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禍從口出,網路是虛擬的,但因果不虛

禍從口出,網路是虛擬的,但因果不虛

節選自:

希阿榮博堪布∣《前行筆記》「因果不虛」—如是因如是果

惡語,即說難聽的話。比如罵人,利用別人的生理缺陷或缺點來說笑、取外號,說人過失,污言穢語,等等。此外,雖然態度平和、語言平常,但說話是為了讓對方傷心,或者故意激怒、挑釁,這種語言也屬於惡語。還有就是在上師、善知識面前說一些不好聽的話,也有很大的過失。

惡語的感受等流果是經常聽到不悅耳的話,自己說話也容易引發爭吵。的確是這樣,一些人說話,無論他說什麼,怎麼說,總讓人聽著不舒服、生煩惱,總想給他頂回去不可。

華智仁波切說,在所有惡業當中,惡語的罪業是相對而言較重的。為什麼呢?

首先,惡語會引起對方的嗔心,而嗔心的破壞性極大。《入行論》云:一千大劫裡布施、持戒的善根,若沒有三殊勝攝持的話,一念嗔心起即銷毀殆盡。所以,從故意激發對方生起嗔心而使其自毀善根的角度,惡語的確罪過極大。

就算是辯經,若生起嗔恨心,也有很大的過失。

佛陀在世時,曾有一老一少兩位比丘辯經。年輕比丘說了一些不好聽的話,老比丘非常憤怒,回到住處不久就氣死了,並原地轉生為一條毒蛇。佛陀讓阿難尊者去勸那蛇說:「你曾於我教法中出家,本可獲得解脫,因你生起大嗔恨心,如今轉生為毒蛇,你應向嗔恨的對象懺悔。若繼續嗔恨,將墮入地獄之中。」阿難尊者於是同年輕比丘一起,去到有蛇的房子外,一五一十轉告了世尊的話。可那毒蛇吐著毒氣,不肯出來。佛陀又命目犍連尊者去勸,還是不肯出來。最後,佛陀親自去,對嗔心的過患做了許多開示,那條蛇才出來並在佛陀面前失聲痛哭。佛陀說:「你造惡業時理應啼哭(但那時卻未流淚),如今惡果成熟已轉為旁生,哭又有何用?快向這位比丘懺悔!這位比丘,你辯論時激怒對方,無疑也應頂禮懺悔。」於是,年輕比丘和毒蛇互相頂禮懺悔。在場眾人驚嘆不已,更加對佛陀生起信心,對因果生起誠信。

其次,對某些對境(如上師三寶)僅說一句惡語,也將導致多生累世不能從惡趣中解脫的惡果。喬美仁波切在《極樂願文》中說,對一位菩薩進行誹謗,惡語中傷,比殺害三界所有眾生的罪過還重。

▎佛經里有這樣的故事:

婆羅門迦毗羅稱呼迦葉佛的比丘們「馬頭」「牛頭」,並惡言相向,他死後轉生為一條長了十八個頭的鯨魚,一劫中不得解脫,此果報窮盡後,又墮入地獄。還有一位比丘看見別的比丘跳過水溝,隨口便說道:「你好像猴子一樣。」結果,他在五百世中連續轉生為猴子。

當然這不是說你罵一個普通人就沒問題。傷人至深,莫若言語。而且我們不知道一個看上去普通的人,他是不是一位菩薩,一位聖者。

以前,華智仁波切和他的上師如來芽尊者、師兄成利沃日被請到一戶人家為亡者做超度。這家人並不認識幾位尊者,只是因為急著找念超度的人,而又正好路遇他們三位,見他們穿著僧衣,便請去家中。當這家一位年輕姑娘看見在灶前做食子的華智仁波切時,心想:「我們家真是可憐,竟然叫來這些乞丐做超度。」於是狠狠地踢了他一腳,生氣地說:「滾出去。」

《極樂願文》:「誹謗諸菩薩之罪,較殺三界有情重,發露懺悔無義罪。」

多數時候,我們會認錯聖者和凡夫,因為我們沒有能力欣賞真正優秀的品質。

關於這一點,學佛的人尤其要注意。你看現在批評、誹謗出家人乃至三寶的,很多是學佛圈子裡的人。不是說圈外人口業護得好,是他們對佛教圈子裡的事(諸如這位菩薩如何,那位大德如何,這部經怎樣)不如學佛的人感興趣,因此他們倒不大能以三寶為對境造口業。恰是學佛的一些人喜歡評論,說某位上師、出家人不如法,某部經是偽經,諸如此類。

若非針對個別人,而是對全體出家眾進行詆毀,罪過則更大。

往昔,目犍連尊者遊歷地獄時,看到一個身形是人、身高數由旬的眾生,舌長一由旬,上面有許多犁在耕耘。尊者用神通觀察這是什麼業力所致,結果只能看到他許多世中不斷轉生於地獄,卻無法知曉最初是什麼因,於是便去請問世尊。世尊說:「那是由於他對迦葉佛的僧眾說『你們這些破戒者、戒律不清凈者……』誹謗全體僧眾的結果。今後多佛出世,他仍不得解脫。」

由旬:古印度長度單位。五屍為一弓,五百弓為一俱盧舍,八俱盧舍為一由旬,約二十六市裡。

第三,相對於其他惡業,如殺、盜、淫,惡語是最容易的,張張嘴就行了。和你有關係的、沒關係的,只要你想,你就能罵到。尤其現在網路發達,罵人不僅是自己聽,也可以讓許多人都聽到,並和你一起罵或對罵。你不僅是自己造惡業,還拉上眾人一起。網路是虛擬的,但因果不虛。

《大方便佛報恩經》云:「佛告阿難,人生世間,禍從口生,當護於口,甚於猛火,猛火熾然,能燒一世,惡口熾然,燒無數世,猛火熾然,燒世間財,惡口熾然,燒七聖財,是故阿難,一切眾生,禍從口出,口舌者,鑿身之斧,滅身之禍。」

法王如意寶以前在喇榮五明佛學院講授《百業經》時,非常強調大家要善護口業。他說,即使沒有惡意,也不能拿別人的缺陷開玩笑、取外號等,更不用說別的更嚴重的惡語了,對旁生也不能惡言相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善法並非佛法,但佛法包括一切善法
成佛的目標不是踏破鐵鞋,而是回到當下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