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高良姜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高良姜

高良姜Gaoliangjiang

ALPINIAE OFFICINARUM RHIZOMA

來源

本品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乾燥根莖。

產地

主產廣東、廣西等地。

圖片

圖片點擊可放大

相關名

風姜、小良姜、高涼姜、良姜、蠻姜、佛手根、海良姜。

採收加工

夏末秋初採挖,除去鬚根和殘留的鱗片,洗凈,切段,晒乾。

飲片炮製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薄片,晒乾。

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外表皮棕紅色至暗棕色,有的可見環節和鬚根痕。切麵灰棕色至紅棕色,外周色較淡,具多數散在的筋脈小點,中心圓形,約佔1/3。氣香,味辛辣。

性狀鑒別

本品呈圓柱形,多彎曲,有分枝,長5~9cm,直徑1~1.5cm。表面棕紅色至暗褐色,有細密的縱皺紋和灰棕色的波狀環節,節間長0.2~1cm,一面有圓形的根痕。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麵灰棕色或紅棕色,纖維性,中柱約佔1/3。氣香,味辛辣。

性味歸經

辛,熱。歸脾、胃經。

性能特點

本品辛熱溫散,入脾、胃經。功似乾薑,善溫中散寒而止痛、止嘔、止瀉,為治中寒腹痛吐瀉之要葯。

功效

散寒止痛,溫中止嘔。

主治病證

中寒腹痛、嘔吐、泄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 或入丸散,每次1~3g。

使用注意

本品辛熱助火傷陰,故熱證及陰虛火旺者忌服。

故事

蘇東坡是北宋的大文學家,既熱愛生活也樂於享受各種美食。因為他和當時掌權的宰相政見不合,從京城被貶到惠陽當一個小官。

那時,廣東是嶺南瘴癘之地,北方人很難適應這裡的天氣環境。

蘇東坡剛到惠陽時水土不服,經常上吐下瀉,周圍又沒有親人照顧,一下子就消瘦了很多,心情很苦悶。

因為蘇東坡以前在京城做大官的時候很清廉,關心老百姓疾苦,所以名聲非常好。

住在附近的鄰居們都非常仰慕蘇東坡,經常過來幫忙送菜,但蘇東坡的腸胃卻總不見好,吃什麼都沒有胃口。

一天,有個鄰居打聽到蘇東坡特別愛吃肘子,特意為他做了一道紅燒肘子。

這道菜看起來色澤紅亮,聞起來香氣四溢,立刻勾起了他的食慾。肘子吃起來肥而不膩,香辣可口。

吃完後,蘇東坡覺得意猶未盡,並且感覺腸胃也舒服多了。

作為美食家的蘇東坡,品嘗過各類美味,覺得這道紅燒肘子味道與眾不同,便詢問鄰居菜里加了什麼特別的調料。

鄰居告訴他說,只比其他人做的肘子里加了本地特產的姜。當地人平常多用此姜來炒菜或泡水喝,對腸胃很有好處。

自此以後,蘇東坡讓人炒菜的時候都要放入這種調料,他的腸胃很快就得到了恢復,他又可以盡享南方各種美食了。

蘇東坡在惠陽生活得十分愜意,寫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的詩句。

因為這種姜出於古高涼郡(今廣東惠州一帶),外形又和生薑很相像,當地的老百姓將其命名為「膏藥涼姜」,後因諧音而訛稱為「高良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健康 的精彩文章: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花椒
每天推薦給你一本醫術典籍-《千金要方》

TAG:醫承有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