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拉人「砍價」後被「砍單」 消費者質疑拼多多「訂單異常」

拉人「砍價」後被「砍單」 消費者質疑拼多多「訂單異常」

天上掉下的會是餡餅,還是陷阱?

6月2日,多位網友在微博上表示,618大促期間,他們在拼多多搶到了9.9元的55寸液晶電視,卻被平台無故取消了訂單。全網拼多多618活動的消費投訴也集中在各大網路投訴平台中。

在21CN「聚投訴」平台,消費者被取消訂單的商品包括iPhone Xs Max手機等。該平台投訴量排名(周榜)中,京東商城和拼多多在電商中排名最高,分列第20和24位。

在新浪「黑貓投訴」平台,消費者被取消訂單的商品包括iPad mini5等。

在湖南日報「投訴直通車」,消費者被取消訂單的商品有蘋果手機、美的空調扇、兒童豪華跑車等。在該平台,關於「砍價」後被「砍單」的投訴量如潮水般上漲。

電商「砍單」即單方面取消訂單,多出現於大促時節。不過,取消非自營商品訂單,拼多多的情況最特殊——多由平台而非商家直接出手砍單,規模大,並已成為日常現象。

9.9元電視:拉人秒殺,最終被「砍「

618大促期間,淘寶、京東都不敢跟拼多多比狠——在拼多多618會場入口,「9.9元搶55寸液晶電視」在整個頁面最顯著的位置。

今年618,拼多多稱投入「百億現金補貼」,要讓消費者獲得最大實惠。其中包括10000台55寸液晶電視自5月29日起分批發放,每次400台,每台9.9元,而且這些電視機稱不是山寨貨,而是正版的TCL電視。

正品白菜價可不是白給的:搶購資格包括用戶必須邀請3位好友助力;接下來,還要看誰的手快。事實卻是用戶千方百計拉了人,運氣夠好手也快,「煮熟的鴨子」也可能飛走。

據前述發微博的網友自述,他們在拉友助力、成功秒殺並完成付款後,卻被拼多多平台判定為「訂單異常」並直接取消了訂單。

其中,網友「雪糕冰棒Bing」連發十條微博,將拼多多與播放拼多多洗腦廣告的真人秀節目一併控訴,並@上海有關部門和央視。

拼多多總部位於上海市長寧區。@上海長寧(長寧區政府新聞辦官微) 回復「雪糕冰棒Bing」稱,已將情況反映給相關部門;而拼多多官微疑似將該網友拉黑。

拼多多買iPhone:「上車」怕砍單,「下車」怕假貨

今年618期間,消費者反映被拼多多判定異常並取消訂單的,除了大電視,還涉及手機(主要是iPhone)、平板電腦(主要是iPad)、電烤箱等類商品。

在拼多多用戶的語言體系中,「砍價」等活動,就像高速列車上的一場尋寶大冒險。網友喜歡用「上下車」來描述在拼多多購買iPhone等商品:

1.秒殺成功並收貨,叫做「順利上車」,但隨時可能被平台砍單;

2.到手商品是正品,叫做「安全下車」,買到假貨「翻車」更在所難免。

6月1日,有網友發微博表示,自己買了一個iPhone XR,還沒收到貨,「我是第一次用拼夕夕,至於靠不靠譜,得等到貨再定奪」。

有人回復:坐等砍單;還有人自曝:已被取消訂單。

在「冒險者」們看來,拼多多平台「砍單」存在著不確定性甚至有些任意。有人摸索出一條「規律」:商品價格越高,平台補貼越多,被「砍」幾率就越高。

iPhone是拼多多平台補貼力度最大的商品之一。據媒體今年4月報道,拼多多稱,該平台為蘋果產品累計補貼超過5億元,且未設補貼上限。

在新浪旗下黑貓投訴平台,拼多多被投訴「砍單」最多的商品正是iPhone,拼多多「最官方」的途谷和壹號兩家店屢屢遭到點名。

有投訴者表示,自己滿足所有條件,仍被判定砍價異常。還有投訴者指出,何為「綁定時間過短」,解釋權全在拼多多。

電商法規定「提交訂單合同成立」,砍單明顯違約

拼多多之所以主動且直接干預買賣雙方的交易,原因在於,這些特價活動也是拼多多自身的營銷手段——用戶拉人「助力」,一傳十,十傳百,其實是在為平台拉新。

具有強烈社交電商屬性的拼多多,將這種病毒式的「裂變營銷」玩得爐火純青,「0元砍價」活動尤為火爆,擊中了「吃免費午餐」的人性弱點。

然而,由於拼多多平台對交易的干預演化為大量砍單,消費投訴隨之激增。

除了總是最多的假貨山寨,數據顯示,關於「砍價」活動的投訴比例上升。在湖南日報「投訴直通車」,「砍價」投訴已佔拼多多消費投訴總量的近20%。

而對於消費者的投訴,拼多多的答覆往往是一個格式答案,從不告知所謂「異常」究竟何指。

有一位投訴者特較真,他在拼多多壹號賣家旗艦店以優惠價購買一部iPhone XR 64G手機被取消訂單,於是歷時一個多月維權,先後拿出消保法、電商法等法律,要求拼多多正常發貨並作出合理解釋,最後引來「評審團」介入。

今年開始施行的《電子商務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用戶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合同成立」。也就是說,消費者只要付款並提交訂單,合同即成立;此後的砍單便是違約。

在過去,電商行業的慣例是,「發貨之後雙方合同才成立」。

這一條款專為打擊砍單現象所設,還對電商經營者加以約束:不得以格式條款等方式約定消費者支付價款後合同不成立;格式條款等含有該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比起被砍單,「翻車」更悲劇。黑貓投訴平台,有消費者聲稱在拼多多途谷官方旗艦店買到了翻新機,而該店承諾「只售原封國行正品iPhone」。

砍單的原因:「訂單異常」還是卸磨殺驢?

與普通消費糾紛不同,砍單系拼多多平台而非商家所為,加上特價活動的營銷性,讓消費者還難免去揣度拼多多的砍單動機。

在用戶搶購併付款後,拼多多的兩大營銷目的實際已經達成:1.通過好友助力,用戶為平台拉取了新用戶;2.不管最終成交與否,只要用戶付款,便可計入平台GMV。

「拼多多神話」,主要基於其用戶數量和GMV增速。從「3億人都在用」到「4億人都在用」,它已號稱取代京東,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台。

拼多多之所以不惜「燒錢」狂補iPhone等商品,還有更深用意:1.這類商品市場美譽度高,可助其扭轉「遍地是假貨」「便宜沒好貨」的糟糕形象,吸引更多品牌入駐;2.這類商品價格高,可提高其平均客單價,美化財報數據。

而消費者反映的砍單行為,均發生在促銷活動結束後。假設某款商品限量秒殺20件,被砍單4件,這4件不再以原定特價銷售,拼多多平台實際上只需補貼16件,節省了營銷成本。

以TCL電視為例,在京東自營旗艦店,最便宜的55寸液晶電視售價1799元。而拼多多一下子拿出10000台TCL,每台僅售9.9元。倘若全是正品,平台全額補貼將不是小數目。這樣的商品被大量砍單,為拼多多省下的營銷成本同樣不菲。

被砍單的消費者,有種被「套路」的感覺:雖然拿回了退款,但自己耗費的寶貴時間和人脈資源,只是為拼多多累積了更多用戶、人氣、銷量和GMV。

人們常用的成語叫,卸磨殺驢。

即便沒被砍單,你的親朋好友一旦被「用」過,會急速貶值,可能只值一分錢。

此時多多就會提醒:拉新,可以砍更多錢哦。

有網友自嘲:欠下那麼多人情,最後生活給了你一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極數碼 的精彩文章:

現代摩比斯在中國亞洲消費電子展展示大量符合當地需求的新技術
家裡餐廳適合的掛畫,養眼又開胃的花鳥畫更打動人心

TAG:天極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