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搶險蘇軍全副核戰裝備入場,鉛板背心重7公斤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時23分,烏克蘭普里皮亞特附近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第四反應堆發生爆炸。爆炸發生後,駐工廠的消防隊員和普里皮亞特市消防隊立即趕赴現場開展滅火工作。由於缺乏保護和必要的防輻射準備,第一批抵達現場消防員暴露在極高的輻射下,大部分人在一個月內死於急性放射病。
4月27日上午,蘇軍防化司令弗拉基米爾·卡爾波維奇·皮卡洛夫將軍率領2600名士兵和400多輛特種車輛趕赴事故現場進行清理。截至1986年8月31日,共有111個軍事單位和3.9萬多名蘇聯士兵參與了核電站的清理工作。
在整個事故中,大約有60萬蘇聯士兵被派往核電站。被招募的部隊包括防化兵、鐵道兵、直升機部隊、摩托化步兵和內務部隊。他們的任務包括反應堆滅火、清理反應堆殘骸、組織居民疏散、清理污染地區、修築鐵路支線,運送工程設備,戒嚴隔離區域以及建設凈水設施。
在工程部和內務部隊的合作下,在4月27日即完全疏散了普里皮亞特的5萬名居民,防化部隊對撤離的居民進行了必要的輻射洗消。蘇聯邊防軍隨後參與了隔離區邊界的劃分。共有2個防化旅和7個防化團直接參与了切爾諾貝利的清理工作。
進行車輛洗消工作的蘇軍防化兵,他穿著的是合成軍防護服裝系統(OZK)防化服,這種防化服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雨衣式防化服,防化靴套,防化手套(包括內手套和外手套),穿著時要用捆紮帶扎住腿部以保證氣密性。這種防化服是所有蘇軍士兵的配發裝備,野戰攜行時需攜帶在收儲袋內隨時攜帶,以應對有可能的化學武器和核武器攻擊。
蘇聯民防部隊的宣傳畫,展示如何使用DP-2型輻射偵測儀,圖中模特穿著了合成軍防化服裝系統,OZK防化服系統作為民防裝備,蘇聯各地民防部隊均有廣泛裝備。
在核電站周邊樹林中監測輻射強度的蘇軍防化部隊,其佩戴了使用SHM-66U面罩的RSH-4型防毒面具,穿著OZK合成軍防護服裝系統。
OZK防護系統到今天仍然被俄軍所使用。
另一種廣泛使用的防化服,L-1型輕量化防護服,蘇軍使用這種隔絕式防護服隔絕輻射塵,以保護防化兵的自身安全。
穿著L1防護服的蘇軍士兵投入清理工作,他們需要清除掉核電站周邊的所有植物,防止輻射進一步擴散。
直到今天,L-1防護服仍然是俄軍的制式裝備。
在核電站周邊探測輻射指數的蘇軍士兵,他們穿著結合式整體防護服(ОКЗК)這種防護服被設計用來抵擋輕度輻射,原本是為核打擊後蘇軍對西歐國家進行戰術突擊準備的,但現在卻被應用到了切爾諾貝利的搶險工作當中。
OKZK防護服共包括六個組成部分:帶防潑濺面罩的戰鬥帽,上衣,褲子,風帽,特殊設計的襯衣襯褲,方便在受到輻射污染後進行洗消。
OKZK防護服配合蘇軍士兵作戰裝備的穿著狀態,可以看出其原本即是為應付核打擊後的全面進攻而設計的。
在切爾諾貝利四號機組執行清理任務的「清理人」,穿著OKZK防護服,使用頭套防止沾染過多輻射塵。
前往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評估事故情況的蘇聯核能科學家們,和士兵們穿著同樣的OKZK 防輻射服。
從反應堆上方投放硼砂的直升機機組成員的防護設備,DSP-I-1型防輻射背心(дсп-И-1),背心外層包裹橡膠,內部使用鉛板吸收輻射。這款防輻射背心非常重,重量超過7公斤。。背心的基礎是耐用的織物覆蓋物,其中縫製有特殊橡膠板。這些板材具有特殊的成分,橡膠與鉛和石墨粉混合,並具有片狀鉛的插入物。板厚約25毫米。這款背心原本設計是裝甲車輛成員在核打擊後乘車突擊使用,但也被投入了切爾諾貝利的搶險工作當中。
蘇軍防化兵使用BRDM-2裝甲車作為輻射偵測車,這款水路兩棲裝甲車可以很好的適應切爾諾貝利地區的水網與沼澤環境。其作為承載平台的通用性可以搭載多款輻射偵察設備。
這些偵察車由於在污染區內長期工作,吸收了過量的輻射,且難以清除,在核電站的清理工作結束後,它們被遺棄在了隔離區中。
測定車輛輻射強度的蘇聯民警,由於不像軍方有完善的裝備,他們只能使用民防裝備的防輻射口罩。
蘇軍配發的三防急救藥品盒,其中的2號藥品為碘片,6號藥品為胱胺,均為輻射防護藥品,這種藥盒在很多遊戲作品中都有出現,如《地鐵:2033》。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最高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全世界均未有應對如此嚴重的核事故的經驗。蘇聯軍方被迫利用其為核戰爭所準備的經驗投入搶救工作,而這也是在建立在大量人力投入基礎上的。蘇聯政府徵募了大量搶險者,負責整理現場並建造屏蔽反應堆的石棺,他們被稱為「清理人」。根據俄羅斯的估計,大約有三十萬到六十萬的清理人在事故發生後的兩年內,進入反應堆30公里的隔離區範圍內清除輻射污染物。清理人在清理的過程中基本均受到高劑量的輻射,很多人患上了癌症與白血病。這些救災的軍民是全人類的英雄。
※比功夫更厲害的槍功是啥?基努里維斯用上萬子彈把自己變成高手
※實錘?火箭軍海軍官微瘋狂暗示,各地目擊的UFO是某新型武器?
TAG:談兵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