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威海這座離島是昔日北洋水師的誕生地,也是今日甲午戰爭的紀念地

威海這座離島是昔日北洋水師的誕生地,也是今日甲午戰爭的紀念地

今天的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幸福美滿,誰還記得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期,因為甲午戰爭的失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華民族四面楚歌,面臨各方列強的瓜分。好在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今日中國躍升為世界大國,在我們享受現代社會的一切美好成果之時,也應該時刻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威海劉公島,作為昔日北洋水師的誕生地、今日甲午戰爭的紀念地,通過大量博物館、雕塑、繪畫、影視等綜合藝術手段,展現了甲午戰爭的悲壯史實。

劉公島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威海灣的灣口,在近代時期有著極其重要的國防地位,直到1985年4月劉公島才對外開放,如今已經成為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5A級旅遊景區。前往遊覽,需要在威海劉公島旅遊碼頭乘坐渡船,大約15分鐘左右即可到達。往返船票加劉公島上主要景點的套票價格為成人票130元每人。

登島之前,遠遠就能看到一尊15米高的北洋海軍將領像屹立在海岸旁,高舉望遠鏡昂首屹立、遙望遠方,那便是甲午戰爭博物館陳列館。雕塑及基座與博物館的主體建築融為一體,構思大膽、造型獨特。陳列館佔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作為一座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戰爭歷史的綜合性展館,成為登上劉公島必去參觀的地點之一。

整座陳列館以「國殤·1894-1895甲午戰爭史實展」為主題,將北洋艦隊從誕生到甲午戰爭中戰敗的歷史,全面、完整地介紹給參觀者。

步入展廳,迎面就是一艘巨大的艦首造型雕塑,是以北洋水師主力戰艦「定遠號」的原型創作而成。定遠號和鎮遠號為大清朝在1881年委託德國造船廠建造的七千噸級的一等鐵甲艦,二艦當時堪稱「亞洲第一巨艦」。也就是說,在甲午戰爭之前,當時的大清曾是海上強國。

既然清朝已經是亞洲海上強國,為什麼會在甲午海戰中輸的那麼慘烈呢?這是因為大清朝在購買戰艦後,便不再給北洋水師增加軍費,停止了海軍的發展,把大量資金用在頤和園的建設中。而日本卻舉全國之力,上至天皇下至平民百姓,紛紛捐款擴充海軍。

日本對侵華戰爭早就做好了處心積慮的準備,並做了精心的策劃,先佔領朝鮮,再把朝鮮作為進攻大清朝的基地和跳板。圖為北洋提督丁汝昌的雕塑,甲午戰爭的威海衛之戰中,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為孤島,眼見回天無力,拒絕勸降,服食鴉片自盡以謝國人。劉公島基地自此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博物館從豐島海戰、黃海海戰到威海衛之戰,通過文物、雕像、歷史照片、多媒體屏幕等,全面詳細地介紹了甲午戰爭中日本侵略者攻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大清失去海洋控制權後,日本進佔金州、並在榮成龍鬚島登陸,清軍遼河東岸全線潰退。如今這座陳列館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一位中國人都應當牢記這段國恥民辱。

甲午戰爭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朝廷議和派主張賠款求和。圖為李鴻章在1895年4月17日,代表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場景。

這份不平等條約,給近代中國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其次,巨額賠款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擴軍備戰,迅速成為世界級的強國,為之後再次侵略中國埋下了伏筆。

1925年,聞一多先生創作了組詩《七子之歌》,陳列館內展示著「七子之歌·威海衛」。透過這些飽含情感的詩句,能夠充分感受到詩人對帝國主義野蠻侵略行徑的憤慨與控訴,以及對收回被占國土、一雪民族恥辱的迫切期盼。

雖然昔日落後的中國飽受屈辱,對比今日中國的富強與繁華,也許那註定是成長中必經的磨難。陳列館內最後的幾個大字:歷史在這裡沉思,彷彿警告著每一個華夏子孫要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銹劍 的精彩文章:

TAG:銹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