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印光法師的早年與晚年

印光法師的早年與晚年

印光法師的早年與晚年

悟前之說,不足為憑,悟後之說,方為指南。我們首先要說,印光法師是晚年悟道的。印光法師晚年悟道,他的晚年便是一位悟道的大師。晚年悟道之後,晚年時的印光法師,便是一位通達佛義的大師,然而,這卻不代表他早年的「開示」是人們修行的指南。

印光法師留在世間的許多文字,大都是他悟道之前的書信。晚年,印光法師患有眼疾,他不能再讀書與寫作,他不得已,放下一切,專心修行,方得悟道。印光法師悟道之後,由於他眼力不及,所以,很少寫作,留下的文字便很少。印光法師留下的文字,大都是他悟道之前的文字。印光法師圓寂之後,這些文字便被後人收集起來,當作修行的指南。譬如: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印光法師

印光法師未悟之前的類似的「開示」,在他的《文鈔》中是大量的。對此,我們以這一段「開示」為例,稍作評論,以使大家走出修行的誤區: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

按:「上敬下和」,這是做人的基本規範。做人「上敬下和」,所得的果報,那自然就是人身。然而,依「上敬下和」而行,即使永遠地行下去,那也是不能出離輪迴之苦的。若是「上敬下和」就能悟道成佛,那麼,釋迦佛何不在家「上敬下和」,用「上敬下和」的功夫成就佛道?若把自己局限在「上敬下和」里,若把自己局限在人道里,則永在六道,不出輪迴。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按:「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這個「忍」,是個什麼「忍」?這個「行」,是個什麼「行」?若是強忍,若是強行,那麼,這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那就是個表面的忍,那就是個表面的行,那就是個「表面吉祥內里凶」,那就是個「偽善」。佛法的忍,是個無生法忍,佛法的行,是個無為之行,而不是「練強忍的功夫」,而不是「練強行的功夫」。佛法修行的根本目標,就是直取根源。若人不向根源體究,只在表面上練功夫,則塵沙劫數而不得見佛聞法,而不得見性成佛。

問:如何是無生法忍?

答曰:無生法,就是這個無生無滅的法。無生無滅的法,就是這個自性彌陀,就是這個自心妙體。無生法忍,就是這個自性彌陀的本然之忍,就是這個自心妙體的本然之忍。若能如是而忍,是名無生法忍。

悟前的無生法忍。依方便法,行方便行。譬如,持名念佛,心念耳聞,妄念若起,無心理睬,外境現前,無心隨之。一心在佛上,哪有閑心管閑事?如此而行,是名悟前的無生法忍。

悟後的無生法忍。依無生法,行無生行。譬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若有粘著,凜然一覺,當下便把這妄念覺破,是名依無生法,行無生行。教下則名倒駕慈航,救度眾生。

不行無生法忍,只行強行忍耐,那麼,即使千劫萬劫,也只是積累業習。是故經中有云:「千劫學佛威儀,萬劫學佛細行。不得成佛。」黃檗祖師云:「如今學道人。不悟此心體。便於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惡法。非菩提道。供養十方諸佛。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如何是無心道人?如何是供養無心道人?

「代人之勞,成人之美。」

按:盜賊要偷,奸商要騙,光棍要娶,單身要嫁。面對這樣的形形色色的人,你又如何代人之勞?人家娶媳婦,洞房花燭夜,你又代勞個什麼?「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這只是「空想中的善意」而已。著相行善,善亦非善,卻成污染,卻成障道的惡業。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

按:「靜坐常思己過」,此屬過上加過。「閑談不論人非」,此緘口的惡人。

問:惠能大師不也說過「若真修道人,常見自己過」嗎?

答曰:六祖大師所說的「常見自己過」,這個「見」,是覺照的「覺」,而不是意識上的「思維」。六祖大師所說的「常見自己過」,這個「過」是心上的掛礙、黏連等,是違背自心妙體之處,是自性眾生。譬如,面對他人的誹謗。這時,還見自己過嗎?面對他人的讚歎。這時,還見自己過嗎?穿衣吃飯,送往迎來,這時,還見自己過否?若也不見,凡夫一個。若能見得,是名修行人。

「行住坐卧,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

按:印光法師正寫這一段文字時,他的這句佛號,間斷了嗎?佛號若不斷,怎能寫出這一段文字?佛號若是斷了,那就自相矛盾了。前一句佛號,後一句佛號,兩句佛號中間,哪怕是剎那之間,那也是個間斷。名號是生滅法,本來無實際,更說什麼斷與不斷?

「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

按:如何是妄念?迷了自心,則起心動念,皆是妄念,就連這一句佛號,也是妄念。悟了自心,則形形色色,皆是法音,就連這雞鳴犬吠,也是法音。

凡夫之人,念佛號時,能不起妄念嗎?妄念來時,又不給你打個招呼。妄念要來時,它若是給你打個招呼,你可以不讓它來。可是,它不打招呼,冷不防時,突然生出一個妄念,乃至這個妄念又誘發出另一個妄念,乃至妄念不斷,如鉤鎖連環。你豈能無妄念?按照實際而言,能起佛號之念,就能起其他念,這是一個種子起現行、現行變種子的循環往複的現相。慧可大師隨達摩九年靜修,他依然是「我心不安」,依然是「還有妄念」,世間這些持名念佛的人,早已是渾身落草,早已是妄念紛飛,若想消除,也只是妄念上更加妄念,更說什麼「除念佛外,不起別念。」即使印光法師,他也不能只有這句佛號,而無有其他念頭。除非他徹悟了心源,將萬念變成自心的莊嚴,將萬念變成自心的妙用。此時,正如印光法師悟後所說:「親見本來,本無所見,無見之見,是名真見。到此則溪聲山色,咸是第一義諦,鴉鳴鵲嘈,無非最上真乘。」到得這裡,妄念皆成妙用,萬相無非莊嚴,當下即成凈土,哪裡還有什麼妄念?

若不向自心上用功,若不反觀自見,而是以妄消妄,試圖消滅自己的念頭,那麼,這消滅妄念的心,正是一個妄心。念起即覺,不壓不隨,如此用功,則妄念自消,是名真正修行。)

「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

按:「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此是無罪而造罪,此是無繩而自縛。

「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此是內心狂傲,此是表面偽善。印光法師悟後有言:「光(印光法師自稱)曾見許多日課十萬彌陀者,皆虛張聲勢,以自誑誑人耳。此種習氣,染之則徒勞無功,小則無而有為,大則以凡濫聖,非徒無功,其罪有不可盡言者。」)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

按:只管自家,即是我相。不管人家,即是人相。落入我相人相,則眾生相,壽者相,則隨之而生。試問:既然「只管自家,不管人家」,你為何我是人非?你又為何攻擊大愚祖師?

「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

按:若有一個人,站在我們的面前,他的右眼,非常漂亮,他的左眼,非常醜陋。面對這樣的人,我們又如何「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難道我們只看他的右眼,不看他的左眼?能做得到嗎?若有一個人,剛才還溫文爾雅,突然之間,金剛怒目。面對這樣的人,我們又如何「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難道他金剛怒目時,還要提前告知你一聲?「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真是可笑!

「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按:當人迷的時候,他見一切人皆是凡夫。當人悟的時候,他見一切人皆是佛。就像一個人,他戴著墨鏡的時候,他見一切人皆是墨人。凡夫之人,戴著顛倒鏡,他見一切人皆是凡夫。凡夫怎麼會「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呢?自己若是凡夫,則見一切人皆是凡夫。

既然「一切人皆是菩薩」,那麼,又為何攻擊大愚法師?既然「一切人皆是菩薩」,那麼,攻擊大愚法師,就是攻擊菩薩。口說他人是菩薩,而又攻擊他人,這實在是自相矛盾。

「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按:「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說此話的人,已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嗎?若自己未生西方極樂世界,又如何引領他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欲知山中路,須問過來人。若自己不是過來人,又如何引領他人過去?自己不是過來人,又以過來人的姿態說話。自己不是證悟的人,又以證悟的姿態說話。那就是未證言證。未證言證,是個昧良心的人。學佛之人,當胸懷坦蕩,不可昧良心。

印光法師的早年與晚年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時時無住,是無修而修的大修行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