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類今天還在演化的5大證據

人類今天還在演化的5大證據

投稿:姓顏色的小轉鈴
原文:http://mentalfloss.com/article/30795/5-signs-humans-are-still-evolving


說到人類演化,我們通常聯想到那漫漫數百萬年的自然選擇產生了現代人。近期研究表明, 在工業化遍地開花和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人類還在繼續演化著。芬蘭圖爾庫大學的Virpi Lummaa教授表示,一個常見的誤解就是認為人類進化是遠古的事。很多人認為我們必須追溯到漁獵採集時代才能了解自己的進化史。


我們不僅還在演化,速度甚至比以前更快了。過去的一萬年間,人類產生了更多的基因變異,隨之也帶經歷了更多的自然選擇過程。下面這些證據多少說明了人類目前還在演化。

1. 喝牛奶的能力
過去,人類在嬰兒期斷奶後,控制消化乳糖的基因就不再表達了。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在斷奶後仍能喝牛奶、綿羊奶、山羊奶並消化乳糖的人便有了營養方面的優勢。發生或遺傳了這種基因變異、從而能消化乳糖的人,把自己基因傳播下去的幾率相對更高。


2002年,這個基因第一次被科學家從一群生活在5000到6000年前的北歐人身上識別出來。現今95%以上的北歐人後代攜帶著發生變異的這個基因,也就是說他們可以消化奶中的乳糖。另一個2006年的研究表明,一個生活在3000年前的東非人類群落也獨立演化出了能消化乳糖的特徵。


2. 逐漸消失的智齒
我們祖先的下頜比我們大得多,因為他們不得不咀嚼許多難咬的食物,比如樹根,堅果,樹葉。吃肉的時候,他們用自己的牙齒將大塊的肉撕開,導致牙齒嚴重磨損,需要替換。這或許就是智齒的來歷:這替換用的第三組磨牙便是我們祖先的進食習慣加上自然選擇的結果。


如今,人類有各種餐具、廚具可以切食物,人類飲食中也包含了更多軟爛易嚼的食物。我們的下頜比以前小了很多,智齒往往長不下了,會導致發炎或影響別的牙齒。智齒如今已經成了「痕迹器官」——因人類逐漸不需要而漸漸退化,失去功能,但仍作為演化的證據而殘存著。一項調查表明,大約35%的人從出生就不會長智齒。一些觀點認為,智齒終將完全消失。

3. 對傳染病的抵抗力
2007年,在尋找人類近期進化的證據時,一群學者發現了1800個從四萬年前才開始在人類中廣為分布的基因,其中大部分的功能是幫助人類抵抗傳染病,比如瘧疾。在非洲人種中,超過一打的有助於抵抗瘧疾的基因變異正在飛速傳播。另一個研究發現,自然選擇在某些方面青睞著城市居民:城裡人發展出了一種能幫助免疫如肺結核、麻風病這些傳染病的基因變異。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進化生物學家Ian Barnes博士說:「這一現象簡潔地證明了進化正在發生。這指出了城市化在我們的演化進程中是一股選擇性的力量」


4. 大腦容量變小
雖然我們人類常自豪的認為我們那碩大的大腦使我們站在動物界的智力巔峰,其實過去的三萬年間,我們大腦的尺寸一直在縮小。人類平均的腦容量從1500立方厘米縮小到了現在的1350立方厘米,大概縮小了一個網球的體積。


對於這是怎麼回事,有好幾種不同的解釋。一組學者懷疑,我們大腦縮小說明我們變傻了。歷史上,當一個種群變大、社會關係變複雜的時候,大腦容積就會相應變小。這主要是因為現代社會的保障制度大大削弱了智力和生存的相關性。另一個理論比較鼓舞人心:我們大腦變小並不是因為我們變笨了,而是因為小一點的大腦更有效率。這個理論認為隨著大腦變小,大腦重塑成了處理信息更快、占的空間更小。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腦容量小一點其實是進化優勢,因為腦容量小使生物不那麼激進好鬥,讓我們能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而不是彼此撕起來。


5. 藍眼睛的出現
最早期,人類的眼睛都是棕色的。大約一萬年前,黑海附近的一些居民發生了一種基因變異,眼睛叢棕色變藍色了。藍眼睛變異能夠延續下來的原因眾說紛紜。一個說法是,藍眼睛能起到親子鑒定的作用。2006年的一個關於藍眼睛的研究的第一作者Bruno Laeng在紐約時報報道中表示, 繁殖壓力使男性非常不願意費力撫養別人的孩子,而兩個藍眼睛的人基本不可能生出棕色眼睛的孩子,所以早期的藍眼睛男性便傾向於找藍眼睛的配偶來確保對方的忠誠。這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近期一項研究的結果:藍眼睛的男性認為藍眼睛的女性更有吸引力,而女性和其他眼睛顏色的男性對異性眼睛的顏色沒有特殊偏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全世界每天有200人因毒蛇咬傷而死亡
半夜背後涼颼颼:味道好極了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