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法正濫用職權公報私仇,諸葛亮為何不管,原因非常苦澀

法正濫用職權公報私仇,諸葛亮為何不管,原因非常苦澀

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在費盡周折之後終於擊敗劉璋,控制了益州。《三國志?先主傳》稱:「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之士,無不競勸。」

從這份名單來看,劉備的班底之中既有關羽、張飛這樣的元老派,又有諸葛亮這樣的荊州派,還有以法正、許靖的益州派。而在這些人中,有兩個人是這個班底中最為重要的人物。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另一位則是法正,二人共同成為了蜀漢最重要的兩根支柱。

法正投靠劉備的時間,要從張松慫恿劉璋迎接劉備入川開始。當時的法正與張松關係密切,知道張松此舉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劉備入主益州。因此,法正從劉備入川的第一天起,便一直跟隨在劉備身邊,為劉備奪取益州出謀劃策,立下了不少功勞。因此,劉備對法正委以重任。《三國志?法正傳》稱:「(劉備)以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由此可見劉備對法正的重視。

不過,法正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他原本是劉璋的手下,當初法正做劉璋的臣子的時候,得不到劉璋的信任,一直被劉璋冷眼相待,在朝野之中一直沒有自己的位置。因為受到主公冷落,所以連帶著在臣子中間他也備受排擠,因此法正和益州人士多有結怨,結下了很多仇家。

而如今法正搖身一變,手握大權,儼然成了益州翻雲覆雨的人物了。《三國志?法正傳》記載,法正治理益州之後:「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已者數人。」上任之後的法正絲毫沒有客氣,假借刑罰之名,對昔日的仇家進行了狂風驟雨的報復。

有一些人對法正的行為看不過眼,將法正告到了諸葛亮那裡。諸葛亮聽到了之後,卻置之一笑。《三國志?法正傳》記載,諸葛亮說出了這樣一番話:「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諸葛亮的意思是說說,當主公劉備置身公安,不但要面對曹操的強大壓力,還要提防孫權,在家中又和孫夫人不和,可謂艱險重重,急迫需要一個為他排憂解難的人。而法正替主公擔任了不少責任,使得主公能夠抽身而主持大局,這種事求來求不來,如何能夠去禁止呢?於是諸葛亮就對法正的舉動不聞不問,任憑他肆意施行。

諸葛亮這番話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三個字:管不了。儘管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的時間遠早於法正,但貢獻卻不如法正,在劉備身邊的重要性也不如法正。雖然法正此舉不對,但諸葛亮既沒有把握說服法正,也沒有信心讓劉備站在自己一邊。既然如此,又何必強行出頭來做這件註定失敗的事情呢?

因此,諸葛亮這才說出了一番漂亮話,既顧忌了法正的面子,也保全了自己的顏面。不過,明知道法正此舉不對,但自己卻無法制止他,這對諸葛亮而言無疑充滿了苦澀。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五虎將之子,隨諸葛亮參與南中之戰,卻突然不見蹤跡
馬超驍勇善戰,為何會輸給曹操,原因主要有兩個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