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金門戰役中,負責登島作戰的是哪支軍隊?當時的軍長是誰?

金門戰役中,負責登島作戰的是哪支軍隊?當時的軍長是誰?

1949年8月間,隨著第三野戰軍(原華東野戰軍)進入福建作戰,當時呈現出潰逃之勢的敵人陸陸續續撤離大陸,據守與廈門隔海相望的金門島。為了儘快殲滅金門島上的敵人,到了1949年10月間,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研究部署了登島作戰任務,由此金門戰役拉開了大幕。

不過,在金門戰役中,由於我軍渡海作戰經驗不足、渡海船隻數量不足引起後續梯隊兵力無法跟進,先頭登陸的部隊成為了沒有後援的孤軍,最終導致這次渡海登島作戰以失敗而告終。那麼,當時負責渡海登島作戰的是哪支軍隊呢?當時的軍長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第28軍的前身是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其是由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山東渤海軍區部分部隊逐漸發展而形成的。當時,第28軍下轄有第82師、第83師、第84師等三個師,總兵力約在四萬五千人左右。在解放戰爭中,第28軍及其前身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可以說一支王牌主力縱隊,防禦作戰能力極強,先後參加過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沙土集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和福州戰役等諸多重大戰事,立下了赫赫戰功。

特別是在淮海戰役中,第28軍的前身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在徐東地區頑強阻擊敵人邱清泉、李彌兩兵團,為主力部隊在碾庄成功殲滅黃百韜兵團開創了有利條件。這場阻擊戰後來與遼瀋戰役期間的塔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合稱為解放戰爭三大阻擊戰。由於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在阻擊作戰中屢屢有上佳變化,所以逐漸流傳開了「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說法。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改編為第28軍,隸屬於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建制,發起了渡江南下作戰,一路連戰連克,無人能擋其鋒銳。1949年10月,第28軍承擔起了渡海登陸、解放金門的軍事任務。當時,我軍基本上沒有什麼渡海作戰經驗,涉及使用船隻的大型戰事只有此前的渡江戰役,但渡海和渡江並不是一回事。在金門戰役中,第28軍渡海作戰所需要的船隻都是第十兵團幾個軍湊起來的。

鑒於船隻數量的不足,第28軍採取了分批次分梯隊渡海作戰的策略,但終究因為對海迅不熟悉,只有第一梯隊約三個多團將近一萬餘人成功登上了金門島,後續梯隊只能隔海相望、一籌莫展。在這樣的局勢之下,登島作戰的部隊只能孤軍奮戰,在給予敵人重創的同時,基本上也壯烈犧牲。這樣一來,我軍在金門戰役中也算是失利了,這是我軍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的一次重大損失。

當時,擔任第28軍軍長的是朱紹清,他是湖南華容人,經歷過紅軍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之後,朱紹清擔任過福州軍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等職務,在1955年被授予了少將軍銜。總之,在解放戰爭中,金門戰役只是局部戰場上的小規模戰事,雖然我軍在此戰中失利,但並沒有影響全局,而且我軍也逐漸認識到了渡海作戰的難度,後來在海南島戰役中,第四野戰軍吸取經驗、克服困難、提高認識,成功解放了海南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姑娘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抗戰時期,第115師整編為六個教導旅,旅長都是誰?
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第一隻虎是哪個縱隊?司令員是誰?

TAG:丁姑娘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