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裝備庫中的海防利器,攻擊距離近2萬米,李鴻章拍板購買
談起晚清的武器,許多人印象中都是陳舊、落後的刻板印象,事實上在晚清裝備庫中也有不少性能優良的武器,其中一款火炮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保衛中華海域的海防利器,其威力不容小視。
這款火炮的口徑為280mm,炮管有11.2米長,其有效攻擊距離達到了驚人的19760米,將近兩萬米的射程足以讓它在武器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款火炮就是大名鼎鼎的克虜伯大炮。此炮每分鐘可以發射1至2枚炮彈,仰角可以調整到三十度,對於三千米以下的目標可以造成毀滅性打擊。
研發製造這款阿爾弗雷德·克虜伯是德國頗具傳奇色彩的武器製造商,他的工廠原本只是一個規模很小的鐵匠鋪,繼承微薄家業的克虜伯自行生產出來了高性能的鋼材,並且成功製造出以他名字命名的大炮。1870年,這款大炮在普法戰爭中大放異彩,幫助普魯士王國擊潰法國,一舉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克虜伯大炮在戰爭中的成功令克虜伯家族迅速壯大,僱傭了大批量的工人,從此聲名遠揚。
當時清政府迫切需要一批武器鞏固國防,李鴻章在知道德國將曾經不可一世的法國擊敗後,對於克虜伯大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生產大炮的克虜伯家族對於出售武器也十分熱情,在清朝使節來訪時給予了極大的尊重,這種外交中的平等對待是當時清朝使團在歐洲各國訪問時不常有的。當然,對於那時的克虜伯家族來說,清朝可以說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大客戶,非常希望能夠收穫這份訂單。
為了表示誠意,克虜伯家族還表示願意讓德國的軍事教官為清朝訓練炮手,並且對清朝的軍官進行軍事培訓,這樣的條件令清朝方面十分動心。而德國當時作為新興的帝國與清朝之間沒有什麼糾葛,在1871年,李鴻章考慮許久後拍板決定,決心向德國採購這款火炮。1876年,李鴻章指定了七名淮軍派系的軍官前往了德國接受培訓,十餘年後清朝的一批軍事留學生也前往了德國進修。
三百多門重達44噸的火炮也一批批遠渡重洋來到了中華土地上,在中法戰爭、庚子之役等重要戰爭中都曾發揮出巨大的作用,直到抗戰時期都依然發揮著餘熱,可以說是晚清裝備庫中最實用的一款大炮。
※俄花費8千億造出五代機,其中一技術落後美國39年,至今未交付
※中東戰爭再起波瀾!30架無人機沖向觀禮台!5名將軍齊聲慘叫
TAG:北斗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