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端午」教你過一個最養生的端午節
端 午 養 生 之 道
「仲夏端午。
端者,初也。」
——《風土記》
粽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正陽節、浴蘭節,是我國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人們在端午時節會開展多樣的習俗活動:賽龍舟、食粽子、掛艾葉、端午浴、佩香囊等,豐富多彩,熱鬧喜慶。
端午節
明天就是端午佳節,大家的腦海不禁浮現出「玉粽襲香千舸競」的美好畫面。
而廣東地區連續多日的「龍舟水」給端午節的到來增添炎熱潮濕之意。
如何在五月初五端午時節清暑去濕,祛風防疫,健脾益氣呢?
就讓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醫生帶我們探究一番端午養生之道。
端午,中藥的節日
古人認為,農曆五月是一個惡毒的時節,蛇蟲鼠蟻大量繁殖,疾病瘟疫也容易傳播。五月五日更是因為「極陽」而被認為是毒月中的毒日,有說法稱「端午」的名稱由「躲午」演化而來,有躲避毒辣的夏日之意。
正由於端午是這樣一個容易生病的時節,催生林林總總端午運用中藥的方法,把端午稱為「中藥的節日」也不為過。
翻閱典籍,會看到端午節還有浴蘭節、菖蒲節、女兒節等別稱,這都和端午節與中藥淵源有關。
漢代《大戴禮》云:「午日以蘭湯沐浴」,就是說端午時值仲夏,皮膚病多發,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於是稱作「浴蘭節」。
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此外,明朝的沈榜在《宛署雜記》中稱,「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節氣養生之道
1.
食療養生
端午期間氣溫高,濕度大。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人體各種生命活動較為亢進,能量與養分物質消耗較快,體液丟失多,機體的代謝不平衡,往往容易出現身體發熱、口渴、心煩、胃口低下等癥狀。所以要特別注重補充水分,多攝入清淡食物和蔬果,外出注意防晒。
該時期,氣候濕熱易滋生蛇蟲鼠蟻以及各種病菌,進一步加重疾病的傳播。因此民間習俗流行在門前插艾條,喝雄黃酒,進行端午除邪辟穢和養生。
2.
起居養生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講,夏季的養生之道為「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 夏三月指農曆的四、五、六這三個月,又分別稱為孟夏、仲夏、季夏。端午節時值仲夏。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多進行戶外活動,中午小憩可以幫助人體恢復疲勞,理順心情,避免發怒。
3.
運動養生
從古至今,端午節是一個提倡運動的節日,每年必辦的「賽龍舟活動」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中醫將精、氣、神稱為「三寶」,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運動養生正是抓住了這三個環節,調意識以養神;以意領氣,調呼吸以練氣,以氣行推動血運,周流全身;以氣導形,通過形體、筋骨關節的運動,使周身筋脈暢通,營養整個機體。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行走、打八段錦或太極拳、慢跑、游泳等方式保健身心。
4.
健脾益氣——切記「忌」與「宜」
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然而粽子主料為糯米,其性黏滯,偏濕偏熱,不容易消化,加之端午節前後天氣炎熱潮濕,胃腸功能本來就受影響,此時若過多食用粽子,更不利於腸胃健康。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劉鳳斌教授就為我們介紹了吃粽子的「忌」與「宜」。
忌
忌作為夜宵:
粽子較難消化,不宜完全當做正餐食用,否則容易吃過量。建議在午餐或晚餐時吃一點,再搭配些白粥。要特別提醒,別將粽子做夜宵,以免因食後腹脹而影響睡眠。
忌留過夜吃:
粽子因含有肉、豆類,容易變質,開封的粽子最好一次吃完,不要留過夜。大分量的粽子實在無法吃完也不要勉強自己的胃,吃前先將它分成小份,用保鮮盒封好保存在冰箱里,再次食用時要加熱10分鐘。
忌搭配啤酒吃:
吃吃粽子,再加幾杯冰啤酒很是愜意。但對於胃病患者而言,這卻是大忌。胃病患者,最忌難消化及生冷的食物,吃粽子再加上冰啤酒的話如「雪上加霜」,會令胃病癥狀加重。
宜
搭配茶:
吃粽子時最好不要再大魚大肉,以免加重胃腸的負擔。吃粽子時可以喝些普洱茶來幫助消化,有胃熱的人則可以喝綠茶。但切記,有胃病的人盡量喝淡茶,不要喝濃茶。
搭配水果:
食粽子搭配水果也可以解膩、助消化,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吃粽子時,最好搭配蘋果和梨,少量的西瓜(不要冰鎮)也行。
搭配山楂烏梅湯:
本身沒有胃病的人,吃了粽子後可以煲些山楂烏梅湯來喝(山楂30克、烏梅15克、瘦肉150克。加水後煲40分鐘,可供2-3人飲用);或者用山楂、神曲煲些消滯茶來喝(山楂30克、神曲10克、麥芽30克、布渣葉15克、陳皮3克。加水200-300毫升,煲30分鐘,即可飲用)。
5.
清暑去濕——木棉花蓮蓬薏米湯
端午節前後,嶺南地區的氣溫攀升,暑氣與濕氣交加更容易對人體的消化道、呼吸道等造成影響。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綜合科主任楊小紅教授介紹,此時不妨煲碗木棉花蓮蓬薏米湯,清暑又祛濕。
楊小紅主任介紹,木棉花味甘、淡,性涼,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止血的功效;薏米不僅健脾祛濕,還補肺清熱;夏天加上蓮蓬,更有消暑利濕、益血養顏的功效。最後搭配上新鮮食材冬瓜,所含熱量低,有明顯的利尿作用。
【食療方】
木棉花蓮蓬薏米湯
材料:木棉花15克、薏米30克、蓮蓬10克、冬瓜2000克、蜜棗1隻、鹽5克。(3人份)
做法:清水3000ml放入瓦煲內,煮沸後加入木棉花、薏米、蓮蓬、冬瓜和蜜棗。武火煲滾後,改用文火煲1個小時,加鹽調味。
6.
祛風防疫——艾草、佩蘭浴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在民間有在端午采草藥煲水沐浴的習俗,故端午節又稱浴蘭節。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副主任中藥師譚漢添指出「浴蘭節」中的「蘭」是一味中草藥,稱為佩蘭。由於佩蘭的生長地域局限,民間多用「艾草」代替佩蘭。
譚漢添藥師介紹艾草與佩蘭同樣屬於芳香類草藥,具有防蚊蟲叮咬的功效。可以用艾草80克或佩蘭80克煮水沐浴。艾草或佩蘭煮水沐浴不僅可以防蚊驅蟲,同時也有止癢的功效。被蚊蟲叮咬後,採用此葯浴也是很好的選擇。此方小寶寶也可以用,但孕婦慎用。
【葯浴小貼士】
葯浴,就是指用藥草煮水泡澡,並非淋浴。建議在相對保溫的環境中,沐浴15~20分鐘,水溫最好在40~45攝氏度。每周可2~3次。老年人如果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要適量縮短泡澡時間,中途感覺不適應立即停止。
7.
端午滋味養生菜譜
番茄土豆排骨湯
材料:番茄300克、土豆500克、排骨500克
做法:先將排骨洗凈氽燙後用清水沖乾淨,與切塊的土豆一起放入砂鍋,加水3000ml,先用武火煮15分鐘後改為文火,煮40分鐘後,加入番茄,再煮20分鐘,調味後即可食用。
功效:健胃消食,生津止渴 。
白鯽滾荷包蛋湯
材料:白鯽魚500克、雞蛋3個、生薑3片、胡椒粉適量
做法:白鯽魚宰洗乾淨,慢火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鏟起;雞蛋煎為荷包蛋狀,鏟起;起油鍋爆香薑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武火滾沸,下白鯽魚滾片刻,下荷包蛋,滾沸後撒入適量食鹽,胡椒粉即可。
功效:祛濕開胃。
上湯紅莧菜
材料:紅莧菜1斤、瘦肉末若干、高湯1杯、蒜頭2個
做法:紅莧菜擇洗乾淨,備用;鍋中入油,爆黃大蒜頭,炒瘦肉末至變色,倒入高湯煮沸;湯滾後放入莧菜,煮軟後,勾琉璃芡,起鍋。
功效:清熱健脾、除濕止痢、收斂止血、通利二便。
芹菜拌豆腐
材料:芹菜150克、豆腐1塊、調味品適量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後用涼開水冷卻,控凈水待用。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加入食鹽、味精、香油拌勻即可。
功效:平肝清熱、利濕解毒。
覺得不錯,請點好看↓↓↓
※「生殖吧」一起來算算自己「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吧
※「食療葯膳」咽喉腫痛、肺熱咳嗽、高血壓患者,喝什麼湯水好?來個白花菜鹹蛋豬肉湯
TAG: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