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中國自己丟掉的寶物,卻助推了日本的強勢崛起
清朝入關取天下的全過程,常被評價為「撿了明朝現成」。
雖說「撿現成論」爭議極多,但沒爭議的是,建國後的清王朝,確實從明朝撿了不少寶。明朝的政治制度乃至經濟軍事文化科技,樣樣都令清王朝受益極多。後世更公認的是,清王朝能夠坐穩江山,乃至擁有「康乾盛世」,就是「清承明制」的結果。
不過,就在大清朝不停「撿寶」的過程里,卻也常有「扔寶」的嘆息事。比如下面兩樣,幾乎凝結了前人智慧結晶和偉大精神的「明代寶貝」,卻在入清後慘遭冷遇,甚至有的慘到一度失傳,反而傳到異國之後,掀起了科技革命的新高潮……
《天工開物》,中國古代最最為經典的科技著作,作者宋應星生於資本主義萌芽活躍的江南地區,在久試不第科考無望之後,轉向研究科技實學,廣泛閱讀科技典籍,又憑藉自身實踐經驗,在明崇禎九年,完成了這本科技巨著。
全書十八章,分上、中、下三卷,並附百幅插圖,內容全面翔實,涉及地域寬廣,
對原料的品種、用量、產地、工具構造和生產加工的操作過程等記載都很詳細。
其技術含量,那更高精尖。全書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百物俱齊,應有盡有,凡生活所需,皆有涉獵。公認世界科技史上的百科全書著作。
但隨著明清易代,這部凝結了明代產業科技數百年心血的寶典,卻是無情遇冷。特別是乾隆年間清王朝編纂《四庫全書》時,這部科技寶典不但遭到無視,此後更幾乎銷聲匿跡。到了民國初年時,有些中國學者偶然得悉明代曾有《天工開物》一書,連忙四處找尋,結果吃驚的找出了「日本版」「法文版」「英文版」等多國版本,唯獨沒有中文原版。
而就是這樣一本在大清處境凄涼的作品,卻在漂洋過海後,多年來持續飄紅。比如,在「一衣帶水」的日本,「凄涼」的《天工開物》,那真是找到了知音。
早在17世紀末,《天工開物》傳到了日本,作為日本生產技術的基礎圖書,在日本各藩的「植產興業」中被奉為指南。日本人本來就對中國的工藝技術仰慕已久,得到了《天工開物》,簡直如獲至寶。
這以後的事情,就如同一顆巨石拋入江心,在日本的工藝學術界激起千層浪,大大影響啟發後來人的追求創新和學術發展。後來出版發行大量的工藝著作都有引用此本書的內容,平賀源內的《物類品騭》,金尺兼光的《和漢船用集》,伊藤東涯的《名物六帖》,新井白石的《本朝軍器考》等都曾引用過。
等到菅生堂本刊行以後,引用的就更多了,有本村青竹的《紙譜》,木村善之的《砂糖製作記》,白尾國柱的《成形圓說》,小野蘭山的《本草綱目啟蒙》,《大和本草批註》,宇田川榕庵的《舍密開宗》等等,特別是《山相秘錄》這本書,雖然沒有直接舉出天工開物的書名,但是可以看出根據天工開物的記事是很多的,他的技術觀也是受到了天工開物很多的影響。
可以說,一本書,發展了一個國家的工藝學術界。
同樣深受影響的,則是日本的手工業界,明代先進的生產技術從此紛紛傳入,極大推動了日本手工業的發展。到了中國鴉片戰爭前夜,日本許多產業技術,已經追近了中國手工業的水平。嘗到甜頭的日本人,更體會了積極學習的意義,所以接下來,才以同樣開放的態度,積極學習來自西方的先進科技。19世紀日本的劇變,一本《天工開物》,就是重要階梯。
作者宋應星自己都沒有想到,當時寫的這本書,會在幾百年後傳到另外一個國家,引起巨大的反響,直接或間接地改變那個國家的命運。
不過幸運的是,到20世紀20年代,經過丁文江等科學家的努力,流失日本的《天工開物》終於傳回中國。在那個中國災難深重的年月里,給了多少迷茫中痛批「傳統文化糟粕」的國人,一個振聾發聵的答案:中國人,早就創作出這樣的智慧文明!
本國遇冷,卻在異國大受追捧,明明是自己人創造出來的精神成就,卻讓它國受益,這類牆內花開牆外香的故事在中國古代史上真不算少數。與《天工開物》命運類似的,是明代數學家花二十年時間完成的數學名著:《演算法統宗》。
作為一位商賈出身的明末頂級數學家,程大位的《演算法統宗》,不但是中國數學成就的集大成者,且內容十分接地氣,不談形而上的理論問題,而是落實於實際,專註於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對社會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比《天工開物》稍微幸運的是,清初時的《演算法統宗》,也一度紅遍大江南北。連程大位的曾孫程先坤都標榜說「風行宇內」。但同樣到了乾隆皇帝編纂《四庫全書》時,《演算法統宗》的命運,卻橫遭晴天霹靂。除了在《四庫全書》里存了個目,之後就蹤跡全無,完全被人為「抹去」。如果不是康熙年間《古今圖書集成》里收錄此書,這部寶典,極有可能完全失傳。
但與此同時,這本在中國「消失」的書,卻同樣在海那邊的日本,產生了震撼影響。
《演算法統宗》最早是由毛利重能帶到日本的。明朝時,日本數學家毛利重能奉豐臣秀吉的命令來中國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當毛利重能客居杭州時,聽說了程大位在珠算界的赫赫大名,心中敬仰有加,不遠千里請求朋友引見一面。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會面,也正是這次會面,讓毛利重能見識到了這本算數巨著《演算法統宗》,並在回國時一併帶回了日本。也讓《演算法統宗》在海內外揚名,程大位「算神」之名也從此成就。
《演算法統宗》到日本的傳入,猶如活泉引流到枯竭乾旱的不毛之地。江戶時代初期統一後的日本進入封建社會的高速成長時期,社會發展對數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本原有的數學知識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演算法統宗》所代表的明代數學商業性和實用性特點,在日本受到了重視。整個江戶時代,《演算法統宗》一直是和算家們學習和參考的重要教材。
更深遠的意義是,由於《演算法統宗》的風靡一時,「鎖國」時代的日本,數學成就卻突飛猛進。深受《演算法統宗》熏陶的日本關氏學派,甚至取得了「現代積分法」等重大成就。在《演算法統宗》的助力下,鴉片戰爭前的日本數學,非但沒被近代歐洲甩開,反而緊咬住世界先進水平。這一點,也是近代中日差距的重要原因。
正因如此,《演算法統宗》及其作者程大位,在今天的日本,依然是神一般的存在:當大多數中國人早已忘記了程大位,甚至對《演算法統宗》一無所知時。每年8月8日,日本舉國都要舉行盛大「珠算節」,抬著程大位的畫像走街串巷,以載歌載舞的方式,表達對這位中國科學巨匠的感恩。熱鬧場面,身為國人,自然自豪,自豪之後,卻是嘆息連連。
中國文明對世界文明做出貢獻,是功不可沒的。中國古代科學家們在封建時代,不懼科舉取士蔚然成風的風潮壓力,勤於鑽研探索,普及總結經世致用之學,做出了偉大的文明成就,不僅造就了本國科技史上的光輝燦爛,甚至惠澤了他國,改變了世界形勢,不過這也讓我們汗顏反思,為何導致自家明珠蒙塵,在他國綻放光亮?
一個不尊重自己文明歷史的國家,最終落得個在近代史被「竊寶」的日本國被動挨打的悲慘結局。而今日的中國務必要對幾百年前的歷史哀之鑒之,勿要重蹈悲劇,重視自身歷史文明的傳承,以期未來做出更偉大的成就,讓中國命運的發展如同我們偉大的先人一樣,被世界所讚譽、敬仰。
※中國最美色,真是美到了骨子裡!
※60萬蘇聯英雄鑄成的切爾諾貝利,背後每個中國人都能感同身受!
TAG:看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