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端午划龍舟只是紀念屈原嗎?不,還紀念「紙上談兵」趙括的後人

端午划龍舟只是紀念屈原嗎?不,還紀念「紙上談兵」趙括的後人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各地人民都會舉辦各種盛大的慶祝活動,其中以吃粽子,賽龍舟最為普及。

其實,「划龍舟」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將一艘船體狹長,兩頭尖,中間僅容二人對坐的船隻,首尾裝飾為龍形,數十餘人分兩排同向坐,船頭有人執旗擊鼓鼓鑼,一則指揮調度,二則鼓舞士氣。

這種活動少則三艘,多則上十艘,數百人分做不同團隊,吆喝著統一的號子,齊力划槳在河道上疾馳競速,期間鑼鼓喧天,兩岸喝彩聲不斷,場面極其壯觀。

由於「划龍舟」在荊楚地區流傳最為廣泛,所以很多人都誤以為這是一種楚國文化的繼承,紀念投江的屈原。其實不然,雖然都是划龍舟,但不同的地方紀念人物不同,其中一種說法就是,划龍舟紀念東漢初年的「伏波將軍」馬援。

湖北《來鳳縣誌》也說:「十五日為大端陽,雲始於馬伏波(東漢馬援),俱競渡龍舟,十五尤盛。

根據《後漢書·馬援列傳》有云:「接將樓船大小二千餘藏,戰士二萬餘人,進擊九真戚微側餘黨都羊等,自無功至居風,斬獲五千餘人。援奏言西於縣戶有三萬二千,遠界去庭千餘里,請分為封溪、望海二縣,許之。援所過輒為那縣治城廊,穿渠灌溉,以利其民。條奏越律與漢律十餘事,與越人中明舊制以約束之,自後駱越率行馬將軍故事。」

公元41年,光武帝劉秀拜馬援為伏波將軍,率軍前往交阯郡(越南北部地區)平定征側、征貳的叛亂。馬援率領大小戰船兩千多艘,戰士兩萬多人,攻伐九真郡造反者征側的餘黨都羊等眾。從無功縣到居風縣斬殺和俘獲了五千多人,嶺南一帶完全平定了。馬援到交阯郡之後,就在邊界上豎立兩根銅柱,以作為漢與南方諸國的疆界標誌。

歷史上,馬援乃是戰國名將趙奢後人,也就是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的後人。趙括雖然是後世的反面教材,但趙奢不愧為戰國名將,在閼與之戰中大敗秦軍功勛卓著,被趙惠文王賜號為「馬服君」,從此之後,趙奢的後人便以馬為姓,生活在邯鄲一帶。

到了馬援這一代,馬家從邯鄲移居茂凌。馬援的曾祖父馬通在漢武帝時,因功被封為重合侯,但因為他的兄長馬何羅謀反,馬通受到牽累,被殺,所以馬援的祖父、父親這兩代地位都不顯。而一直到馬援,馬家才因為戰功發跡,馬援的三個哥哥都做到了二千石的高官。

馬援小的時候有著很大的志向,(少有大志,諸兄奇之)但是馬援讀書卻平常無奇,既不能出口成章,也說不上「學識淵博」。只得去邊疆牧馬,兄長馬況鼓勵他說:「汝大才,當晚成,無需急。」這就是「大器晚成」的由來。

果然馬援不負眾望,先後率軍攻滅隗囂、平定西羌、遠征交趾、出兵邊塞、平亂武陵,為華夏版圖的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實現了他「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的壯志,所以那些他平叛經歷過的地方都十分感激懷念他,於五月十五日這天划龍舟,期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原創不容易,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識以及傳統文化。反正不要錢,多少看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歌說文 的精彩文章:

你以為古人過端午只劃龍船嗎?不,他們還打「驢毬」!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舉辦過武林大會?真的,你沒看錯!

TAG:酒歌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