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一份關於抑鬱的「戰地報告」

一份關於抑鬱的「戰地報告」

抑鬱症是醫學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我們仍對它所知甚少。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抑鬱症」三個字才逐漸進入我們的語言。而到今天,科普仍不到位,仍有太多對抑鬱症患者的偏見與非議。

人們或許聽說過它的患病與自殺比例,知道患者會身處痛苦,知道它成因複雜、後果危險,但還是很難對它有足夠的感應,因為大多數得它的人已無法有力地發出自己的聲音。

本文推薦的《我快要幸福了》作者達芙妮·默爾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與抑鬱症抗爭。全書是一份稀有的「戰地報告」,直率、優雅、精準又悲痛地描述了她長久以來抵抗死亡慾念的戰爭。

譯者:張竝

出版方:楚塵文化 / 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年:2019

「絕望」這個詞似乎已經到底了,它意味著絕對的黑暗,絕對的毫無希望。而事實上,正如魯迅先生說的:

絕望之於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絕望」本身就包含著光。也正如達芙妮·默爾金在本書的序言里寫的:

絕望一向都被描述得晦暗不明,事實上,絕望也有它自己的光亮,猶如月光,散發著斑駁的銀色。

借這斑駁的銀光,我們得以看清它。

抑鬱症患者黑色的世界,需要您的一份理解。無論您對抑鬱症一無所知,還是知之甚詳,本書都適合閱讀。如果您不幸經歷抑鬱,不妨讀一下作者的簡要總結:

抑鬱症令人絕望,但並不恥辱。它晦暗不明,但也有斑駁的銀光。

抑鬱症的對立面並非是某種難以想像的幸福,而是一種幾近滿足的狀態。

如今作者的生活運轉正常,抑鬱症處於可控的狀態。希望你也能找到黑暗裡的那束希望之光。

01.

不得不面對的偏見與非議

默爾金從小到大面對的偏見與非議,多到不可思議。

它已經成了一塊磁石,無論是清教徒傳承帶來的影響,還是當代快樂丸帶來的影響,種種不靠譜的解釋都吸附其上,從而導致了令人遺憾的結果,對於抑鬱症要麼診斷不足,要麼就是過度治療。

一方面,認為抑鬱症是個幽靈,只要運用意志力就能將之驅除(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另一方面,又用它來為全科醫生練手,反正全科醫生今後能打流感疫苗,自然也能開抗抑鬱葯。而我們也就在這兩者之間來回遊移。

電影《時時刻刻》,史蒂芬·戴德利導演。圖為弗吉尼亞·伍爾夫。

聽人們若無其事地談論這些,總會使作者有一種難以言明的代入感:

抑鬱症還在遭到苛責,彷彿過了這麼多年,它的那些所謂癥狀仍然是個騙局:抑鬱症患者只不過想誇大其詞,從而逃避每個人均須忍受的責任,所以這一小部分沉溺於自我的人就選擇把這種癥狀說得苦大仇深。

難怪大家都守口如瓶。

流行的看法總認為抑鬱症並不是一種真正的病理,而抑鬱症患者也變得善於偽裝,為了躲避這種傷害。

其實患者心裡都知道,一些話聽起來過於主觀、誇張,說自己在平常生活里感覺到「極其恐怖」,這確實會讓別人不可思議。她也知道,不會有人總願意進到別人的抑鬱情緒里去。

她什麼都知道。

我知道我的生活已經很不錯了,我也知道海地、剛果,以及全球其他地方還有人用繩子上吊,我知道,我知道,我都知道。到處都有地震、飛機失事、饑饉、乾旱、恐怖襲擊。但我仍然無法從自己的情緒中脫身而出,我就是一個來自往昔的亡命之徒,就是個八歲的孩子,他們讓我留院觀察,我就哭哭啼啼,所以我不知道該如何讓自己好起來。

背景音樂是萊昂納德·科恩的《愛的治癒》,嗓音舒緩、疲倦。我就想,聽著這首歌,今天就可以結束了吧。

電影《抑鬱症》,馮提爾導演

她也知道自己不錯的家境會讓讀者疏離:「她還有什麼好抱怨的?」或者「她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受苦嗎?」錢這東西太容易引起嫉妒和惱怒,這讓人喪失同情心與想像力。這太容易讓人深信不疑了:錢能提供某種免疫力,將貨真價實的悲慘阻擋與門外。

事實遠不會這麼簡單。

和物質匱乏造成的傷害相比,有些匱乏卻不遑多讓。

甚至在有些優渥的環境里,生活會有更多的貧瘠。正是要拒絕所有這些簡單的解釋,作者為之戰鬥了一生。她勇敢地袒露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家人關係,以及許許多多偏見的創傷,並沒有指責清算的意思,她只是在用敘述來療傷,也希望世上這些不必要的創傷少一些。

電影《超脫》,托尼·凱耶導演

作者收到過許多來信鼓勵,有抑鬱症患者,也有抑鬱症患者的家屬,還有一些囚犯,以及身份更神秘的人。

雖然這沒法減輕你眼下的焦慮,但得知這批人即便身處黑暗之中,你仍然能找到他們,這也確實是一種安慰。

收起簡單的判斷。理解與感通,安慰才會是有效的。

02.

那些難以名狀的痛苦與絕望

深入地了解患者的感受,會發現她平靜的外表下潛藏著無數難以名狀的痛感。

我想知道的是自己究竟怎樣才能從底下冒出頭,是否真的還有其他的季節。底下的生活沉重地懸掛在那兒,好似一件令人窒息的大氅,我不記得自己是否還有過其他感覺。我需要有人提醒我,這世上還有堅持下去的種種理由,即便我早已將它們忘卻;我告訴自己只要能堅持下去,我就會記得它們,記得這些理由,而它們也會再次回到我的身邊。

它會令人感覺羞恥,令人自責,沒有其他疾病會這樣。

如果說精神疾病通常是無形的,那抑鬱症就更難定義了,因為它是悄悄地潛入進來的,不會宣揚自己是抑鬱症,它只會顯得沒有食慾、沒有精力、不喜歡社交,而不會顯露自己的存在。

害怕一切。習慣性地嘗試自盡。

我痴心不改,反覆咀嚼著自殺的念頭,內心爭論著哪一種自戕的方式更好……有一兩次,我堅持說要一個人出去走走,嘗試迎著來往的車輛行走,紅燈過馬路。一個司機緊急剎停,差一點就撞上了我,吼道:「嗨,你瘋了嗎?」

一個痛苦接一個痛苦。

如今,你實在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驅使著其他人在這世界上熙來攘往,跑腿,赴約,去學校接孩子。你已經找不到那根將你生命中的種種情境串聯起來的線。一切都模糊了,你只能整天想著自己的心靈如何痛苦不堪,又想著自己和其他人若是有幸能滅絕這樣的痛苦該有多好。

電影《梅爾羅斯》,愛德華·貝爾格導演

細數這種折磨,不同的歷史時期,它有不同的名稱:

Acedia (麻木)

Melancholia(憂鬱症)

Malaise(苦惱)

Cafard(沮喪)

Brown study(迷離)

The hypes (成癮者)

The blues (消沉者)

The mean reds (無名的恐懼者)

The black dog (黑狗幽靈)

The blue devils (藍魔)

The dismals (鬱郁寡患者)

Lapp sickness(拉普蘭島之病)

Anfechtung (基督教某分支教派的術語,意為「魔鬼的誘惑」)

所有患者都在進行一場絕望的戰爭。這場搏鬥勝利後的每一天都像是重生。

本文只截取了全書的冰山一角。全書的整整 37 章,是默爾金無所畏懼,又周而復始的漫長戰鬥。終於,她的希望之光出現在了黑暗盡頭。

03.

在搏鬥的過程中,學會與抑鬱共生

這也是本書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目前對抑鬱症的治療還很難,比想像中的複雜得多。總得來說,作者仍然感謝所有她的心理醫生,無論天賦高低。她引用了一首約翰·貝里曼《獻給主的十一首詩》:

我仍然在此,遍體鱗傷,卻還能活動。

電影《我的丈夫得了抑鬱症》,佐佐部清導演

她感謝那位紅鬍子、目光炯炯有神的醫生對她的建議:不管根源是什麼,抑鬱症本身就是一個實體般的存在,所以需要藥物治療。即便你的原初的腦化學很正常,但後來也因為受到了環境影響而發生改變,所以你需要再次恢復原來的腦化學。

即便童年過得很不好,讓我現在生不如死,可這些感覺本身也有它們自己的化學生命。醫生已經過世好幾十年,但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在對待我的癥狀時,將我的情感比作潰瘍,也正是這一點,至少使我願意去嘗試一下,吃點葯。

「你沒法對潰瘍說話,」他說,「沒法和潰瘍講道理。首先你得治療潰瘍,然後再去聊你的感受。」

用藥物來自己治療內心的狀態,這的確很困難。何況沒有一勞永逸的藥物,服藥往往也意味著其他伴隨的副作用,有的副作用聽上去和抑鬱同等可怕。

她仍然不後悔自己選擇了服藥。服藥類似於把身體的一部分自治權交了出去,從而使自己能從重負下獲得最大程度的解脫。在寫作這本書的許多時刻,她都停下來服用了大量藥片。

她與抑鬱症、葯共生,從而倖存。

電影《抑鬱症》

她的姐姐、朋友,以及那位可愛的女兒佐伊也對她的治療起了關鍵的作用。女兒佐伊並不願意讀這本書,但她傾注的愛與智慧仍使她的母親浮出了水面。書中許多記憶里的場景都使人動容,或許作者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入夢之前,佐伊會挑起一個話頭,和我爭論爭論,她挑的可真是時候,因為這時候我通常都在洗碗,或招待客人。我們上床睡覺的時候,她會提醒我別忘了晚上吃藥。然後,在我準備熄燈之前,她會進我的房間,俯下身,在我臉上蜻蜓點水似的啄上一口。

她離開以後,我會躺在黑暗中,回想著在這借來的屋頂底下,家人和小朋友小聚一堂的情景,我常常覺得生活中時時處處都能遇到人,我絕對無法忍受,可現在看來反倒是件好事。我在腦海中四處翻尋著,想知道是否還存在著平時那種不滿足感,等待填滿的那種匱乏感,但眼下實在找不到這樣的感受。

全黑的世界終於一點點出現了色彩,本書也終於順利地出版。

《紐約時報》《紐約客》《福布斯》《華爾街日報》等全球著名媒體都盛讚本書。

我不會是最後一個感謝默爾金女士的人,因其長久地抵抗死亡的慾念,她給予我們關於抑鬱症既精準又悲痛的描述……默爾金女士如此直率、優雅地講述了那些通常被人們故意遺忘的健康狀態。

——約翰·加赫,《華爾街日報》

抑鬱症就是戰場上的一團濃霧。在這本清晰易懂、令人動容的著作中,達芙妮·默爾金照亮了這場與抑鬱症肉搏的黑暗絕望的戰鬥。

——亞當·菲利普斯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

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寫道:

永久觀察……永久觀察我內心的消沉,如此它就能為我所用,而我就有了希望。

在這個意義上,這就是一本希望之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塵文化 的精彩文章:

你對這些句子的領會程度,取決於你的孤獨有多深

TAG:楚塵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