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幾個關於的「關於」

幾個關於的「關於」

文/德叔

***關於「鴻蒙即混沌」***

華為出了個系統叫「鴻蒙」,然後好事者就說「鴻蒙」即「混沌」。然後自己多查了一下,「鴻蒙」是指那個遠古時代,「混沌」是指那個狀態。

貿易戰也是戰,科技戰也是戰,這或許是人類獲取和平年代的另一種方式。是非很清楚,但孰是孰非擱在一邊,咱總要活下去。到是「鴻矇混沌」的解讀,讓自己明白點事情。

近期活在人生低谷的朋友不少,也不知道是年紀到了,還是大環境不咋地,不少人說自己正「活在人生的低谷里」。我經常開玩笑說,要麼你就習慣了,要麼還有人生更低的低谷等著你。無一例外,被人罵。

我接著死皮賴臉的傷害他們,「你們在低谷里,狀態是不是也很LOW?」「廢話吧你。祝你也LOW!」

「我LOW我驕傲,你LOW你低谷。」

看來,人們把時期和狀態,還是習慣性的看做一致,「鴻蒙」即「混沌」是習慣性思維。但職場也好,人生也好,起起伏伏的多了,總還是要分得清「時期」和「狀態」的好。

華為鴻蒙,多取了個「開闢」的意思,既然開闢了,自然清濁自辨。或許我們定義自己的時期,怕是也需要多點「開闢」的意味才好。

明晰自己所處的人生時期,明晰這個時期里該是什麼樣的狀態。這對每一個深處泥沼或是巔峰的人,都需要時刻警惕。

***關於選擇的情緒***

你所謂的理性選擇背後,都是情緒在左右。

人生除了擔當之外,選擇有時候比擔當重要。但大多數人,看似理性的選擇,真到了不如願的時候,多半會責怪自己當時太情緒化。

特別是那些能言善辯、學歷高的主兒,他們信誓旦旦自己是多麼的理性,選擇的依據多麼完善,權重和影響項設計多麼完備。真到了,最後不成功了,卻恐怖的發現,當初的選擇是多麼視而不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多麼草率和情緒化。

沒人認為自己是情緒化的,更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絕大多數選擇都受了情緒的左右。

找到自己視而不見的原因,一遍遍問清自己是否處在某種情緒里。這是我們做選擇前必須做的。我們的分析和判斷都基於此。

每一個影響項是否權重合理,重大影響項目是否已經列入,是否過於環環相扣?是否每一個節點都需要滿分才能繼續?……

雖然涉及到選擇,也沒必要非要理性,怎麼活都是一輩子。但再怎麼著,總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起碼未來真不如所願的時候,還能安心點,反正是自己情緒搞的怪,不是自己能力的問題。

***關於「正反饋」***

我有個徒弟,我很佩服。

她不知道怎麼和人聊天,不知道怎麼正反饋別人的善意,不知道怎麼繼續聊天。

我說我經常會苦惱如何結束一場聊天,她剛好相反。我說你是現實生活也如此,還是網路上如此,她說現實生活中蠻好的。

反正我是發現了,現在的年輕人社交恐懼症,不管自己多想聊天和與人親近。真到了真刀真槍、拼刺刀的時候,大多數都退縮了。

其實想想開個話題很簡單,無非是分享你的喜怒哀樂和見聞。

繼續一個話題也簡單,就是多幾個問號,多問問對面的人怎麼看這個問題。

至於正反饋,任何的善良和關注,你都予以鼓勵,多半就是個良性的互動。

真到了無話可說,就圍繞著對方的經歷和愛好講起,對面的人應該會成為話癆吧……

但我們通常很在意「我」,很在意「我」在對方眼裡的形象。於是,我們急於表達我們的判斷,我們希望圍繞著自己展開話題,又保護性的閉緊自己的嘴巴,甚至覺得對方的善意都是動機不良。

於是乎,封閉性的回答,索然無味的話題,彬彬有禮的對話,甚至刻意到多久才回對方的信息,計算別人回信息的速度……

在信息不對稱的網路里,我們卻希望自己是一個微表情審鑒師,行為心理專家。這是一件滑稽的事情。

***關於「關於」***

時間是連續不斷的,人生也是。

但我們習慣於割裂時間和事物,還有人。

我們充滿情緒卻顯得無比理性,我們含糊時間和狀態,我們負反饋我們的外部世界。幾個「關於」下來,應該是不明就裡的一塌糊塗。

左岸記:無論是一家企業還是一個人,在其成長的路上,總是要經歷那麼幾次的大風大浪的磨礪,才能成為頂天立地的存在。所謂「打不倒你的終究會使你變得更加強大」說的就是危難之時我們應該用怎樣的信念度過眼前的難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讀書 的精彩文章:

詩意的生活從懂得善待生活開始
遇見平遙,遇見古城

TAG:左岸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