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哪個衙門油水最多最肥?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清朝之後就再也沒有皇帝這個角色的存在了,其實在當時的清朝,國力非常強大,對外進行外交建邦,對內有著的朝廷上下布設著無數個為朝廷排憂解難的部門和機構,其中有一個堪稱暴利的部門,是哪個呢?
自從皇太極推翻明朝政權,正式改國號為清開始,中國的封建王朝就走上了繼漢唐之後的又一個發展的巔峰時期,從康熙開始,乾隆和雍正三代皇帝將整個大清朝統治的蒸蒸日上,更是被史稱「康乾盛世」,人口增長,賦稅減少,邊境平穩而且百姓的生活十分繁榮,絕對是非常值得稱道的一段歷史。
康熙曾經下聖旨說道:「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而乾隆皇帝也曾經說過:「比年以來西域大奏膚功,國家勢當全盛」,「方今國家全盛,府庫充盈」,後世對於其三位的評價也頗高,通常都用盛世來形容,更是寫出了「覲光揚烈,繼祖宗未經之宏規;轢古凌今,覲史冊罕逢之盛世」這樣的評價。
從上邊的一系列史料可以看出來,在康熙和雍正帝統治的時期,人丁興旺,整個社會的發展在持續進步,而這樣的盛世也讓其有底氣說出永不加賦這樣的話,也正是這樣的政策,才讓百姓對於國家非常有信心,才能製造出更多的利益來充盈國庫,使國家更加強盛,而後世對他們的評價,隱隱有著超越漢唐,獨領風騷的意思。
在雍正帝和康熙帝時期,兩人的政治才能的確是十分優越的,在大的方向上從來沒有出現過錯誤,而到了乾隆帝的時候,就不如他的父親和爺爺勵精圖治了,反而有些「啃老本」的現象出現;其個性自大狂妄,看不起周邊的小國家,而且極度鄙視西方國家,屢次拒絕了西方所謂「蠻夷之地」的經濟合作要求,竟然還開始延續了明朝時期的「閉關鎖國」政策,剛愎自用,只顧著自己發展。
對外採取了不理睬的閉關鎖國政策,雖然少了一條看起來很有力的經濟來源,但是由於雍正帝和康熙帝留下的國庫實在是過於充盈,導致乾隆的發展也非常迅猛;可這時候內患開始泛濫,在乾隆時期,是出了名的自然災害爆發的時候,尤其是各種各樣的山洪、旱災,導致百姓們的日子不太好過。
乾隆皇帝雖然自負,但是對於百姓的災情還是非常關心的,這時候的一個叫做「河道總督衙門」的部門開始了其發展的巔峰;我們都知道,當有地方發生了自然災害的時候,皇帝要做的事情就是,撥款給下設部門,也就是所謂的河道總督衙門,讓他們撥款去賑災,而在這其中,就有著很多的門道。
自從乾隆帝時期開始,自然災害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而河道總督衙門就在這個不斷地撥款賑災的過程中,吃足了油水,根據《清朝全史》記載,當年清政府給賑災部門的撥款,每年已經達到了400餘萬白銀,而賑災根本用不了這麼多錢,其中有一大半以上都進入到了官員們的腰包。
從以上史料我們可以看出來,在一次次的賑災過程中,大半的金銀財寶都被充入了官員們自己的懷中,真正能夠用於百姓的很少,而皇帝還要被官員的花言巧語所矇騙,挪動國庫給他們獎賞。
※武則天晚年被迫退位後,為何沒人敢殺她?
※為什麼有的皇帝稱作「帝」,有的皇帝稱作「宗」?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