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帝堯設的謗木和諫鼓有何作用?這才是他被後人敬仰的原因?

帝堯設的謗木和諫鼓有何作用?這才是他被後人敬仰的原因?

(北暮帶你看史記第2期)

文|北暮

眾所周知,上古部落首領更替和後來帝位的世襲有著明顯的差距,用一句話來闡述兩者之間的轉變:從國天下變成了家天下。這一轉變的初始就是禪讓制的出現,而說到禪讓制,最先提到的就是帝堯這個人。

【一】

帝堯也就是放勛,他的家譜是這樣的。放勛的老爹是帝嚳(kù),也叫做高辛,帝嚳的背景比較厲害,他是黃帝的曾孫子,顓頊的侄子。帝嚳本來將自己的帝位傳給了堯帝同父異母的哥哥,結果他哥才能不行,上位以後沒幹出啥政績,於是帝堯這才繼承了帝位。

帝堯上位之後,最主要的政績有兩點:

(1)團結百官,能夠讓百官各司其職。修睦各個部落的首領,讓他們少打仗。

(2)制定曆法,指導百姓適時耕作。

在那個時期,百姓能否吃飽肚子,能否有一個穩定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當初炎帝就因為無法維持各部落之間的和睦,這才導致各部落之間相互征伐,民不聊生。從這一點看,帝堯總結了前人的經驗,上位之後先搞好了諸位大臣之間的關係。

其次,當時人們食物的主要來源是打獵和種植農作物。帝堯重新制定曆法,指導百姓適時耕作,給了百姓一個安穩的生活,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二】

當然只是憑藉上述的政績,帝堯想要名列五帝之中是遠遠不夠的,而他的人格魅力還體現在高貴的品質上。都說過高的地位能夠讓一個人迷失自我,古往今來,很多帝王都是因為身處於安樂的生活,最後葬送了整個國家的前途命運。帝堯身居高位而不放縱,全心全意為百姓考慮,這種品質實在崇高。

帝堯雖然坐在帝王的位置上,但是他深刻體會到了百姓的疾苦。正是如此,他的生活非常簡樸,和百姓吃同樣的飯菜,從來不浪費一分一毫。

為了更好的管理國家,當一個合格的首領,帝堯做了這兩件事。他為了時刻警醒自己,設置了「謗木」,讓百姓來批評自己的過錯。為了治理好整個國家,他設置了「諫鼓」,給百姓發言權,讓他們充分地參與到國家的治理中來。在帝堯的治理下,國家呈現出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

後來他將帝位讓給了虞舜。在讓位的二十八年後,帝堯去世了。帝堯的去世,給整個國家都蒙上了一層陰影,百姓悲痛到彷彿失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天下人在三年之內都停止了樂器的演奏,以表示對他的哀悼。

帝堯在位時曾經對百官說過:「如果有一個人在我的治理下挨餓,那就是我餓了他;如果有一個人在我的治理下挨凍,那就是我凍了他;如果有一個人在我的治理下犯罪,那就是我害了他。」

【三】

帝堯將萬民的疾苦視為己任的帝王精神,在後來一直被其他的皇帝所學習,甚至這種精神被包括孔子在內的眾多思想家所稱頌。

我們很難想像,在當時那種艱苦的部落時期,居然誕生出這樣一位德才兼備的好皇帝,不禁心生感慨:實乃民生之幸。

對於本文,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北暮,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贊關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暮談文化 的精彩文章:

佛、菩薩、羅漢:這三個稱呼代表著什麼?後來之人為何再難成佛?

TAG:北暮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