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為什麼很多人成年了但不成熟?

為什麼很多人成年了但不成熟?

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原標題:一個人怎樣才算成熟?不隨意侵犯別人的邊界

大家好,我是文七,今天分享一個詞:邊界意識。

每個人在人際關係中,都會遇到下面這些場景:

—— 自己滴酒不沾,還總是被人強勸酒

—— 在看喜歡的明星照片,朋友過來說醜死了

—— 親戚朋友總是問你:這麼還不結婚?

—— 同事自己的活兒總是麻煩你來做

—— 被女友要求刪除微信里的異性好友

—— 被戀人偷看手機,被父母偷看日記

這些場景,都會讓人不爽。

原因都指向一個:對方沒有邊界意識,侵犯了你的邊界。

心理邊界問題在我們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人際關係中很多問題甚至衝突,都跟邊界意識有關。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心理邊界這個問題,希望每個人都能更好的處理人際關係,建立自己的邊界意識,同時不隨意侵犯別人的邊界。

01

什麼是邊界意識?

前幾天我看見一條微博——

然後下面有個熱評也挺嚇人……

以上,都是沒有處理好邊界意識引發的問題。

什麼是邊界意識?

我是我,你是你,我們是不同的獨立個體。再有交集,也有獨立的部分。我們必須尊重彼此獨立部分的存在,不隨意侵入,這就是邊界意識。

即使「親密關係」,也要有邊界意識,千萬不要有以下想法:

「你是我的女朋友,你不能跟那男的一起玩!」

「你是我的男友,你刪了那女同事,我心裡不舒服!」

「我們是夫妻關係,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你的手機為啥我不能看?」

在戀愛和婚姻中,人們總是把「你是我的」這個詞放在嘴邊,彷彿有了親密關係,對方就屬於自己了。

這是大錯特錯的。

每個人都需要自我,每個人都需要隱私空間,每個人都需要心理邊界。

戀愛不是親密無間,而是要在親密的同時保持距離感。這個距離就是邊界意識。沒有距離,沒有邊界意識的親密關係,會混亂不堪。——《刺蝟效應》

02

幾乎所有人際關係問題

都跟心理邊界被侵犯有關

01職場關係

幾年前我在一家公司,有兩個銷售的同事有一天大吵了一架。

銷售A毫無邊界意識,很多明明是自己要做的事,經常交給銷售B去做,完全不回顧及B的感受。

而銷售B剛好沒有自我邊界的防禦意識,不會拒絕人,不會提要求,臟活爛貨碎活都忍著心裡的不爽在做。

兩個沒有邊界意識的人,一開始表面上沒有任何問題,但最終這種問題越積越多,有一天銷售B就突然爆發了,跟銷售A大吵了一架。

02朋友關係

我的同學小秋,前年跟朋友小新去歐洲旅遊了一趟,小新在歐洲大肆購物,自己信用卡刷爆了,就直接拿小秋的信用卡用,然後把小秋的信用卡也刷爆了。

小秋回國後就各種跟我吐槽,心裡特別不爽,因為小新根本沒有在乎這個過程中她的感受,回國後也沒有表示還錢,小秋現在也不好意思催,但心裡很氣憤。

很明顯,這段朋友關係開始出現危機了。

03親密關係

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張丹峰疑似出軌女經紀人事件,源頭就是張丹峰沒有邊界意識——他把握不好與異性日常相處的分寸,多次被拍到與女經紀人半夜共處一室,導致同事關係曖昧,自己的妻子受委屈。

一個人對待婚姻的態度,對愛情的忠誠度,對戀人是否尊重,要看TA對待異性有沒有邊界意識。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04親子關係

去年有個綜藝節目《我家那小子》,紅了一個人,曾在《奮鬥》里出演華子的朱雨辰……的親媽。

「我是用整個生命去對待我兒子的」

「我完全沒有自我……,我在家裡的位置就是我頂兩個菲佣」

「他的每段感情我都是知道的……我都是會干擾的」

隔著屏幕,觀眾都能感受到朱媽愛的窒息感。

72歲的她,為了不讓兒子做飯,背著80隻大閘蟹,拎著一口鍋,搬到了北京和兒子一起生活;怕兒子上火,每天凌晨4點起來熬梨湯,一熬熬十年。她不僅密不透風的介入兒子的生活,還干涉他的工作和感情,勸兒子不要接挨打的戲,指導他的每一段戀愛。

40歲的朱雨辰,仍然是單身,被網友定義為「注孤生」。

很明顯,朱雨辰的媽媽,在親子關係中完全沒有邊界意識。

03

為什麼很多人「成年了但不成熟」?

為什麼很多人缺乏邊界意識?

很多都源於孩童時期親子關係中邊界意識的缺失。

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來看看一個人的邊界意識是如何開始建立的:

心理學上,一個嬰兒從出生開始,唯一的人際關係就是與母親的「共生關係」。

嬰兒在母體內與母親共生,出生後的六個月內也與母親關係親密,母親滿足嬰兒的所有需要。這個時期的嬰兒,沒有任何個人意識,不分邊界,以為自己與母親是一體的。

而從六個月後,嬰兒會從這種共生關係分離出來,進入心理學上的「分離與個性化階段」,成為一個有自我的個體。到了三歲,一個孩童就會初步具備了個性化的自我,具有自己的獨立個性。這個階段,最明顯的標誌是:TA開始說「不」。

家長常說孩子三歲是個叛逆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所謂叛逆,其實就是想做自己。

在適當引導下,孩子就會從「共生關係」走向「獨立個體」,成長為一個心智健全、有邊界意識的孩子。

從此開始,這個孩子就開始建立邊界意識了。

反之,如果始終脫離不了共生關係,就無法成長為獨立個體。

關於結婚,有這樣一個觀點:

不要找那種出生、長大、上學、工作都在同一個地方,甚至成年後還和父母一起生活的人。

《六人行》里講過Monica一段夭折的約會:30歲的她在街頭偶遇自己中學時代暗戀的對象——萬人迷。萬人迷邀請她一起共進晚餐,她特別激動的去赴約了。結果晚餐都沒吃完,她就倉皇而逃。

因為她發現,三十多歲的萬人迷,很滿足的跟父母住在一起,還得遵守晚上12點之前必須回家的宵禁!

有種觀點就說:長大後還一直住在父母家裡的成年人很可怕。

為什麼?因為這樣的成年人,還沒有脫離原生家庭的共生關係,這樣的人大多都缺乏邊界意識。

這樣的家庭里,父母一定會更多的干涉孩子的生活起居、工作乃至感情,孩子也更依賴父母的照顧,更順從父母的意志,更缺乏獨自面對社會的能力。

太多成年人,雖然年齡上早就成為了大人,卻還是處於一種心智不成熟的狀態,這很有可能是還沒有脫離自己的原生家庭,還與父母停留在「共生狀態」。

無法從原生集體中抽離出來,人就無法成為一個獨立個體,缺乏清晰明確的邊界意識,沒有足夠的處理人際關係衝突的能力。

世界上對所有的愛都是想擁有,唯獨對孩子的愛是要放手,你放手了,才能讓孩子建立邊界意識,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

除了原生家庭的共生關係導致孩子缺乏心理邊界意識,還有一個原因:缺少培養自我意識的教育。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溫良恭儉讓,要孝順,要知禮,要服從,要謙讓,要顧全大局。這些都在教我們做讓步,但從來沒有教我們如何認識自己,愛護自己。

《弟子規》全篇1000多字,幾乎每一段都有「勿」:你不要這樣,你不要那樣。培養的是什麼?全是服從。

父母:你是大哥哥,你的水槍應該送給弟弟。

同學:你家那麼有錢,應該多借我一點……

叔叔:長輩教育你一下怎麼了?

領導:罵你是重視你提攜你的意思,你別自以為是。

戀人:你不刪除她的微信,就是不愛我,我們分手!

……

在服從教育下長大的我們,哪還有邊界意識?都是一團漿糊。

04

一個人真正走向成熟

要從建立邊界意識開始

總結:

一個人並不是成年了就成熟了,而是建立了邊界意識後才算成熟。

沒有邊界意識的人,會在人際交往中很容易侵犯到別人的邊界而不自知,別人討厭你了你都不知道,同樣沒有邊界意識的人,別人侵犯自己邊界的時候也常常只知道一味的忍忍忍,不知道如何化解。

不管是職場關係,同學關係,朋友關係,還是更親密的戀愛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都要有邊界意識,而且你越是感覺親密的關係,就要越防止自己輕易越界。

只有建立了邊界意識,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年人」,才能更好的處理人際關係,更好的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END

作者:文七;本文來源:公眾號 @粥左羅,作者粥左羅,前插坐學院副總裁,90後首席新媒體講師,學習社群@粥左羅和他的朋友們 發起人。一年寫100篇乾貨,服務50萬互聯網人,汲取向上的力量,逃逸平庸的重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沈從文:最高級的活法,是擁有一顆簡單的初心
王陽明:干本分事,持平常心,做自在人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