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兩代人的端午節,我笑著笑著,莫名鼻子發酸

兩代人的端午節,我笑著笑著,莫名鼻子發酸

端午節快到了,我收到了粽子包裹。

在拆快遞時,女兒抬頭問我,「媽媽,我能吃很多很多嗎?」

我問:「為什麼呢?」

女兒說:「因為大象先生說,要吃很多很多才會長大。我想快點長大……」

兩代人的端午節,我笑著笑著,莫名鼻子發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對女兒的解釋,我有些哭笑不得。

倒是兒子的回答幫我找到了「合適」的拒絕:「吃太多,大象先生會爆炸的!」

後來,兩個孩子相互約定:「每人只吃一隻就好。」

對於兩個孩子的決定,我頗感欣慰,因為我突然有一種「我把孩子養得正好」的感覺。為什麼?

我想起了小時候,那一年那一天,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包粽子。

鄰居一位大嬸送給我家幾條肉餡豐盛的生粽子,我悄悄把一隻最大的粽子藏起來,瞞著所有人,把它偷偷地埋到地下,蓋上土,然後澆水……晚上做夢時,我夢見我的大粽子發芽了,很快就長滿了沉甸甸的果實——一隻只又大又飽滿的粽子。醒來後,我的枕頭都濕漉漉的,想必我已經在夢裡流了很多口水。後來可想而知了,粽子沒發芽,還被狗刨了出來,所有人都發現我搞出笑話。

兩代人的端午節,我笑著笑著,莫名鼻子發酸

我的事迹,和另一位鄰居相比,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了。那孩子年長我2歲,比我「聰明」多了,他也把那位大嬸的粽子藏起來,不過他用鹽把粽子腌起來。雖然沒「發芽」,但能保存很長時間,嘴饞了就切一塊蒸著吃……

當我跟孩子們分享我的童年故事時,孩子們哈哈大笑,我突然莫名鼻子發酸。

兩代人的端午節,我想到了一個詞——「物質」。

兩代人的端午節,我笑著笑著,莫名鼻子發酸

在撒哈拉沙漠,有一種老鼠,每天很勤勞,它們在洞里忙進忙出,用嘴巴銜草根進洞,以預防旱季來臨。可是,當這些老鼠已經搬運了足夠的草根後,仍舊不能停下來。它們一直搬啊搬,草根幾乎擠爆了洞穴,最終,它們在旱季吃的草根只有小部分,大部分因為吃不完而在洞穴里壞掉了。

一項荷蘭的研究

在全球兒童幸福感研究中,荷蘭小朋友幾乎年年穩居第一。其中2013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通過物質幸福、健康安全等各方面的因素評定,發現荷蘭孩子對自己的生活感覺最滿意;2015年荷蘭孩子的快樂指數排名世界第一。

兩代人的端午節,我笑著笑著,莫名鼻子發酸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20世紀40年代,荷蘭曾經發生過一場大饑荒,大饑荒過後,在大饑荒期間被孕育的孩子,出生後不同程度地表現出高度的焦慮狀態,以及因為焦慮而帶來的身體健康的不良影響。有個詞叫「基因的甲基化修飾」,簡言之,父母如果經歷過生活的焦慮,會很可能把焦慮「遺傳」給孩子。

所以,父母如何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態度?

不刻意製造貧乏感

我有時在逛超市時,會聽到有些媽媽或老人非常刻意地對小孩說,「你別吵吵,我沒錢」,「我們家很窮,你如果買玩具,明天我們就沒飯吃」……小孩就不再嚷嚷。可是我一看大人的穿衣打扮,很明顯地,他們是故意恐嚇小孩的。很多大人覺得,他們這樣恐嚇,孩子就不會亂買東西了。可是這種「伎倆」次數多了,小孩也就不會相信了,反而在下一次會加大力氣哭鬧買東西。

兩代人的端午節,我笑著笑著,莫名鼻子發酸

那些時刻製造貧乏氛圍的家庭,也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和不安全感。有些孩子可能會想,「我家哪天就沒東西吃了,我很害怕」……

培養樂觀心態

我有一位朋友,小時候雖然家裡窮得叮噹響,但她記得母親常常對他們說,「爸爸媽媽身體結實,只要勤勞,日子總能過好的,不用擔心。」在別的小孩寒酸地成長時,他們的童年卻很快樂:母親買不起漂亮的衣服,會在他們的素衣上用針線縫上好看的花朵;逢年過節,他們買不起大塊的豬肉,他們就到河邊撈小魚小蝦,到野外摘野菜,節日也過得很豐盛熱鬧;母親還教孩子們如何用碎布縫成小兔子、小豬……鄰居小孩看見很羨慕。

兩代人的端午節,我笑著笑著,莫名鼻子發酸

「只要勤勞,日子總能過好的」,這句話深深烙在她的腦海。如今她是一顆走到哪裡都是滿臉笑容的「開心果」。

美好的生活,就是當下

我給孩子們講過一個童話故事,印象頗為深刻。

驢爸爸總擔心第二天沒有食物,也擔心沒有人再請他磨豆,它常常擔憂得吃不下飯,也無心思洗澡,所以它總是髒兮兮、臭烘烘的。事實上,驢爸爸的工作從沒停過。相比之下,驢媽媽無憂無慮,她會帶孩子到小河洗澡,陪孩子趴草地上看天空,還會採花戴在驢妹妹的頭上……

兩代人的端午節,我笑著笑著,莫名鼻子發酸

驢媽媽說:「小河、天空、小花……是命運的恩賜,我們遇見了,就欣然接受。過去已經淡忘,未來也摸不著,最美好的生活,正是當下。」

所以,這個端午節,何不當個快樂父母,陪伴孩子過得知足又溫馨?

下面幾個建議,希望能為孩子們的端午添色吧:

1、親子遊戲,幫助孩子了解粽子的由來

兩代人的端午節,我笑著笑著,莫名鼻子發酸

在客廳畫一個區域當河,用紙折出一個個小框,然後和孩子在紙框上面畫上魚的圖案,塗上顏色,然後擺在「河」里當魚。接著,用孩子平時的小體積的玩具,當成一隻只粽子。最後,爸媽和孩子比賽,把玩具丟進紙框里,看誰喂「魚」吃的「粽子」最多,誰就贏。

因為粽子的由來,是很久很久以前,人們擔心魚會把屈原的身體吞食,所以就往河裡丟粽子。

2、來一次親子烹飪,教孩子蒸粽子

兩代人的端午節,我笑著笑著,莫名鼻子發酸

付出勞動的成果最香甜。鼓勵孩子和你一起蒸粽子,孩子可以負責看時間,或負責洗炊具,甚至可以讓孩子負責蒸粽子,大人在一旁照看。當粽子蒸熟了,孩子可能會吃得更香。

3、自製粽子消滯茶

材料準備:烏梅、山楂、蜂蜜或冰糖。

具體做法請看圖:

兩代人的端午節,我笑著笑著,莫名鼻子發酸

多麼美好的端午節,但願你和孩子也快樂在當下!

關鍵字:端午節、親子互動、親子遊戲、童話故事、養育環境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孩子不懂游泳掉水裡怎麼辦?三種方法,關鍵時刻能救命
孩子被小朋友拒絕分享玩具很可憐?媽媽的招式聰明又調皮啊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