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科學家終於找到男人存在的意義……………………

科學家終於找到男人存在的意義……………………

北京時間5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爭論雄性和雌性的意義。儘管大多數男性認為他們為人類的進步發揮了關鍵作用,但對很多物種,雄性的存在意義要小的多。

但現在,科學家們又發現了大自然讓雄性存在的一個目的:雄性對雌性的爭奪有助於維持種群的繁榮。

自然界中,很多物種的雄性根本不撫養後代,它們通常只提供卵細胞受精所需的精子。而根據進化論,自然選擇可以淘汰低效的東西,那麼自然界最終將只有無性生殖,因為這樣可以產生更多的後代。很多種類的蝸牛、昆蟲、爬行動物和鯊魚都能實現孤雌生殖,它們的未受精卵就可以發育成胚胎。

但現在,科學家已經知道了孤雌生殖在動物王國相對罕見的原因:雌雄淘汰使得最適合的雄性贏得雌性並將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而這對整個種群的繁榮很有好處。

東英吉利大學的Matt Gage教授領導了這項研究,他說:「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多細胞生物都是有性繁殖,但解釋這個現象並不容易。因為性會給生物帶來了很大負擔,最明顯的是只有一半後代(女兒)可以繁育後代。那為什麼還要在兒子身上浪費精力呢?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這是因為在繁殖過程中,雄性的相互競爭可以提高種群的基因質量。這種競爭被稱作雌雄淘汰,它作為過濾器可以消除有害的基因突變,從而使種群長期繁榮下去,避免滅絕。」

為了理解雌雄淘汰,科學家花了十年時間在實驗室繁殖面象蟲,並觀察它們的進化。在實驗中,科學家將面象蟲分成了很多組,不同組面象蟲的雌雄淘汰強度不同。有些組中,有多達90隻雄面象蟲競爭10隻雌面象蟲。有的組中,一隻雄面象蟲則配對了一隻雌面象蟲。保持這些條件不變,在繁殖了大約50代後,科學家檢查了每組種群的基因質量。

科學家發現:經歷高強度雌雄淘汰的種群可以保持更高的基因質量,它們近親繁殖的滅絕可能性也很低。而雌雄淘汰強度很低的種群在經歷近親繁殖後,種群健康的下降非常快,通常會在10代內滅絕。

在自然界中,雌雄淘汰會導致很多雄性動物間的激烈競爭。比如說,雄鹿為了爭取雌性會和其它雄性展開激烈決鬥。天堂鳥為了贏得雌性,會跳複雜、豐富多彩的舞蹈。為了在雌雄淘汰中獲勝,雄性不僅要保持健康,而且通常需要比周圍的雄性高大。要達到這些要求,雄性離不開基因的幫助。

通過雌雄淘汰傳給後代的基因能確保種群的健康和長期生存。Gage教授說:「沒有性,不健康的基因將繼續被傳遞給下一代。棘輪效應使得種群中會積聚有害基因突變,而每一個新突變都使種群進一步接近滅絕。雌雄淘汰有助於過濾這些突變,使種群持續消除滅絕的威脅,我們的研究結果也直接支持了這種理論。由於雌雄淘汰對物種有如此重大的意義,有性生殖自然成了主導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發現未解之謎 的精彩文章:

不是PS的!16個世界上真實存在的奇特動物
世界六大詭異現象!人的一生中至少會經歷兩次「超感」現象?

TAG:探索發現未解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