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學習可以更科學更快樂

學習可以更科學更快樂

學習科學是國際上近30年來發展起來的關於教與學的跨學科研究領域,涉及教育學、信息科學、認知科學、生物醫學等眾多研究領域。簡單地說:「人是如何學習的?如何促進有效的學習?」

學習科學研究的目標,是為了用學習科學的知識來重新設計我們的課堂和其他學習環境,從而使學習者能夠更有效和更深入地進行學習。

教師開展教學要有自己的規劃,把人類腦科學最新研究成果與教學相結合,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了解學習過程。從依靠經驗到依靠科學,最終我們希望在腦、心智和真實情境教學之間架起橋樑,用基礎的方法去研究課堂。

與此同時,大數據技術正在應用於課堂教學。由匹茲堡大學勞倫教授所創立的學習研究所已經開始嘗試使用課堂討論分析工具幫助中小學教師反思和提高課堂討論效果,能夠針對一節或追蹤多節課堂討論進行深度分析。

2017年,國務院頒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體現出國家對人工智慧的重視。對於教育來說,能不能把人工智慧的最新技術與教育結合起來?

所以在我看來,未來的學習應該是基於大數據的學習、基於腦科學的學習、基於人工智慧的學習。

如何讓學習更快樂?加拿大學者巴格利曾經分析了2004年到2012年期間發布的《地平線報告》,先後提出37項影響未來教育的新技術,7項技術被後期的4份地平線報告證實,其中一項就是基於遊戲的學習。

遊戲有三層核心教育價值:遊戲精神、遊戲思維、遊戲動機。其中,遊戲動機包括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在遊戲時,兒童是自發的、自由的、無拘無束的,而這正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所理解的創造的基本條件。

所謂遊戲思維,指的是將遊戲或遊戲元素、遊戲機制等應用到一些非遊戲情境中。

2014年1月27日,微信紅包正式上線。從除夕20時至初一16時,參與搶紅包的用戶超過500萬,搶紅包7500萬次;2015年除夕當日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10.1億次。

所謂遊戲精神包括兩點:第一,遊戲是假的,但人們對待遊戲是非常認真的;第二,遊戲注重過程不注重結果。

遊戲動機是最基礎也最具操作性的,它強調利用遊戲來激發學習動機;遊戲思維則表示超脫出遊戲形式,強調將非遊戲的學習活動設計成「遊戲」;而遊戲精神則是最具教育價值的,強調學習者以對待遊戲的精神和態度來對待學習過程和結果。三者的核心聯繫就是深層內在動機。

我們十多年來一直專註於遊戲化學習研究,近年來主要面向小學數學學科,結合認知神經科學和教育學研究成果,開展基於學習科學視角的遊戲化學習研究。此項研究以學習科學理論基礎和研究手段,設計應用於小學課堂教學的課程資源,探究數學學習發生的腦機制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手段。

未來已來,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理念,提高遊戲化教學能力;豐富教學模式,提升遊戲化教學效果;把握教材內容,契合遊戲精神。同時,創設以學生為主的遊戲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深化我們的課堂教學。

(作者系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

《中國教師報》2019年06月05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牢牢守住論文出口關
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正式成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