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新風口還是偽剛需,刑偵題材能否再掀創作熱潮Slay全場?

新風口還是偽剛需,刑偵題材能否再掀創作熱潮Slay全場?

根據「雷霆掃毒」真實案件改編的《破冰行動》無疑是5月最受矚目的「明星」劇集。不僅有震撼的視覺衝擊,更有直擊心靈的人性拷問。收官之際,導演傅東育在微博髮長文就邏輯Bug道歉,並回應感情戲多餘。可以說,該劇雖有不足之處,但整體而言瑕不掩瑜。

不得不說,《破冰行動》的片方和視頻網站在製作上下功夫,在故事和情節上做文章,它的走紅也為刑偵題材的創新發展探索了一條道路。除這部作品外,此前的《白夜追兇》《無證之罪》《原生之罪》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刑偵題材推陳出新。它們的成功,有何普適性制勝邏輯可以借鑒?

刑偵題材「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高懸

說起刑偵題材,不少觀眾對美劇驚心動魄的情節和日劇環環相扣的推理十分崇拜,並不看好本土作品。其實,不少國產刑偵題材雖在製作上與美劇、日劇一定差距,但近年來卻湧現了一批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精緻誠意之作。而且,刑偵題材擁有數量龐大且穩定的受眾群體,堪稱熒屏剛需。

追溯內地刑偵題材的發展,最初是受到「港風刑偵」的影響。刑偵劇在TVB的歷史,應該從1982年的《獵鷹》算起。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香港刑偵題材廣泛活躍於電視劇屏幕,《新紮師兄》《刑事偵緝檔案》《鑒證實錄》《O記實錄》《掃黃先鋒》《廉政行動組》等佳作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

受這股潮流席捲,內地在2000年左右,鼻祖級國產紀實刑偵電視劇《12·1槍殺大案》問世。隨後的《重案六組》《火線追兇》《黑洞》《征服》《紅蜘蛛》《案發現場》等劇將刑偵題材的創作推上了新巔峰。這些作品節奏明快、情節緊張、燒腦懸疑,真實再現了警方的破案過程,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與此同時,獨樹一幟、叫好又叫座的「海岩劇」風靡一時。《便衣警察》《永不瞑目》《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你的生命如此多情》《玉觀音》等作品創下了超高收視率。「海岩劇」將愛情與刑偵案件巧妙結合,警匪交鋒的殘酷、愛恨交織的極致、充滿人性矛盾的思考,在刑偵題材發展史佔有重要一席。

「無限風光在險峰」之後,刑偵題材的「冰封期」來得猝不及防。自2004年4月19日,廣電總局下發了《關於加強涉案劇審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涉案劇不得上黃金檔」的措施出台,此類題材一度「遠離屏幕」。

在2004至2008年期間,相繼出現了《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傑》《大宋提刑官》等一系列古裝刑偵劇。這類作品劇情相對嚴肅,角色充滿使命感,主角都是剛正不阿的正派形象,同時通常會有一些不近人情。可以算作是創作者在高壓線下在戴著鐐銬跳舞。

電視劇的創作同樣遵循「觸底反彈」的規律,2014年,《湄公河大案》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成為刑偵題材「十年禁播令」的「破冰」者。同年,《暗黑者》重新將刑偵題材劇帶回到大眾的視野中,成為當年網路視頻平台上點擊量最高的作品。

以《暗黑者》為起點,眾多網路刑偵劇紛至沓來。誕生了《心理罪》《他來了請閉眼》《餘罪》《滅罪師》《法醫秦明》《如果蝸牛有愛情》《美人為餡》《詭案罪》……總之,從《白夜追兇》到《無證之罪》,再到《原生之罪》《破冰行動》,作品越來越精良,它們為刑偵題材的製作樹立了新標杆。

內容精品化、垂直深耕,刑偵題材抓住風口

題材垂直細化是刑偵題材發展的一大趨勢,現在的刑偵類網劇多為跨類型劇,很少有「純刑偵」劇集存在,大都採取「刑偵 X」 的模式。

比如,「刑偵 推理」的《紳探》《晨陽》;「刑偵 愛情」《一場遇見愛情的旅行》《如果蝸牛有愛情》;「刑偵 搞笑」的《青春警事》《動物管理局》;「犯罪 懸疑」的《白夜追兇》《無證之罪》;「奇幻 懸疑」的《鎮魂》《河神》;「刑偵 緝毒》的《破冰行動》《獵毒人》;「刑偵 反特」的《光榮時代》……多元素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不同觀眾的需求,吸引了更多眼球。

經歷了IP失靈,原創作品逐漸復甦並得到重視。《白夜追兇》《破冰行動》等原創劇本佔據市場主流,對標歐美同類型劇敘事技巧的本土化改造受到了年輕觀眾追捧。另一部都市刑偵劇《原生之罪》也印證了原創作品的優勢。而在待播劇《不說再見》里,任嘉倫與張鈞甯將上演驚心動魄的緝毒之戰。

除了大量湧現的原創內容外,刑偵題材從製作到畫面、從剪輯到音樂、從道具細節到宣發物料都做到了精益求精。比如,《法醫秦明》無論是油爆的屍塊、不同部位的人骨還是法醫使用的專業器具,都能夠看齣劇組的認真準備。《破冰行動》不時響起的BGM,以高契合度的配樂和層層遞進的情緒鋪墊,以尋求觀眾的情感共振。

另一方面,隨著「90後」「00後」收視群體不斷壯大,刑偵題材如何突破以往的刻板印象,收割年輕觀眾的心已成為影視創作者必須面對的一大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不少刑偵題材網劇開始大量啟用新人以及年輕偶像型演員,賦予刑偵劇年輕化、偶像化的全新觀感。比如,《破冰行動》選擇了黃景瑜、李墨之,《罪案心理小組X》選擇了張超、米露,《如果蝸牛有愛情》選擇了王凱、王子文……

人物是推動劇情發展的原動力,刑偵題材經過持續的淬鍊,在人物塑造方面不斷「進階」,鮮明而真實的正反派較量,處於灰色地帶的人性挖掘,觸發觀眾情感共鳴。

依然拿《破冰行動》來論證,李維民、蔡永強等「舍小家而護大家」的正面人物,生動形象、有血有肉,高調圈粉。其餘反派人物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陳光榮、林耀東、林宗輝、林勝武、林燦讓觀眾們沉醉在他們的魅力中無法自拔。「正義與道德的矛盾體」的馬雲波也令人唏噓不已。

事實上,許多人潛意識裡會覺得刑偵題材是男性觀眾更為青睞的題材類型。但從視頻平台公布的一些數據來看,在男性用戶和女性用戶的主動選擇劇目列表裡,刑偵懸疑題材都位列前三。在各大視頻平台公布的2019年片單里,懸疑題材的儲備量僅次於都市、古裝、青春這三大主流題材。

刑偵題材劇的發展真的迎來高潮了嗎?

不管是量的積累還是質的打磨,刑偵題材已成為今年電視劇的大勢。不過,刑偵題材劇的發展真的迎來高潮了嗎?其實不然,細究劇集的框架品相會發現,這些刑偵題材出現了明顯的同質化傾向。

比如《紳探》《冷案》《骨語》,從結構上來看,這些劇大多採用的是單元案或者是連環案的模式,偵探率先出場展開人物關係,再過渡到案情接著案情發展的階段;從主角的人設上來看,這些主角的推理方式「大開金手指」,主角光芒閃瞎觀眾。

自《鎮魂》讓朱一龍、白宇之間的「社會主義兄弟情」爆紅後,「雙男主」設定一度成為刑偵題材屢試不爽的「香餑餑」。《原生之罪》中,翟天臨和尹正的組成「水火不容」CP;《晨陽》的成功,一個重要原因取決於採用個性迥異的「雙男主」設定。「雙男主」的設定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觀眾的審美情趣。

還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刑偵劇集通常以「男性角色」為主唱,男友力、荷爾蒙爆棚一直是這類型題材的重要賣點。與之相對的是,女性角色往往缺位或者充當「綠葉」的陪襯功能,依靠女警探尋案件真相的國產劇集屈指可數。女性角色擺脫男性角色的附庸,成為當前國產刑偵題材需要擺脫的又一桎梏。

可喜的是,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有力探索,《冷案》中四位女警對於錯過破案黃金期的「冷案」的執著追查,讓她們在劇中樹立起了鮮活的人物群像。「她經濟」時代,選擇女性視角來刻畫劇集也差異化破局之道。

在刑偵劇突破圈層、大力圈粉的同時,其在劇本打磨上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一種是強加感情戲,導致案件線和戀愛線混亂,「披著刑偵的外衣談戀愛」,最後讓觀眾迷惑這部劇到底是言情劇還是刑偵劇,這也是國產職業劇的通病。

還有一種更為致命,那就是劇本漏洞不斷,存在明顯邏輯謬誤,就連大火的《破冰行動》《法醫秦明》均難逃此「劫」。其實,刑偵劇的看點除了案發現場的刺激緊張,還有處理案件時的節奏和邏輯,這一點最容易出現Bug最為考驗編劇的功底。

除此之外,啟用年輕化、偶像化演員帶來的弊端是,部分演員無法勝任角色,演技尷尬,導致畫面尷尬讓人齣戲。技術提升了,畫面也提升了。然而,故事和人物過於單薄,厚度不夠,這難免會讓人感到莫名的惋惜。

如今刑偵題雖然如火如荼地發展,但需要警醒的是,早期網站「自審自查」的方式,某種程度上縱容了有些打擦邊球的作品的活躍,《餘罪》《河神》《鎮魂》等作品曾先後遭遇過下架風波。隨著「網上網下一把尺子一個同心圓」 的網路視聽監管新規實施,對於刑偵題材來說,監管趨嚴、網台一個標準,必然是朝夕之事。

如何通過對故事表達的創新和電影化的拍攝手法,「盤活」刑偵題材?如何在「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高懸的情況下,以內容為根本,把好質量關,挖掘人性冷暖色,傳播與時俱進的價值觀,這有把握好其中的分寸,刑偵題材才能迎來真正的「春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linkage 的精彩文章:

「成長系」演員李墨之:我和陳珂一樣不完美,但我們都很「勇敢」

TAG:Vlink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