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聽過無數的道理,定過一堆目標,為什麼還是度過了平庸的一生?

聽過無數的道理,定過一堆目標,為什麼還是度過了平庸的一生?

我們用文字給你力量,你用"關注"給我們動力,一起去探索生活、面對人生。

對於一件事,我們苦惱的不是解決的過程,而是解決的對策,一旦有了可行的應對策略或者解決方法,我們對應的焦慮、壓力就會減輕,甚至會感到輕鬆很多。

所以,當人們知道了怎樣去做的時候,問題就解決了大部分;另一部分是進行行動。

行動是一種執行能力,是一種內部驅力外化的過程,我們是否去做一個行為,什麼時候去做,都是取決於我們的內部驅力與外界環境的評估。

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之所以過不好,是因為我們"懂"的道理太多,行動太少,類似於"眼高手低"的狀態。

聽過無數的道理,定過一堆目標,為什麼還是度過了平庸的一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生活中,有兩種人的生活質量是比較低的,

一是:非經驗而懂道理太多的人;

二是:不會思考總結的人。

對於很多生活、工作中的道理,我們都懂

如:

我知道努力工作,就能掙錢;

我知道努力學習,就能考出好成績;

我知道每天早點睡,會對身體好;

我知道這樣做飯,會更好吃;

我知道堅持看書,會給自己帶來思想上的開闊等等;

但我們很多時候,也只是停留在"懂"的階段。對於這些,我們只是知道,就像是知道很多其它道理一樣,我們並不一定去做,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沒有必要去做,除非"威脅"到了我們。

如:

知道努力工作,能掙錢,但沒必要去再多麼努力,因為現在的狀態挺好,沒有急需用錢的需要。

知道努力學習,就能考出好成績,但自己並不喜歡學習。

知道每天早點睡,對身體好,但自己因工作原因或者其它原因無法早睡,或者完全不想早睡。

知道這樣做飯好吃,但自己不想那麼麻煩。

知道堅持看書,會給自己帶來思想上的開闊,但自己就是不想去看,或者無法靜下心來看書等等。

聽過無數的道理,定過一堆目標,為什麼還是度過了平庸的一生?

想法、認知和行為之間的驅動力來源是什麼?

這兩者之間是有一個行為驅動力來連接的,有了認識而沒有做出行動,是因為沒

有足夠的或者持續的驅動力,去讓自己去行動、去連續執行。

改變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內在的;二是:外在行為。

兩者之間有一個"動力"的連接,對於這個動力的來源,大致有這幾個方面:

一、內在需求;

二:外在壓力;

三:情緒動力。

內在需求給自己提供行為動力的過程是這樣的:

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某個需求,會評估這個需求帶給我們的影響,如果評估結果是影響不大,會延遲行動或者不行動。

這是因為對需求評估之後,沒有產生能夠足夠的行為動力;如果評估影響比較大,就會付出行動,去解決或者滿足自己的需求。

比如:意識到自己餓了,我們會評估現在吃東西的重要性,如果現在不吃也沒事,我們就會不去吃飯;如果,意識到現在不去吃東西,接下來就會餓一整天。這個結果是我們無法接受的,於是就會去產生吃東西的行為。

聽過無數的道理,定過一堆目標,為什麼還是度過了平庸的一生?

外在壓力給我們提供行為動力的過程是這樣的:

我們對一件事情,產生了一定的認知,這個認知引起了我們的焦慮或者恐懼等情緒,情緒越嚴重對應壓力感受越明顯,我們為了緩解這個焦慮或者恐懼情緒,就會做一些事情。比如:去歪曲事實、去推卸責任、去完成任務等等。

情緒產生的動力,是為了釋放能量,產生不良情緒的時候,會出現一些辱罵、打人、摔東西等等具有攻擊性的暴力行為,這是不良情緒在進行釋放,不過我們並不建議用傷害他人的行為去發泄自己的情緒,而是通過一些合理、合法的方式去進行釋放。

對於不良情緒需要釋放,好的、積極的情緒也是需要釋放的,只是與不良情緒帶來的破壞的、具有攻擊性的行為,人們更樂意去接受他人的善意與分享。

積極的情緒給我們帶來的動力行為,主要是具有利他行為的,至少不會帶有攻擊性,不會讓對方感到反感或者憤怒。

聽過無數的道理,定過一堆目標,為什麼還是度過了平庸的一生?

我們懂很多道理,也立過很多目標,為什麼很難去執行?

剛才說了,改變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內在的改變;二個是外在行為的改變。兩者缺一不可,內在的改變是為我們提供持續的驅動力來改變我們的行為。

對於一個目標,特別是長期目標,我們很難去一直執行下去的原因在於:內在並不能持續的給我們提供動力。

比如:參加一個讀書會之後,知道讀書的好處,也感受到讀書的重要性,就給自己計劃一個月看多少本書,在看了幾天之後,就不想看了,以至於這個短期目標又落空了。

這是因為,我們很多時候的內在驅動力,是來自於認知與感受,當我們在一個環境下,我們受到情緒的感染,會產生一定的認知和感受,當這個情緒平復了之後,認知發生了改變或者不再擁有那種感受,我們的對應行為就會受到影響。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去做?

對於我們的目標,我們需要的是持續的行為動力,這個行為的動力,可以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他人的鼓勵與競爭

這是強調團體的作用,我們自己去做一件事,可能會感覺很無聊、沒有意思,但大家一起去做一件事情,就會感覺到很有意思,很有動力。

這是因為:一方面,人需要一個情感上的歸屬感;另一方面是:公平公正的競爭可以提高人們的積極性;最後一方面:他人的支持與鼓勵會讓我們獲得力量,從而繼續堅持下去。

聽過無數的道理,定過一堆目標,為什麼還是度過了平庸的一生?

二、利用對比來把道理轉化成感受。

很多道理我們都懂,只不過這些道理都是聽來的、或者學習來的,並沒有被我們內化為自身的一部分,只是停留在記憶中,我們無法切身的感受到這些道理帶給我們的影響。

所以,我們非經驗得來的這些道理,並不能轉化為我們的行為動力,只會在意識上"誤導"我們對生活的判斷。

我們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過往經驗、感受把這些道理納入我們自身,讓我們的身體去記憶這些"道理",把懂得的道理化"無形"為"有形"。

如:讀書是有用的,可以改變我們的認知、思維方式,是每個人知道的道理,但很多人不會堅持讀書。

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自己讀書前後變化的經驗,來把"讀書有用"的認知,變為切身感受。也可以通過觀察、對比讀書的人與不讀書的人的區別,來轉化成感受,從而增加我們內心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學充電時間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寫作可以釋放我們內心的衝動
從心理上看:夫妻之間,做飯、做家務應該這麼分配

TAG:心理學充電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