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報了個切爾諾貝利旅行團,花了850元」

「我報了個切爾諾貝利旅行團,花了850元」

幾米長的魚

吃人的怪獸

像車一樣大的老鼠——

這是鬼城切爾諾貝利

每年6.3萬遊客

125美元就可以成行的旅行團

網紅打卡聖地——

這是景區切爾諾貝利

這兩個切爾諾貝利

顯然只能有一個是真的

是哪個呢?

也許只有去過的人

才能告訴我們真相

如果你在網上隨便一搜

就會知道

讓人聞風喪膽的

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之一

切爾諾貝利核爆炸

1986年4月26日

凌晨的那兩聲巨響

讓切爾諾貝利成了人們心裡的死亡之地

在那之後的30多年中

傳說和歷史交織在一起

讓這裡成為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

但是如果你去

窮游和馬蜂窩一類的網站

隨便搜一搜

則完全是另一幅景象

在旅遊達人眼中

切爾諾貝利沒有怪物

只有拍照打卡

這個世界上離鬼城最近的地方

是烏克蘭的基輔

在切爾諾貝利事件以前

這裡幾乎無人問津

但是去年

卻有大約20萬人到烏克蘭旅遊

雖然有一半人

只是把基輔當成跳板

他們的目的地

是切爾諾貝利

「鬼城之行」

已經成為烏克蘭旅遊的重點項目

有很多專門經營「核旅遊」的旅行團

比如

Chernobyl Tour

切爾諾貝利旅行網

一切看起來都很流暢和正規

你可以提前在網上預定行程

18歲以上的成年人

都可以報名參加

每一天都有旅行團前往切爾諾貝利

就和「長城一日游」差不多

低至49美元哦親!

圖:六月行程計劃,截圖自「切爾諾貝利旅遊」網站

而切爾諾貝利

又一次以離奇的方式

突破大家的想像

去過切爾諾貝利的人說:

來之前

以為這裡寸草不生

來之後

發現這裡生機盎然

也許我們沒有機會真的走到

切爾諾貝利

(不是不敢去

主要是不敢請假)

那現在

就讓我們跟著照片

來一起走一走這趟旅程

首先,你會來到

烏克蘭首都基輔

這裡距切爾諾貝利核電站130公里

圖:切爾諾貝利旅遊地圖。圖片作者:Desmond

爆炸發生後

切爾諾貝利的很多居民湧入了這裡

受輻射的影響

即便基輔水資源豐富

但還無法直接飲用

當地人需要購買桶裝的純凈水

但是不用太擔心

如今的基輔

已經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走在這裡的街上

你不會發現和別的城市

有什麼不同

年輕的男女們時尚靚麗

第聶伯河從城中穿過

靜靜流淌的河水

清澈見底

你在基輔坐上火車

向北行進1個多小時後

就來到了切爾諾貝利的禁區周圍

從這裡開始

到切爾諾貝利核電站30公里範圍

畫一個圈

科學家說,從1986年算起

800年內

這裡都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到了這裡

旅程才算是真正開始

雖然不適合長期居住

但是對於遊客來說

也不用太緊張

導遊小姐姐會告訴你

在遊覽中

我們不需要進行特殊防護

不過還是建議大家

都穿上長袖長褲

旅行社會給每個人發一個

」蓋革計數器「

這是專門用來檢測核輻射的便攜裝置

你打開這個計數器

可能會像圖上一樣

顯示輻射量為0.13mSV

一般切爾諾貝利的輻射量

在0.5mSV以下

可以參考一下

一次常規數量胸部CT的輻射量

大約是3~5mSV

導遊小姐姐說

在切爾諾貝利遊覽一天的輻射量

並不比坐一次越洋飛機來得多

除了要隨身攜帶蓋革計數器之外

如果你不是特別在意

那些名字被劃掉的路牌和黃色輻射標誌

這裡的景色讓人覺得放鬆

道路平坦

草木繁茂

鳥鳴聲從遠處傳來

蝴蝶飛來飛去

圖:切爾諾貝利實拍。圖片作者:QFSSonline

出乎你的意料

這裡的一切

都是一座人跡罕至的廢棄城市

正在重新回歸自然的模樣

在第二站

你來到了此行的第一個村子

扎利西亞

村子裡沒有房屋

遠遠看去

只有一些超出地面少許的土包

像一個規模龐大的墳場

下面埋著的都是房子

4年前

這裡曾獨居著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

靠著自給自足在這裡生活了很多年

直至去世

離世之前

遊客去拜訪她是旅遊項目之一

只要導遊敲門

老奶奶就會出來

還會拿出自產的蘋果招待遊客

像她這樣在事故後撤離

又返回這裡生活的人

有600人左右

再往前

也許你會碰到有姑娘正在踢皮球

為了躲避家鄉的戰爭

他們移民到這裡

相比那些看得見的戰爭

他們認為

面對輻射這種看不見的危險

安全感倒會更高一些

車子一路往進開

植物掩映之中

會看到一些建築

33年前

人們離開時

被告知3天後就可以回來

他們只帶走了一些必需品

有人在離開時

在門上寫下「親愛的房子,原諒我們」

有人留下紙條

告訴可能潛入房子的人

想用什麼儘管用

不要破壞

「我們還會回來」

然而,他們中的大多數

都沒能再回來

30多年過去了

誰也沒想到

房子沒能迎回自己的主人

現在卻迎來了遊客

如果不趕時間

你可以在這裡拍照留念

但是如果想看更多的切爾諾貝利

那就要抓緊往裡面走了

繼續前進

走到距離切爾諾貝利核電站2公里處

就到達了旅程的第3站

著名的普里皮亞季

這是所有切爾諾貝利遊客

最嚮往的地方

作為離爆炸最近的城市

它就是切爾諾貝利

它就是歷史

茂密的植物幾乎包裹了所有的建築

看著這樣的景象

誰又會將它和

「死亡之城」聯繫在一起呢

普里皮亞季曾是前蘇聯的模範小鎮

始建於1970年

基礎設施齊全

擁有3個文化中心

10個體育館

10個射擊場

3個室內游泳館

眾多的體育場和商鋪

在當時

做核研究的人以住進這裡為榮

有國外友人時

也會被安排到這裡參觀

爆炸發生的那一年

這裡有5萬人口

那天晚上

鎮里大多數人都已入睡

凌晨1點23分

人們被爆炸聲驚醒

緊接著又傳來了另一聲

大家站在自家的陽台上

沒有陽台的人去了鄰居家陽台

他們看到了那束耀眼的深紅色光芒

美極了

「那景象看起來很美

就算在電影里也看不到這樣的畫面」

有人把孩子帶出來

抱在懷裡給孩子說

「看啊,要記住這景象」

更遠處的人開著車

騎著腳踏車前來圍觀

他們站在地上

互相交談

空氣里漂浮的

都是放射性塵埃

那些塵埃落在了他們頭髮上

衣服上

消防員瓦西里

對自己的妻子露德米拉說

「把窗戶關上

回去睡覺

反應爐失火了

我馬上回來」

天亮後

妻子沒有等到瓦西里回來

他們本來約定6點去父母家裡播種馬鈴薯

鎮里的人們

還像往常一樣起床

做飯送孩子上學

30個小時後

他們收到了撤離通知

35個小時後

這裡就變成了一座空城

現在

普里皮亞季是網紅打卡的集中地

人們期待的

標誌性建築

依次出現——

軍事雷達

廢棄的學校

籃球場

卡丁車

圖:切爾諾貝利實拍。圖片作者:QFSSonline

還有那個著名的摩天輪

它從沒能迎來自己的第一位顧客

就被永遠廢棄了

20多年後

一些遊戲玩家在《使命召喚》里來到過這裡

和自己隊友完成任務

來到切爾諾貝利的遊客

也一定會在這裡留下一張照片

種種痕迹

揭示著人類曾在這裡生活過

但是33年過去

在人類離開後

大自然已經接管了這裡

如今這裡的主人

是亭亭玉立的白樺樹

和鬱鬱蔥蔥的松柏

圖:切爾諾貝利實拍。圖片作者:QFSSonline

雖然一般人不會去碰這些建築物

但是導遊卻顯得很淡定

有一些導遊

甚至去摸景區里的桌椅

如果你登上了那座16層樓的頂端

就可以俯瞰整個普里皮亞季

一眼望去

參天的樹木濃密茂盛

時間如果恰好是早上

陽光從清晨的薄霧裡穿過

照進森林

天空純凈透明

白雲朵朵漂浮

就像一個烏托邦

不同的季節前來

又會看到不同的風景

春天萬物盛開

適合拍照

夏天樹葉茂密

普里皮亞季變成被叢林包圍著的城市

秋天

一片蕭瑟,滿地落葉

又會是另外一番滋味

冬天

被遺棄的城市和村鎮一覽無遺

歷史感撲面而來

圖:切爾諾貝利實拍。圖片作者:QFSSonline

旅途繼續前進

你即將到達

此行最驚心動魄的一站

切爾諾貝利事故的核心區

4號反應爐石館

全新的拱形石館下

蓋著200噸核原料

還有當時沒跑出來的資深操作員

瓦列里?格旦霍克

爆炸5分鐘後

瓦西里和27名隊友到達了現場

他們以為只是一場普通火災

沒有穿什麼特殊的防護服

爆炸掀開了反應堆的外殼

掀翻了機房的屋頂

屋頂上的瀝青在燃燒

瓦西里感覺像走在焦油上

他們奮力滅火

有人用腳踢燃燒的石墨

6個小時後

屋頂的火被撲滅

7點

有人告訴還在家裡

等待丈夫回來的露德米拉

她的丈夫被送到了醫院

她趕往醫院

瓦西里已經全身腫脹

只看得到眼睛

隨後

他被送到了莫斯科

露德米拉和父親前往莫斯科

在醫院裡

醫生告訴她

這個人已經不是她的丈夫了

是一個小型反應爐

不能再接近他

露德米拉不聽

偷偷接近丈夫

親吻擁抱

給丈夫做護理

瓦西里的身體開始發生變化

嘴巴、舌頭、臉頰,出現小傷口

越來越大

白色的薄片一層層脫落

手臂和皮膚開始龜裂

全身長瘡

一天伴隨著血液排便20多次

此時的妻子已經有孕在身

他們一起商量

如果孩子出生

取什麼名字

瓦西里說他好想看看他們的孩子

「不知道他還好不好」

夜裡

妻子牽著他的手

他才可以睡去

身體繼續惡化

只要床單稍微打一個結

身上就會出現傷口

露德米拉要把指甲剪短到流血

才能防止劃傷他的身體

最後兩天里

肺和肝的碎片從嘴裡出來

瓦西里被自己的內臟嗆到

在露德米拉去參加

瓦西里隊友葬禮的那天早上

瓦西里也離開了

十四天時間,瓦西里

和那晚其他11名首批到達的消防員

相繼離世

他們被裝進玻璃袋

再放進木館

木館被包裹後

再裝進鋅制棺材裡

之後用混凝土澆蓋

他們大多被安葬在莫斯科公墓

兩個月後

瓦西里和露德米拉的孩子出生

是個女兒

看起來很健康

但肝臟監測到了輻射

4個小時後

女兒也離開了

露德米拉只收到了裝著孩子骨灰的木盒子

她要求把女兒葬在了丈夫腳邊

每次去帶兩支花

那一年

露德米拉23歲

爆炸的第二天早上

飛行員接過了消防員的任務

他們要向四號反應爐投下6000噸的硼

他們駕駛直升機

一次次飛向四號反應爐上方

每去一次

就會吸收5到6倫琴

有的人一天飛行了33次

在清理核廢料的時候

政府先動用了太空機器人

這些可以在其他星球待幾年的機器人

也在強輻射中出現問題了

人開始上了

一名清理工回家後

兒子覺得父親頭頂的帽子很好玩兒

一定要戴

父親犟不過

就給兒子戴在了頭上

兩年後

兒子被查出患了腦瘤

這些參加清理工作的人

28名在那一年去世

如果你通過這些關於切爾諾貝利的故事

再去看4號反應堆

你可能會覺得有點失望

這裡並不驚心動魄

這裡一片安靜

反應爐石館前有切爾諾貝利紀念碑

紀念牆上

刻著那些消防員的名字

在這裡

你可以和紀念碑合影

附近的河裡

鯰魚在游來游去

它們看起來比普通鯰魚大一些

但也只是大一些

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誇張

也不會吃人

但是你可以給他們投食

看著它們爭搶著吃掉

運氣好一些

可以碰到不知誰家養的小狗

或者在遠處的樹林里

看到一些野生動物

人類因為核輻射而放棄了切爾諾貝利

但是大自然卻沒有

這些動物

在切爾諾貝利生活了下來

比正常城市裡的

似乎更自由歡脫一些

如果它們會說話

不知道它們會不會說:

"雖然核輻射很危險

但是人類更危險"

作為旅程的收尾

旅行團還免費贈送了一次

切爾諾貝利餐廳的用餐

雖然看起來很不可思議

但是進入餐廳的所有人和食物

都會進行核輻射檢測

所以大部分遊客

都會同意在這裡進餐

所有這些環節都結束後

也就到了旅程的終點

離開之前

會再次對遊客及其帶入的物品

做全身檢查

如果輻射量超標

需要花錢清洗

整個旅程中

如果不是蓋革計數器

偶爾發出的滴滴聲

一切都顯得普通而平靜

在這個地球上

無論是高寒之地珠穆朗瑪峰

還是冰冷徹骨的南北極

人類的足跡都早已絡繹不絕

而切爾諾貝利

因為核輻射的存在

幾乎不用做任何禁令

就成為了全世界最人跡罕至的地方

而讓人驚訝的是

也許也正是因為這樣

這裡正在變回大自然本來的樣子

比任何的自然保護區

更「自然」

切爾諾貝利

被人類劃為禁區

800年不相往來

但是大自然

卻正用它的方式

重新接納切爾諾貝利

2016年

切爾諾貝利周圍30公里的禁區

真的被劃成了自然保護區

這裡有狼、有鹿、

有熊、有野馬

唯獨沒有怪獸

大自然接納了切爾諾貝利

但是人類沒有

爆炸之後

切爾諾貝利成了

悲劇和事故的代名詞

而核能

也成為了悲劇和事故的代名詞

人類的核科技發展

再也沒能緩過來

很多人認為

切爾諾貝利的事故

加快了蘇聯的解體

關於這一點

歷史學家爭議很大

但是切爾諾貝利的另一個影響

卻真實、深刻而持久——

這次事故

是對人類核電發展的一次沉重打擊

人們一度懷疑

還要不要利用核能

公眾對核電站的抵觸情緒開始增加

成為了核電發展的障礙之一

據國際能源機構統計

1990年至2004年間

全球核電總裝機容量年增長率

由此前的17%降至2%

全球核電發展速度明顯放緩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2011年3月

9.0級的大地震

導致日本福島縣兩座核電站反應堆

發生故障

最終產生了嚴重的核蒸汽泄漏

國際上再次掀起了

關於核電發展的討論

核電發展又一次陷入滯緩中

2012年5月

日本叫停了自己全部的核反應堆

到2014年

核電在日本發電佔比為0

雖然之後經歷了重啟

核能發電依然在日本佔據很小的比例

福島核電站事故爆發後

作為歐洲核電比重最高的國家法國

決定將削減核能在本國能源體系中的比重

德國和瑞士都選擇放棄了核電

在電力緊缺的中國台灣島

人們的反核熱情更加高漲

拉出了「用愛發電」的橫幅

還有蔡康永、林志玲等無數明星站台

但是人類的能源危機

卻步步緊逼

由於電力不足

直到2018年

台灣仍然出現全島一半電力癱瘓的情況

曾經以「用愛發電」為競選標語的蔡英文

不得不重啟核發電項目

一邊是聞核色變的民眾

另一邊是對新興能源的剛需

近幾年

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新關注核電

不缺石油的阿聯酋

從2017年開始卻將目光聚焦於核電

認為核能才是滿足日益增長的

能源需求的最佳選擇

孟加拉國於2017年啟動首個核電項目

保加利亞解凍2012年叫停的貝勒尼核電廠

…………

關於核能的討論

至今爭論不休

有人說

切爾諾貝利是一座高科技墳墓

裡面一半埋著蘇聯

另一半埋著人類的核科技

也有人說

科技不會一開始就成熟

也會犯錯

但是真正的切爾諾貝利人

早已不關心這些

在切爾諾貝利事故後

新建的小城斯拉維季奇

代替了普利皮亞季

而像那位80歲的老人一樣

許多當地人

重新回到這裡生活

一位叫做奧伊米亞康的大嬸

一輩子都生活在這裡

她說:

「哪也不去,

切爾諾貝利是我的家。」

她如今在景區里做會計

真正的切爾諾貝利人

從未離開

但他們也不願意

一直生活在核爆炸的陰影里

在城市一角的紀念碑上

寫著:

「所有的慘狀都已過去

但沒有人忘記這些傷痛

一切重新開始」

切爾諾貝利實拍。圖片作者:Desmond

酷玩實驗室整理編輯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

如需轉載,請後台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

參考資料:

阿列克謝耶維奇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 花城出版社

《全球核電發展現狀和歷史分析》 發佈於中商情報網

實習記者楊曉冉 《回首福島事故八年 細數國際核電浮沉》發佈於中國能源報

知乎@安妮的小熊在「去切爾諾貝利旅行有什麼經驗值得分享和借鑒」問題下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52791/answer/75100892

馬蜂窩窮游網等相關切爾諾貝利的遊記

QFSSonline《高能預警!末日城市 —— 切爾諾貝利一日游》,發佈於什麼值得買社區,鏈接:

https://post.smzdm.com/p/581666/

Desmond《我的「切爾諾貝利日記」》,發佈於馬蜂窩,鏈接:

http://www.mafengwo.cn/i/8140294.htm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酷玩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中國到底有多安全?老外:深夜擼串,不用帶槍,天堂!

TAG:酷玩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