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別再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了!要是物質有用的話,那還要教育幹啥?

別再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了!要是物質有用的話,那還要教育幹啥?

別再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了!要是物質有用的話,那還要教育幹啥?

作者簡介

"只要你這次考好了,我就給你買個遊戲機。"

"要是這次能得到第一名,假期就去三亞玩兒。"

"你就專心準備比賽吧,只要這次能奪冠,媽就給你買雙名牌鞋。"

類似這樣的話,我們經常會在家庭中聽到。很多孩子其實都是一直被"獎勵"長大的,小時候,好好吃飯,就給買玩具;上了幼兒園,好好學習,就給小貼紙;好不容易上了學,成績好不好,全取決於給的獎勵是不是有誘惑力。

別再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了!要是物質有用的話,那還要教育幹啥?

父母更喜歡用物質獎勵來激勵孩子好好學習

很多父母都覺得這樣的方式並沒有問題,給孩子買什麼都好,只要能實現目的就可以。短期來看,幾次物質獎勵就能換來孩子的進步,是值得的。但是,隨著孩子越來越大,見過的獎勵越老越多,我就會發現,這種獎勵式教育對孩子而言,壞處遠遠大於好處。


獎勵式教育為什麼不利於孩子的發展?

許多父母可能會覺得疑惑,獎勵怎麼還成壞事兒了呢?平時上班,單位不也是靠著獎金和假期來督促大家好好工作嗎?但是,對孩子來說,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只會降低孩子自主學習的慾望,讓孩子將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獎勵上,從而完全忽略了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對噪音特別敏感的老人,一群孩子每天在小區里踢垃圾桶發出的聲響,讓他煩躁不安。

多次勸說未果,他想到一個好辦法。

他問孩子們:"你們踢垃圾桶是不是很快樂?"孩子們回答:"是"。

他又說:"每天給你們一塊錢讓你們在固定時間踢垃圾桶,你們願意么?"

孩子們回答:"願意。"

在之後的日子裡,按照約定俗成,孩子們在固定的時間裡踢垃圾桶,老人按規定給他們每人一塊錢。

一段時間後,老人說自己收入變少了,只願意給5毛。

孩子們一聽錢少了一半,變得不開心,踢垃圾桶的勁頭也明顯鬆懈。

再過一段日子,老人對孩子們說:我現在沒有收入了,沒有錢給你們了,等我以後有錢了再說吧。

孩子們垂頭喪氣地說:"那怎麼行,一分錢不給,誰還願意踢。"

從那以後,孩子們再也不願意去踢垃圾桶了。

明明孩子原來很有熱情,但是最後去主動放棄,其中的原因就在於獎勵,老人用獎勵毀掉了孩子們的樂趣。

其實,父母用獎勵來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以為是獎勵激勵了孩子,但是,這種行為卻無法長久維持,一旦沒有了獎勵,孩子們就會退回到過去。

別再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了!要是物質有用的話,那還要教育幹啥?

一旦失去獎勵,孩子的行為便會退回到過去

首先,物質獎勵讓孩子變得功利,從而缺少內在的動力。

獎勵在一開始的時候,會對孩子有巨大的吸引力,但是這種吸引力其實是一種外部的驅動力,孩子為了得到物質而努力,而不是為了努力而努力。

時間久了,物質對孩子的吸引力就會下降,或者說,父母需要提供更大的物質刺激,才能讓孩子重新產生動力。沒有物質不行,物質太少不行,沒有吸引力的物質也不行。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失去內在的動力,沒有物質刺激,孩子也就不會努力了。

別再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了!要是物質有用的話,那還要教育幹啥?

物質刺激成為了孩子努力的唯一動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L·德西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他召集了一群人參加自己的實驗,進行答題。一開始,實驗是沒有獎勵的。之後,他將這群人分成兩組:一組是回答問題有獎勵,另一組依舊沒有獎勵。

一段時間之後,他告訴兩組人,大家可以休息了,當然如果願意,也可以選擇繼續答題。只不過,此時答題也是沒有獎勵的。

結果,有獎勵的那組人,在休息時間很少有人繼續答題。而沒有獎勵的那組人,在休息時間答題的仍然有很多,因為他們對答題本身十分感興趣。

這也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當外在報酬和內感報酬同時存在時,外部的激勵不僅不會幫助孩子形成內在動力,還會明顯地削弱內在動力。從而導致孩子不會發自內心地去建立良好的行為。

別再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了!要是物質有用的話,那還要教育幹啥?

一味地依靠外部刺激只會讓孩子失去內在動力

其次,物質獎勵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孩子也會覺得,父母獎勵的其實不是我這個人,而是我的一個行為。我考試考得好,所以有獎勵。但是,平時我表現非常好,只要考試成績不好,我就不會有獎勵。還就會疑惑,父母究竟愛的是我這個人,還是我的考試成績呢?

慢慢地,孩子的安全感就會消失,畢竟世界上沒有無條件的愛,連父母的愛也不是無條件的,沒有好的成績,愛也就沒有了。

別再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了!要是物質有用的話,那還要教育幹啥?

物質獎勵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與信任感

不僅如此,物質獎勵會影響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平等關係。當物質成為了一種獎勵,父母與孩子之間本來平等的關係,就會變成一種給予與被給予的關係。

甚至更像是馬戲團馴化動物一樣,馴獸師給予動物獎勵,動物負責表演出相應的行為,這完全變成了一種條件反射,而不是孩子的主觀意願。那麼,孩子與父母也就不再是平等關係了,授予與被授予,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永遠都是處於下風。

別再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了!要是物質有用的話,那還要教育幹啥?

物質獎勵讓孩子的努力變成了一種條件反射

既然如此,獎勵就是不可以用的嗎?當然不是,獎勵這種方式可以用,但是,父母在用的時候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父母應該如何利用獎勵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呢?

西班牙權威神經心理學家、世界大腦可塑性研究領域的著名專家阿爾瓦羅曾經提出過5種幫助大腦平衡發展的工具,他認為,其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激勵孩子"。但是,父母要知道如何獎勵孩子,在什麼時間獎勵孩子。而在這之前,父母就要先了解,獎勵與大腦之間的關係,只有了解了運行機制,才能更好地通過獎勵來激勵孩子。

一般來說,當孩子被獎勵是,他的大腦就會分泌出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物質,而多巴胺與人的情緒和感覺都有很大的關係,它會向我們傳遞出興奮以及開心的感受,同時還會讓孩子的大腦將已經完成的行為與滿足感聯繫起來。而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和孩子提到獎勵,孩子就會興奮,從而促進產生良好行為的原因。

別再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了!要是物質有用的話,那還要教育幹啥?

多巴胺的分泌可以讓孩子更加興奮

所以,獎勵本身沒有問題,但是獎勵的方式以及內容就值得父母研究一下了。

第一點,獎勵要與孩子的真實表現相匹配。

父母習慣了在孩子做的不好的時候,提出要給孩子獎勵,這樣孩子就會為了獎勵去努力。但是,孩子卻不會去思考究竟怎麼做才會更好,他們只會為了"即時獎勵"而去努力。而從動機的角度來講,孩子只是想要獎勵,而不是想要好的行為,所以一旦獎勵撤銷,那麼孩子的行為可能就更加糟糕了。

其實,父母不是不可以獎勵,但是要掌握好獎勵的時機以及要和好孩子說清楚,他為什麼會得到獎勵。之所以得到獎勵,是因為他的努力,他遵守承諾,他做的過程,而絕不僅僅是孩子取得了一個父母期待的結果。

別再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了!要是物質有用的話,那還要教育幹啥?

父母應該獎勵過程,而不僅僅是獎勵結果

還有一點,父母需要注意,那就是設置獎勵的時候,不一定非要實現某一個結果才可以獎勵,如果孩子有進步,哪怕只是比前一天好一點點,那麼孩子的行為也是值得獎勵的。我們要時刻記住,獎勵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孩子良好行為的產生,而絕對不是為了滿足孩子的物質慾望。

第二點,要注意獎勵的頻率,不能一直靠獎勵來推動孩子。

有些父母一發現物質獎勵有用,就頻繁地使用。孩子不好好吃飯,就許諾買玩具,不好好學習,就許諾買遊戲機,一而再再而三地許諾,就會讓孩子對物質"免疫",導致物質刺激起不到長久的持續的作用。

所以,物質獎勵可以作為開始,最重要的是父母要通過物質刺激來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一旦孩子養成了習慣,就可以適當延長獎勵的時間,逐漸消除物質獎勵對孩子的刺激。

別再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了!要是物質有用的話,那還要教育幹啥?

父母要注意獎勵的頻率與時間點

不僅如此,父母還可以將一個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之後制定一個獎勵表,告訴孩子全部都完成才會有獎勵。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還可以讓孩子擁有實現長期目標的能力,對孩子的意義更大。

第三點,不僅僅物質可以成為獎品,愛一樣可以。

從某個角度來說,給予孩子物質獎勵並不是父母負責任的表現,甚至可以說,這是"成本最低"的一種教育方式,父母並沒有真正為孩子付出心思。更何況,物質獎勵是沒有盡頭的,一味地物質刺激,只會讓孩子最好對任何物質都提不起興緻。

父母想要讓孩子成長起來,最重要的是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想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予孩子愛與陪伴。

別再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了!要是物質有用的話,那還要教育幹啥?

愛與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獎勵

蒙台梭利曾經說過,獎賞在精神上是奴役別人所用的工具,它們只會誘使兒童勉強去做非自然的努力,這些行為只會妨礙孩子們的自然發展。

抽出時間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真正的喜好和興趣,陪孩子去做他喜歡的事情,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什麼是比這更好的獎勵了。

陸北老師專業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溫暖的陪伴。我的頭條號是陸北老師,歡迎大家關注!同時,也十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育兒煩惱,陸北老師將陪你一起面對解決。

本文由陸北老師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如需轉載,私信聯繫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