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上聯,難倒兩位「狀元」,幾百年後,在民間石碑上找到答案
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鍊,既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中國最早的春聯出現在一千多年前的秦朝,古時稱為桃符。關於中國最早的楹聯,譚蟬雪先生在《文史知識》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國最早的楹帖出現在唐代。
中國對聯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對聯都是文人墨客茶餘飯後的消遣之物,有時候也成為才華比拼的工具。相傳清朝的乾隆皇帝十分喜歡對對聯,經常和清朝的大才子紀曉嵐切磋,由此也留下了很多佳話。
據說,有一次乾隆微服私訪,帶著文武百官出行,到了午時吃飯的時候,抬頭一眼看見了有個叫「天然居」的酒樓,忽然靈感迸發,想出了一個上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這幅對聯妙就妙在詞句從左往右讀,和從右往左讀,正好組成了上聯。並且「客上天然居」又正好是當下的活動形態,而「居然天上客」,又雄渾大氣,霸氣靈刃,實在是一幅好上聯。
對於乾隆這個對聯,紀曉嵐想了很久都沒有對上來,只到後來的很多天,他們遊玩到正定縣的大佛寺時,紀曉嵐才有感而發對出了下聯,「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稍有文學基礎的人都可以看出,紀曉嵐雖然對出了下聯,但是下聯無論從意境上,還是自然流暢上,都和上聯相差很遠。但是紀曉嵐能夠對出,也算是相當不容易了。
這是一則連紀曉嵐都讚不絕口的對聯,話說有一次紀曉嵐回到老家,看到同鄉的發小學子時,就給大家講了他和乾隆對這則對聯的故事。他原以為大家都不會對出來,都會很崇拜他,誰知道正好有個叫張連的人聽後哈哈大笑,隨口說道:「紀曉嵐啊紀曉嵐,虧你還是大學士呢,這麼簡單的對聯,你竟然對了這麼爛的一個下聯。」
當大家看向張連時,張連說出了一個下聯:「僧游雲隱寺,寺隱雲遊僧」。眾人聽後無不拍手叫絕。這個下聯的意境雖沒有乾隆的上聯宏大,但是將「雲隱寺」和「雲遊僧」的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紀曉嵐聽後也是佩服,因此流傳下了一個成語叫「不如張連」。
除了這個有趣的對聯故事外,發生在乾隆身上的,還有一則對對聯故事也是非常有趣。
據記載,乾隆年間一次殿試時,有兩位考生無論才學還是應變能力都是出奇的好,不分上下。這可難倒了乾隆皇帝,不知道該欽定哪一位為狀元。如果兩位入選,又不符合規定。
乾隆皇帝冥思苦想之後,決定出一則對聯來定勝負。於是乾隆出了這樣一則上聯:「煙鎖池塘柳」。當時一位考生聽到後,直接就放棄了競選;另一位考生也是沉思良久,對不上來無奈作罷。
這則對聯看似只有簡單的5個字,其實卻很有講究。1、煙鎖池塘柳,每個字都是左右偏旁的字組合,且五個不同的偏旁,正好組成了五行「金木水火土」;2、煙鎖池塘柳,描繪的意境是江南清雨煙嵐氤氳著池塘,連柳樹都沉醉其間。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一位考生聽到後直接就放棄了,難度之大,可見一斑。
兩位考生作罷,紀曉嵐曾嘗試的對過一個下聯:「炮鎮海城樓」。明眼人也是一眼就能看出紀曉嵐的這則下聯,無論意境上還是音律上和上聯相比,也是相差甚遠。
就這樣,乾隆的這則上聯成了孤聯,幾百年內都沒人對的出來。一直到了民國時期,有人在民間的一塊石碑上偶然發現了答案:「桃燃錦江堤」。此聯一處,立即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
學者們研究之後,一致認為這則下聯是幾百年來的最佳下聯。他們首先認為其描寫的意境「一簇簇桃花盛開,引燃錦江堤岸」,與上聯「飄渺煙霧封鎖池塘楊柳」很匹配。
另外,「燃」與「鎖」對仗工整,僅僅一個「燃」字,就將桃樹的繁茂描述的淋漓盡致。但是這則下聯細細品味的話,其實還是差點味道的。上聯描述的是一種冷清、孤寂、飄渺的感覺,而下聯的意境則過於噪雜。
讀者們,關於「煙鎖池塘柳的下聯」,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民國大師,發明了一個字,被當時女性「痛罵」,至今人人在用!
※武俠小說里的輕功,是真的嗎?有一人,縱跳20米,身輕如燕!
TAG:文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