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之美:即將消失的民間手工鑄鐘技藝(國家級非遺)
渾源傳統鑄鐘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美觀,工藝精湛,這種鑄鐘技藝明末清初十分興盛,它年代長,影響大,價值高,是一項重要的民間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之一。
渾源縣鑄鐘製作技藝是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朵奇葩,它已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國家中科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專家、學者鑒別和認定,渾源鑄鐘技藝與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窟頂古代塔基遺址是一脈相承、同出一轍的,源於遼金時期,距今已有1 000多年。
渾源鑄鐘不僅是中國古老冶煉鑄造文化的一種體現,而且也是我國悠久歷史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其技藝傳承、行業習俗、工具設備、生產運行、作坊布局無不具有濃厚的古老鄉土氣息,蘊藏著集文字、美術、雕刻、工藝於一體的豐富的宗教文化內涵和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同時,渾源鑄鐘也是我國優秀民間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充分體現了唐宋以來政治、經濟、文化的社會形態,這一中國古老的重大創造,對於民間傳統技術交流,研究古代鑄造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在渾源縣景色秀麗的神溪村,幾百年來誕生出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最有影響力的是牛家,古老的手工鑄鐘技藝祖祖輩輩代代相傳,並一直沿傳至今。
牛曉是牛氏家族第十八代傳人,秉承前輩鑄造技藝。
多年來,在造鐘工序上完全運用手工製法,鑄造特色為選材原始、秘方配製、程序嚴謹、模具別緻,形成了製作流程環環相扣,產品質量可靠,結構完美的獨特風格。
主要特徵是造型莊重典雅,古樸大方,鐘聲深沉而宏亮,餘音悠揚而動聽,動靜結合,超越銅鐘。
牛家造鐘的作坊里,鑄造匠人將原料放在一個簡陋的煉鐵爐里進行冶煉,冶煉之後將桔紅色的鐵水倒入在一個半葫蘆狀的熔器里,接著把它抬到已制好的沙土泥范前,從泥范上的小口中進行澆鑄,待冷卻後大鐘成型。
現恆山主殿大鐘、五台山台北頂5 噸大鐘,就是牛家鑄造的。
2012年,傳承人牛曉為山西臨縣成功鑄造了10 噸重的全省第一大鐘,創下了渾源鑄鐘製作技藝的新紀錄。
他所鑄造的大鐘精雕細刻,鐘聲動聽,無與倫比。目前,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深得社會各界的尊愛和讚美。
干模法鑄鐘技術是山西傳統鑄造技術的代表,是目前發現保存最為完整的鑄鐵工藝。這種方法目前主要流行於大同市渾源縣神溪村。
干模法鑄鐘工藝過程
原料
干模法所用原料為當地黃土,一般取山坡上風沙沉積而成的黃土,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細沙。
土分2種,生土和熟土,熟土即上次做模、范用過的土(舊模、范打碎再次利用)。
熟土由於經過高溫烘烤,失去了黏性,因而透氣性較好。
生土即從山坡上取回來的新土。內模一般用2/3以上的熟土,外范用1/3的熟土。
因為沒有其他材料,模和范的透氣性主要通過泥中的水分調節,水分多,乾燥之後的模型透氣性就好,反之就不好。
由於較大的鐘對透氣性要求更高,所以內模的水分就要比較小的鐘大一些。
如果模、范的透氣性差的話,澆注鐵水時,鐵水會連續冒泡。
做內模
內模架
鐘的內模和外范都是在地坑中完成,坑的大小和高低與鐘有關,一般內模的上頂和下底邊緣距離坑頂和四邊約1 米左右。
坑的中部埋有鐵管直通坑角的洞中,這個洞與地面之上的鐵桶相連形成了類似灶台的煙囪。
坑角洞口用鐵板堵上,以免其他雜物進入洞中影響空氣排出。
首先在坑的中央固定內模架和刮板。
內模架是用鋼筋做成的上小下大的鐵籠子,放在地坑中央,把鐵管口圍在架子內。
刮板是鐵質的,外形為鍾縱剖面的一半,中間的鐵杆起固定作用,外面的鐵刮板與鍾外形相同。
製作內模
刮板中間的鐵杆套在鐵管內,立於坑中央,鐵杆的頂部用長鐵棍壓住,鐵條兩端放在坑頂部的地面上,這樣一方面起固定作用,另一方面形成了中軸,可以讓刮板沿此旋轉。
完成這些之後就往鐵籠子中裝焦炭,基本與鐵籠頂部相平。籠內裝滿之後再在籠子外面堆一層焦炭,厚約10~20 厘米。焦炭堆好之後,往坑底洒水,讓底部濕潤,以便與做內模的泥土相黏結。
完成以上準備工作之後就往坑內倒濕土,土的濕度以能用手捏成形,但以揉捏一兩次不會出水為準。
用這些土堆積內模,用手往鐵籠露出的焦炭面上按土時要注意力度,下部的土要稍硬一些,這樣一方面是為了鐘模能立得穩,另一方面是因為倒鐵水時,下部的衝擊力更大,內模要更堅硬。
內模完成後
在堆積內模的過程中要不斷用刮板來回刮掉多餘的土,以形成規範的內模。
內模頂部中心用一塊鐵皮圍成一個圓圈,中間沒有土。
基本成形之後用砂刀抹平表面,凹處用濕土補足。
表面平整之後,在內模之上用水壺輕輕澆水,並用手抹平,以使表面光滑。
塑好內模之後在上面畫出鐘的外形輪廓,然後去掉刮板,並取出頂部的鐵皮圈,留下一個圓洞。
在頂部的圓洞內放入大塊的焦炭,在據口約10 cm時停止放焦炭,用土把剩下的洞填平,並用砂刀刮整齊。內模做好。
做外范
內模陰乾需要1星期左右,如果工期較緊的話可以用火來烘烤內模。
內模乾燥之後就可以做外范了,從底部開始一層一層往上做。
開始做外范第一層時先在坑底沿內模底部撒一層砂,用來與上面的泥范相間隔,砂的寬度略大於范的厚度。
第二步是在內模之上塗抹一層厚約0.5 厘米(與鐘的大小有關,大的厚小的薄)的面砂,面砂是用石英砂和膨鬆土按4:1的比例混合而成,這層砂的作用是為了讓外范在鐵水的高溫之下不變形。
在做第一層時,花瓣之內的圓形空間可以不抹面砂,因為這一部分不過鐵水。
面砂塗抹好之後,用濕土堆到上面,厚約超過手掌寬度,這次用的濕土濕度要大於內模的原料,但還沒有成為泥,相互之間有一定黏結性。
每一層的高度以分范線為準,頂部要用砂刀抹平整。
然後以手掌的寬度為準(約8~10 厘米)來切外范的厚度,用手掌平行方向壓住頂部平面,砂刀立在手掌外側與其一起做圓弧狀運動,切出頂部邊緣。
以頂部的厚度為參照,用砂刀切去其他地方多餘的土,讓外表成弧狀平整面。
切好之後用水壺往上面澆水,以使表面凝結,並用手拍實、抹平。
然後用砂刀切成8塊,切線與內模上劃好的縱向分范線一致。
再在頂部中間用砂刀開出截面為三角形的凹槽,這樣的話上一層的范塊就會形成相應的凸起,從而使兩層范塊相互咬合,更加穩定。
一層外范做好後在分割切線的地方放一薄木片,其上再放硬紙或塑料片一張,木片要露出來作為切上一層時與內模上的分范線相對,有助於切出直線,紙片是為了防止砂刀在切上一層時進入下一層中。
加工外范和內模
加工外范
外范做成之後可以自然陰乾,也可以在干到可以完整拿下之後放在坑內用火烤乾。
從內模上取下外范時,每一層都分別編號,以便下次裝范時可以對號入座。
干透了的外范可以進行刻字等加工。
加工前先在范塊的截面處用鐵鉤畫出內部回形框的邊線和頂點印記。
之後在要刻字的一面澆少量水,以恢復土的黏度。
然後再抹一層煤粉與土的黏稠混合物,這是隔熱層,在這一層之上利用先前做好的印記恢復回字形邊框。
完成以上工作後,再塗抹較稀的石墨粉,以使表面光潔,而且鐵水不與煤粉接觸,在這一層之上再用壓匙畫出邊框和凹溝。兩層共厚約0.5 厘米。
刻字是把要描述和表達的內容陰刻在范塊內部,具體操作非常簡單。
把字寫(印)在薄紙(如普通黃紙)上,翻過來貼在范塊內部,用小鉤向下摁按,就能把字陰刻在范塊上。
一般小字較淺,深度不超過石墨層,大字較深,達到煤粉層。
在加工外范的同時,對內模也進行修整,主要工作是根據鐘的厚度刮掉內模表層土。
刮的時候不用插釘子來確定厚度,而是把手握在刮刀與鍾厚度相同的部位,刮到手所把握的厚度即可,如果刮過了,可以用泥補上。
合范
等加工好之後的內模和外范都干透之後,把外范按照原來的編號罩在內模之上。
填土
如果鍾較大(高度超過1 米)就需要用支釘,支釘插在內模之上,釘尾支撐外范的中上部,一般一塊范用兩個支釘,以防止范的上部向內傾斜。
澆注
外范安裝好之後,頂部的澆口(2個或以上)用紙蓋上,然後用土填滿坑內其餘空間,在澆口之上做成深約20 cm的漏斗。
鐵水化開後倒入安裝在漏斗邊的鐵水包中,兩個鐵水包同時徐徐澆入。
這時由於內模受高溫鐵水衝擊,其內部空氣膨脹,可以從先前做好的氣道中排出。
內模與外范之間的空氣可以從冒口或土層中排出。
澆注完成之後,鐵水冷卻、凝固,由於鐵的收縮率較大,內模一般會被擠破,其中焦炭之間的空間及氣道可以排出氣體,以緩解內模對鐵鐘的反作用力。
修整
澆注之後幾個小時就把坑內的土挖出,單留下外范包裹著的鐵鐘。
第2天用三腳架吊鐵鐘之前,先把外范打碎,露出蒲牢及鐘體,鐵繩掛在蒲牢之上。
吊到地面之後,用木棒敲擊鐵鐘,使裡面的碎模掉落。內模和外范的土可以再次利用。
鑄成的鐘需要打磨掉范縫之間留下的鐵片,並對一些鑄造缺陷進行必要的修補。
文:牛曉
責任編輯:秋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