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武漢禪修:周二禪修引導文

武漢禪修:周二禪修引導文

周二禪修引導文

——印竹老師

我們開始準備禪坐了。今天是周二,是火星的日子。火代表光明與智慧。嘉華噶瑪巴曾說,水不動時自澄澈,心不動時自清明。

今天我們的禪坐練習引導,就從了解心性開始。禪修其實是練習安住於心當下的自然狀態之中,並單純清楚地感受當下現起的一切念頭、感官、知覺或情緒。許多人抗拒禪修,是因為一想到禪修,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就是要挺直腰桿,盤起雙腿,讓心完全空白的坐在那兒幾個小時。其實這些並不是禪修的重點。

禪修的真正重點是,無論有或沒有生起任何的情緒狀態,都要安住在純然的覺性中。無論心頭升起什麼,只要保持開放與了知,然後放下,倘若沒有任何念頭升起,或者念頭在你察覺之前就消失,那麼就安住在自然的明性中即可。

禪修其實是一種不帶評論的覺知過程。禪修的時候,我們用科學家客觀的角度來觀察自己的主觀經驗。這個過程一開始可能有點難,因為大多數人都被訓練成,只要我們認定它是好的它就是好的,認定它是壞的它就是壞的。但是當我們開始練習單純的看著自己的念頭來來去去,那麼這類頑強僵化的區別,就會開始瓦解。用常識就知道,剎那生起又消失的種種心理狀態,不可能是永恆存在的。

假如我們能夠持續不斷地覺察自心的種種活動,那麼那些曾經被我們認為真實存在的念頭、情緒、感官、知覺,以及所接收的對境等經驗的澄澈本質,就會慢慢地被我們認出來。猶如堆積在鏡子上的層層灰塵、污垢,慢慢被擦乾淨一樣。當我們逐漸習慣觀看自心的清晰面之後,就可以看穿那些我是誰或我是什麼的問題,並認出自心的光明本質。

讓身體姿勢放鬆又警覺的原則,同樣適用在尋找新的平衡點上。當你的心能在放鬆與警覺之間找到自在的平衡點,其本有的特質就會自然顯現出來。就像身體姿勢的道理一樣,「心的體態」的重點也是找到一個平衡點。假如你的心過於緊繃或專註,你就會過度在意自己是否是個好禪修者。但如果你的心過於鬆散,那麼你要不就是分心散亂,要不就是陷入昏沉。

我們得在「求好心切的緊繃」與「哎,糟糕,我又得禪修了」的懊惱之間找出中道。最理想的方式,就是給自己一點空間,記得你的修持無論是好是壞都無關緊要,重點是你有禪修的意願,這就足夠了。

佛陀了解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人是一模一樣的。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特質和性格都不盡相同。佛陀擁有偉大的洞察力與慈悲,於是發展出無數方便法門,讓所有眾生透過這種種方便法門,而有機會直接體悟自身的真實本性,進而完全遠離痛苦。

佛陀大部分的教法都是因當時周圍信眾的需要而隨機教導的。這種能夠當下精確回應眾生需求的能力,其實就是證悟大師的特點之一。佛陀圓寂之後,他的資深弟子為了讓佛陀的教法能繼續利於後人,因此必須想出一套方法,有系統地整理這些隨機教化的教導。幸運的是佛陀的資深弟子們極為擅長分門別類,他們將佛陀教導的各種禪修法門分為兩大類:止的禪修與觀的禪修。

在禪修學習的過程中,通常要從止的禪修法開始。止的禪修,梵文中稱為三摩地。這是一種基本的修持。通過這個修持,我們可以自然的將心安住在放鬆的覺性中,如此心的本性就會自然顯露出來。

在止的禪修法中,又分為無所緣禪修和有所緣禪修。當我們剛開始正式禪修時,無所緣禪修也會比較困難。所以我們會更提倡從有所緣禪修開始。什麼是有所緣禪修呢?就是將我們的心先專註在某個特定的對境中,以此安住此心。因為整個世界都是心的世界,心的傑作,所以感知對境之門是禪修的方便法門。就像科學家一樣,佛家對於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五種感官知覺,也有很深刻的揭示。在佛教名相中,它們被稱為感知對境之門。

今天我們的禪修練習便從有所緣禪修,以色相為助緣的禪修方法開始吧!以視覺為助緣,來安住自心的禪修方式,稱為色相禪修法。但是別讓這個專有名相嚇著你了。色相禪修法其實非常簡單,事實上我們每天都不自覺的在做這個練習。比如說盯著電腦,熒屏或交通號標誌看的時候,如果我們將不自覺的過程提升為主動的覺知,刻意將注意力放在一個特定的對境上,我們的心就會變得非常平和開闊,且放鬆。

我們可以從看一個小的物體開始練習,可以是地板上的一塊顏色,或是一盞燭光,一張照片,甚至是上課時坐在我們前面人的後腦勺。你也可以用具有精神意義的物品,我們通常稱之為「凈相」。如果你是佛教徒,你可以用佛像或法照;如果你是基督徒,就可以專註在十字架或聖者的肖像上;如果你信仰其他宗教,你可以自行選擇對你有特殊意義的物品來做練習。

如果你尚無宗教信仰,你也可以讓自己的視覺專註在一朵花上。當你對這個修持愈加熟練之後,甚至可以專註在心中的色相上,也就是腦海中憶起的對境。無論你選擇何種對境,可能會注意到,這種對境具有兩種特徵:形狀和顏色。在開始練習時,你可以二選一,自己決定要專註在哪一項上?無論是顏色還是形狀,重點是把注意力安住在顏色或形狀上。比如以花為助緣,你可以將意識投注在花的顏色上,也可以投注在它的形狀是杯型、傘型還是蝴蝶形。但只要稍微能辨識出對境的程度就可以了。

就是這麼簡單。你把注意力放在這個對境上時,就開始調動你的覺知力。你並不需要把對境的每個細節都看得一清二楚,那樣做的話只會讓你緊繃起來。在開始時,修持的重點是要你輕鬆地安住,要讓注意力的焦點寬鬆一點,只要足夠維持對瑣事物件的本然覺知即可。切勿試圖製造什麼結果,也不要強迫自己的心放鬆,只要簡單想著:好吧!該發生的就讓他發生。這是禪修,這就是我正在做的事。其他什麼都不要想。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你睜大眼睛看著這個物品,卻完全視而不見,你的心可能完全被遠方的聲音所吸引,或者被某些突然湧出的念頭所帶走。因此,有幾秒鐘甚至幾分鐘時間,你根本就沒有看到這個東西。我實在很討厭自己的心如此飄渺不定。不過,心念飄渺不定的狀態,其實就是我們心的自然。當你察覺到自己的心,已從專註的對境上移開時,只要把注意力再拉回到對境上就可以了。

所以我們現在就開始練習吧。選一個你感覺最舒服的姿勢,讓你的心安住在輕鬆舒坦的狀態下一會兒。然後選擇一盞橙色的燈點燃,將目光安住在這盞燈燃起的火焰上,注意它的形狀或顏色。你不需要目不轉睛地盯著它看,你可以眨眨眼睛,或者乾脆將眼睛閉上休息一會兒,然後再將注意力放回這盞燭光的火焰上。然後再一次放鬆,閉上眼睛,讓覺性休息一會。

每當我運用這樣的禪修助緣時,我就會想起14世紀偉大的佛學家及禪修大師龍欽巴尊者所說的話,他在一部著作中指出,交替練習有所緣禪修和無所緣禪修是極有益處的。他解釋道,當你把心安住在某個對境時,你是將之視為與自己不同或有所區別的東西。

但是當你放下對境,只是安住自心於赤裸的覺性時,這種分別就消融了。現在就讓我們這樣交替練習,專註於對境,以及讓心安住於赤裸的覺性,就這樣進入今天的練習。

今天是周二,是火星日,讓我們藉助火的能量,開啟內心的清明與智慧。

以上禪修引導文多數內容來自對乾美格日上師的口傳心授及希阿榮博上師、明就仁波切、索甲仁波切等上師著作資料的摘錄。

將國學智慧傳遞給您的家人和朋友!

地址: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解放公園內

點一下在看再走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己亥年天心禪茶

TAG:萃辰天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