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名菜鍋包肉的前世今生
「鍋包肉」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大眾菜肴,起源於北京,成名於黑龍江哈爾濱,盛行於東北地區,逐步流行於北方,如今業已風靡大江南北。
黑龍江人自豪地稱之為龍江菜,吉林人把它列為十大吉菜之一,遼寧人不甘落後稱之為遼菜。
無論誰是正統並不重要,鍋包肉是一道老幼皆宜,尤其受女性食客青睞的傳統美食,這一點毋庸置疑。
「鍋包肉」原名「鍋爆肉」,亦稱「焦燒肉片」, 由最初的鮮咸口味改進為甜酸口味。
一百多年前的1907年,京都名廚、「真味居」飯店老闆鄭興文來到哈爾濱,受本家——黑龍江中外交涉局總辦鄭國華的舉薦,出任濱江關道膳長,開始了官廚生涯。
當時,地處北方重鎮哈爾濱的道台府衙官員經常與外國使節往來,為適應更多外國人的口味,鄭興文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斷變換口味適應來客,頗費了一番心思。
「焦燒肉片」是鄭興文的拿手菜,源自於清朝宮廷的風味名菜「黃金肉」,這道菜相傳為清太祖努爾哈赤原創。
清代皇家每臨大典,第一道菜肴,必上黃金肉。
黃金肉的特點是色澤金黃、口感酥脆、咸鮮適口。
身為旗人的鄭興文深諳宮廷菜的製作技巧及揮霍之道,做菜不計成本,捨得用料,做工考究,在京城可謂聞名遐邇。
真味居飯店越紅火,成本開銷就越大,也越賠越大,這也正是他經營不善的主要原因。
做官廚就不同了,只求口味,不計較成本使得鄭興文如魚得水,可以遊刃有餘地大展身手。
在為外國使節做焦燒肉片時,鄭興文發現,無論他的廚藝多麼精湛,俄國客人對這道菜就是不感興趣。
經過了解,鄭興文得知俄國人喜歡甜酸口味,經過一番改良,他創製了甜酸口味的焦燒肉片,取名為「鍋爆肉」。
一時間,聲名大作,俄羅斯客人來哈爾濱必點此菜。
由於俄國人發音不是很標準,「爆」讀成了「包」音,久而久之,鍋爆肉就成了鍋包肉。
1911年,在瀋陽國際「萬國鼠疫研究」大會期間,鄭興文以高超的鍋包肉廚藝,贏得了與會各國代表的高度讚譽,大會頒發給他一塊「濱江膳祖」的榮譽牌匾。
鍋包肉製作選擇新鮮的豬裡脊肉(可選擇牛裡脊肉),改刀成較厚、勻稱的大片,以精鹽、料酒攪拌腌制十分鐘左右。
把腌制好的肉片沾上干澱粉,再用水澱粉與色拉油調成稠糊待用。
另取容器將白糖、米醋、味精、生抽、蒜末、紅椒絲、水澱粉調勾芡汁待用。
把入味的肉片沾上稠糊,一片片展開防止粘連;
炒勺內放油,燒至六七成熱,放肉片炸至外酥里嫩、呈金黃色後撈出瀝油。
顏色不如意可二次略炸一遍。
此時鍋內留底油,投蔥薑絲炸香,放入炸好的肉片,大火略翻動後倒入芡汁,翻動均勻後裝盤,撒上香菜段即成。
需要注意的是,此菜要掌握好火候,味道以酸口為主,甜口為輔,咸口次之,少許為宜;芡汁適度,過則口感不佳。
遼寧版鍋包肉異于吉黑兩省的最大特點是外表呈金紅色,是加入了番茄汁的緣故,外觀及口感可謂別具一格。
比起其它菜系講究的色、香、味、形,鍋包肉又多了一種「聲」的享受。
掌握好火候的鍋包肉出鍋即食,吃的時候發出類似嚼爆米花的聲音。
由此可見,北方菜一如北方人,貌似大大咧咧,實則是張飛繡花——粗中有細。
※孔丘稱孔子,莊周稱莊子,孟軻稱孟子,為何李耳稱老子?
※三國版「高俅」,不是權臣,也不是奸臣,算個佞臣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