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課程建設的「最後一公里」
讓學生成為課程建設的最終受益者,實現這一目標要通過課堂這一主渠道轉化、滲透到學生「埠」。一個與之配套的課堂教學框架是支撐並落實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
從課程發展軌跡看,它向外拓展學習形態,單科教學已遠遠滿足不了現代學生髮展的需要;它向內匯聚學習力量,強調學習的真正發生和學習效能。若課堂教學不隨之作出適應性變革,課程將成為一張理想的圖譜。
欲走出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兩張皮」的怪圈,我們要打造三種課堂。
一是單學科課堂。這類課堂我們很熟悉,但這類課堂無法有效聚斂學習的力量。教師可以從備課入手,改變備課內容,讓「學情分析」「學習目標設定」「任務情境驅動」「學習活動設計」成為備課的「主角」,導向以學為主的課堂。
在某種程度上,抓好備課也就抓住了課堂教學。課堂上,教師要抓住情境、脈絡、互動、聯結等教學方式要點,變革單學科教學——不再是漠視學情的單邊行動,而是重視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個體差異;不再是乾巴巴地講解知識點,而是重視情境的創設和基於經驗交互的教學;不再是單篇課文的「獨自求歡」,而是有了「1+X」的多學科連接;不再是把作業全部留到課後,而是與隨堂作業有機融合……讓學習真正發生,讓學生不斷獲取學習增量,教師要做到備課之「型」與上課之「行」的和諧統一。
二是跨學科課堂。兩節課連排甚至半天一個主題的長課,常見於新課程表中。這是優化整合課時開闢的學習新天地,如果我們僅僅拉長學科教學長度並不能達成預期。相對於單學科課堂,我們要積極尋找更大框架下的整合設計,打破學科間的壁壘,圍繞一個核心取向合作教學,藉助各學科資源優勢,讓不同學科教師走進同一課堂,彼此關聯。「異曲同工」是「跨」的關鍵,不同學科教師為著同一個目標走到一起,其學科的不可替代性越強、實踐方式與學生需求越貼切,學生越樂於接受,課堂合成的力量就越大。
在打造以上兩類課堂時,我們一定要避免:走馬燈式的上台串課——沒有一個單位時間的學科滲透,頻頻更換教師出台,迷亂的是學生;名不副實的學科介入——教師無法將學科特有的學習方法融入教學設計和學生學習,那麼學科教師輪番上台就沒有意義。
三是超學科課堂。不再以學科為唯一憑藉,真實問題解決成為學習的需要,教師可以開展基於項目化的學習。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習脈絡的枝蔓向外生長,聯結點更豐富、可能性更大;更重視「實境」中學習,參與式、沉浸式、體驗式的特點凸顯。
超學科課堂牽涉的因素複雜,過程常常不可預見。它的複雜性、不確定性需要教師有規劃意識,而將「問題」化為「規劃」是構建超學科課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比如,發現學生書包過重,這是問題,要解決不能僅靠說教和硬性規定。教師可以安排一個「走心」的項目化學習,既提供給學生「問題提出—背景分析—調查研究—項目行動—尋求援助—過程檢驗—成果報告」的學習框架,又幫助學生細化「怎麼做」。比如,連續給書包稱重,將測量數據轉換成更直觀的圖表,明確負重與健康的關係;舉行「讓書包減負」大討論;到書包製造廠參觀生產流程,給工廠提出「健康書包」的建議,寫倡議書……這樣的超學科學習才是「走心」的,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課程立體化要求課堂不能平面化,只有課堂與課程同頻共振,課程建設才能發揮其在學校教育「最後一公里」的育人作用。
(作者系浙江省溫州大學城附屬學校副校長)
《中國教師報》2019年06月05日第7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