符的。

眾所周知,戰國七雄的郡縣制是數百年諸侯混戰的產物。早期諸侯只在首都圈(「國」)設常備軍,這些兵馬被稱為「×師」。而國都以外的四野沒有常備軍,戰時徵發「野人」(非首都農民)部隊被記作「×人」。他們和「×師」里做後勤雜役的廝徒負養之人都不算「人」,所以不被計入總兵力。由於戰爭擴大,春秋諸侯紛紛在新地盤置縣設郡。

後來戰國諸侯不再分國野,京師人和邊疆人一樣是國家編戶民,法律上一視同仁。昔日的野人部隊也轉化為郡縣常備軍。秦趙魏等國紛紛把京師的軍事組織複製到各個邊郡。此時的郡已經發展為類似波斯、馬其頓、羅馬行省的有獨立對外作戰能力的軍區。

在這個背景下,七雄混戰時並不每次都是從首都發兵。規模較小的戰爭通常由一郡完成,較大的戰爭有時候主要由相鄰的幾個郡聯手出擊。比如,戰國前期的魏國憑藉西河郡壓制了秦國,戰國晚期的趙國以雁門郡和代郡的軍力大破殺匈奴。《史記·六國年表》:「秦王政十二年,發四郡兵助魏擊楚。」京師銳卒只是征伐軍的一部分,且只有在戰爭規模特別大的時候才大量投入。比如趙武靈王滅中山時動用了京師的中軍、右軍、左軍和北方邊郡的胡代之兵。

秦趙兩國在長平投入的大軍,也是京師軍和多個邊郡軍結合而成的。兩軍的糧草兵器有三個來源:戰場附近各郡縣多年積蓄的庫存、兩年多的新生產成果、後方轉輸的物資。只考慮最後一項是脫離實際的。

先來看看長平戰場的周邊環境。現代發掘的長平古戰場遺址覆蓋了方圓40多公里的範圍。據清乾隆《高平縣誌》載:「城之左右沿山,南北五十里,東西二十餘里,悉秦,趙故壘。」由此可見此戰規模之大。而這場大戰發生在今山西晉城市下屬的縣級市高平市,在古代屬於上黨郡。上黨郡的東面是趙國邯鄲首都圈、北面是趙太原郡、南面是被秦佔去一半的河內郡、西面是秦河東郡。這四個地理單元是爭奪上黨的關鍵,在三家分晉前連同上黨之地都屬於春秋時晉國的主體部分。

對照今天的行政區劃,秦河內正好是今河南焦作市和濟源市一帶,白起迫降的野王就在焦作市地區;河東郡相當于山西運城市和臨汾市兩個地級市之和。河內擁有軹、溫、野王等都會,目前均為秦土。河東是半個魏國,又是前晉國的首都圈,有安邑、平陽、楊、絳縣等都會。而長平以北是今山西長治市是上黨的腹心地區,其地盤囊括了長子、屯留、銅鞮、涅縣、襄垣、潞縣、余吾、壺關等縣構成的城邑群,相當於半個韓國的資源。

上黨、河東、河內直到漢時仍以農商發達、人口稠密著稱。三者均有支持十萬人以上級別戰爭的能力,對長平前線有著最直接的影響。從晉國時代到戰國前期,韓趙兩國在今山西長治市地區反覆拉鋸,雙方在百餘年戰爭中不斷在前線增設城邑、囤積糧草甲兵,在這片城邑群里積累了大量物資。韓國直到戰國後期才徹底吞併整個上黨,所以上黨民對趙國的親近感很高。廉頗大軍剛進駐長平時,主要是靠長治市城邑群的倉府、田野和兵器作坊來供給軍需。趙軍不斷增兵,從後方輸送更多的輜重補充上黨中轉站。

秦國的備戰更為複雜些。白起等將從秦昭王四十三年至四十五年,奪取了今山西臨汾市與河南焦作市地區,強化了原有河東、河內二郡的力量。這兩地至今是重要的產糧基地,離長平也不遠,對後來保障秦軍戰鬥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後來左庶長王齕發兵攻上黨,上黨吏民都逃到了長平。秦軍趁勢控制了長平到野王之間的重鎮——高都(今山西晉城市)。秦軍至此打通了河東與河內向長平軍提供支援的生命線。後來秦昭王徵發15歲以上男子前往長平,就是從野王出發,走太行陘北上,經過高都休整補充後再進入長平。

前面說河東、河內、上黨的城邑群都能支持十萬人以上級別的戰爭,但長平之戰無論實際兵力多少,都超過了這三地的承受能力。扣除這部分資源後,決定勝負的就是秦趙兩國能把多少軍需投放到長平。跟大家的直覺和印象不同,秦國後方離長平遠,但轉輸效率大大高於趙國。

春秋時秦穆公曾經給晉惠公輸送過救濟糧,運輸船隊在關中西部的雍城和位於山西冀城縣一帶的絳都往返。因為船隊多到首尾相連,史稱泛舟之役。秦國關中向河東郡轉輸主要是走這條水路,比陸路多快好省。而臨汾的運糧船隊同樣直達絳縣。真正需要路上運輸的只是絳縣到長平這一段路。

至於河內的野王,承接的是來自秦國在關外郡縣的轉輸。從河外重鎮宜陽、新城向野王輸送甲兵糧草,船隊可分別從洛河與伊河順流而下,通過著名的孟津渡口上岸,不遠就能抵達野王。更外圍的秦南陽郡、漢中郡、南郡有發達的水網連通。三郡把糧草先以船隊集中到南陽治所宛縣,再改由陸路轉送到宜陽、新城,就打通了這條補給線。野王到長平的陸路距離是最短的,轉輸途中的消耗只有邯鄲到長平的幾分之一。

邯鄲的增援走滏口陘穿越太行山脈,先抵達長治城邑群,再送到長平軍營。太原郡的增援則從今山西太原市、晉中市南下,也是先在長治城邑群入庫。兩個方向的運輸全程只能走陸路(滏口陘有潞河,但第三階梯上第二階梯爬坡太吃力了),而且比秦軍的兩條路上補給線更長。這就加劇了趙糧的消耗速度,降低了囤積效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秦國先花了兩年多時間往絳縣、野王兩個後勤中轉站拚命囤積物資。不排除向倒霉的兩周徵用甲與粟的可能性,因為路過周地的強國都這麼做。在這兩年中,秦趙不光是從後方轉輸,長平周邊的三個城邑群也不可能停止生產糧食和製造甲兵。秦國做好各項準備後,才讓王齕在兩軍相持的第三年對趙軍發起進攻。

很多人關心的勞動力脫產問題,在相持的前兩年其實並不會特別誇張。秦國徵發徭役的時候總是儘可能避開農忙。發動戰爭大多是從秋九月農閑時發兵,在次年正月結束戰鬥。盡量把戰爭控制在五個月以內。二月至八月重農,九月至正月主戰,是秦國組織戰爭的常規節奏。當然戰況進展有時難料,就會出現曠日持久的鏖戰。耽誤生產是必然的,鬧荒了就靠積蓄的糧食挺過去。戰國七雄平時拚命在各個兵家必爭之地囤積「粟支數年」的糧草,就是為了防備這種一兩年無法正常生產的極端情況。例如秦末著名的敖倉,成為決定楚漢勝負的一個關鍵因素。

九月發兵是因為五穀入庫、冬小麥已經種完,賦稅全部收齊,國庫最有錢,而且國人不打仗也會組織大規模軍事演習。正月罷兵的考慮是把戰時徵發的大量預備役散回鄉里,為春二月最緊張的「種時二旬」做準備。秦國另一個農忙的時間點是夏四月第二十日前的「治苗時二旬」。秦司空律規定,這兩個時節都要讓服徭役者回家務農。

王齕擊上黨韓軍的具體時間不詳,按理說應該是在種時二旬後才大興兵的。他在四月發兵擊趙,可能會影響河東、河內甚至關中的治苗時二旬(很多男人在前線)。但由於上黨吏民迅速潰敗,急匆匆逃到廉頗的長平軍營,就讓秦軍奪取了這兩年積攢的部分物資。更重要的是,秦軍在五月能從新佔地盤上拿到成熟的冬小麥來補充自己,稍微緩解一下後勤壓力,給趙國製造更多後勤壓力。

總之,秦趙雙雄都是經過兩年多的儲備才囤積了足夠數十萬眾使用的糧草和兵器。然後才在決戰階段大興兵,展開長達六個月的殊死較量。所謂的戰爭持續三年,實際上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假如只是十萬之師級別的戰爭,根本用不了如此漫長的備戰時間。因為這個級別的戰爭,秦趙已經打了好幾次。白起上次出現在長平附近,就是拔趙光狼城並斬首二萬趙上黨軍,趙軍參戰兵力應當不下十萬。廉頗為什麼要求在長平增加那麼多兵力,也與趙軍昔日的慘痛教訓有關。

事實證明,組織數十萬人在千里之外打仗,對秦趙兩國的負擔都太大了。趙國先被拖垮,最終輸掉了戰爭。秦昭王親自去河內郡各賜民爵一級,徵發15歲以上的河內男子增援長平軍。這個榨乾河內郡戰爭潛力的緊急措施,恰恰是因為關中已經鬧饑荒,勝兵者再多也投送不到前線。只有離前線最近的河內郡可以不計後果地榨一榨(裡面本來也有大量新投降的故韓民)。長平之戰的代價就是人口密集、經濟繁榮的河東、河內、上黨三郡被打窮打爛了,過了很多年才恢復。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始安公士或,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這支以漢人為主的蒙古軍隊,西征時比騎兵更讓歐洲騎士瑟瑟發抖!
軍博能看甲騎具裝了!想知道中國歷代軍事陳列有何亮點和槽點嗎?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